汪委英
【摘 要】《國家教育事業“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把積極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作為我國今后相當一個階段的重要戰略任務。社區教育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切入點和主要實現形式之一,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區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受到重視。本文就如何利用基層電大的優勢,推動社區教育又好又快發展提出一些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基層電大 社區教育 推進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的六項任務之首。報告強調:通過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溝通,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有效銜接,努力使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終身教育體系。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社區教育將占領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近幾年,基層政府非常重視發展社區教育,而基層電大為推進社區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文章主要就基層電大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推進社區教育提一些粗淺的看法。
“基層電大”是電大系統的一個習慣用詞,沒有嚴格定義,僅相對中央電大和省級電大而言,通常指市、縣級電大。在電大辦學系統中,基層電大主要依托上級電大的教育資源,直接對學生提供學習支持服務。
社區教育是指實現社區全體成員素質和生活質量提高,以及社區發展的一種社區性的教育活動和過程。社區教育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切入點和主要實現形式之一,已成為建設和諧社會和學習型城市的主要實現形式之一,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受到重視。
基層電大可直接為社區教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發揮基層電大的資源優勢,進行社區教育課程開發和管理,把電大所擁有的本科、專科學歷教育的課程教材資源和大量的非學歷教育、各類短期培訓的文字、音像教材資源用于社區教育,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類型人群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基層電大作為基層縣市“最高學府”,將這樣的技術優勢和教學資源優勢運用于社區教育中,無疑會對當地社區教育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一、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優勢,推進社區教育的快速發展
基層電大往往是當地的最高學府,擁有學科齊全、素質優良、一專多能的師資力量。目前,許多區、縣的社區教育都是依托電大建立起來的,直接將基層電大優良師資共享于社區教育,無疑成為社區教育提高師資水平的一條捷徑。以惠陽電大為例,惠陽電大自1983年建校以來,以服務當地及周邊社區教育為重點,以惠陽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為中心,以“質量第一、寬進嚴出”為辦學宗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手段。31年來,惠陽電大由小到大,由原來只有兩個專業幾十個學員,發展至今有10多個專業2000多在校生的規模。學校現有專職教師40余人,既有基礎學科教師,又有專業技術教師,這填補了社區教育師資不足的短板,為社區教育的順利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師資保障。
同時基層電大擁有龐大的學生資源,電大開放教育學生多為當地及周邊在職學生,他們來自生產和實踐的一線,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優秀的學生完全可以成為社區居民學習的師資力量。以惠陽電大為例,現有開放教育本專科學生2000余人,他們來自惠陽、大亞灣、深圳及東莞周邊地區的各行各業,學生中不乏優秀人才,他們有電臺主持人,有專職音樂教師,有護士,有房地產從業人員等。我們在開放教育學員中發出倡議,吸納了一些既有專業水平又有社區教育熱情的志愿者,并依據他們擁有的特長,在社區內開設如音樂課、家庭護理及急救課、房地產政策解讀課、法律常識課等,既豐富了社區教育的課程資源,又發揮了開放教育學員的特長,凝聚了人氣,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學校的硬件為社區教育發展提供物質支持
基層電大大多擁有自己的辦學場所和教學設施。而社區教育剛好可以借助基層電大的硬件優勢,形成與當地電大的硬件共享,這樣既節約了辦學成本,又加快了社區教育起步的速度。以惠陽電大為例,學校現有多媒體教室十余間,擁有電腦200多臺,組成3個局域網,接通了光纖專用網線并裝有衛星接收系統。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每年寒暑假期間,學校的這些設施設備基本處于閑置狀態,如果這期間將這些設施設備用于社區教育,既可增加這些教學設施設備的使用率,又可為社區教育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硬件支持。
三、發揮網絡平臺的優勢,使社區教育獲得媒體整合效果
教育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為社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不僅加快了信息在全球傳播的速度,而且為最大限度地實現社區教育資源的共享構筑了堅實的平臺。社區教育必須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強網上教育資源的建設和應用;積極發展網絡教育,傳授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在日趨激烈競爭的教育市場中拓展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同時優化與整合多種技術先進、深受歡迎的遠程教學媒體。遠程教育的特點之一,就是可供選擇的教學媒體具有技術上的先進性。電大系統可以科學地運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發揮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直播課堂、IP課件、網上輔導、E-mail、電話答疑、信函答疑等多種媒體的整體優勢;根據社區教育的不同特點和要求對多種媒體進行優化組合,科學配置資源,合理地進行資源整合。確保社區教育具有實用性、科學性、前瞻性和創新性。構筑社區教育發展信息傳輸平臺,建立專業網頁。電大系統以中央電大提供的天網、地網,以及中央、省、地電大三級平臺為基礎,在“電大在線”網站設置遠程教育學科發展動態的專欄網頁,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系統中多層面、多管道的泉眼作用,設置專家論壇、信息快遞、政策法規、理論探討、熱點聚焦、教法研討、教師之家等欄目。從而使學者能夠實現相互之間的交流、反饋;及時地掌握國內外最新的學術動態,以彌合時空分離的缺陷。從而使社區教育在優化的媒體組合中不斷獲得最佳的效果。
隨著我國學習型社會和推進和諧小康社會建設步伐加快,社區教育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關注、重視,也為基層電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基層電大必須從社會需求和自身需求尋找結合點,應該也有可能把社區教育納入自身的發展定位之中。基層電大在整個電大系統中處于最基層,人、財、物又從屬于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因此,基層電大的定位發展必須在全國電大總的發展定位與地方政府的教育發展思路中尋找結合點,在地方教育發展(特別是社區教育)的版圖中尋找位置,尋求突破。
【參考文獻】
[1]騰飛惠陽——惠陽改革開放30年發展成就,2008(10).
[2]卞永平,孫建東.發揮電大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社區教育[J].中國遠程教育,2013(07).
[3]黃芙萍.應用型本科會計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財經縱橫,2006.
[4]安春元.高校課程設置教學改革新嘗試[J].中國高教研究,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