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泉
【摘 要】師德是教育事業的靈魂,是師資力量建設的核心。加強大學的師德建設將有助于學生智慧的開發、靈魂的塑造和其未來的發展。教師的職業道德能夠推動社會文明的建設,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本文通過對當前大學師德建設狀況的研究,分析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列舉當前師德建設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以加強當前大學的師德建設,增強我國當代的大學教育,進而帶動社會文明的發展。
【關鍵詞】當前大學 大學師德 建設狀況
引言
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在我國很久以前就受到重視,且幾千年的教育經驗為我們累積著濃厚的師德思想。在當今這個信息、文化多元化的時代,我國的教育體制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不變的是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但是如今高校的師德建設狀況卻不容樂觀,經常會出現一些影響師德的負面事件,也就提醒人們要加強當前大學師德的建設。接下來,本文就著重分析大學師德建設的現狀及師德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一、大學師德建設的現狀
據有關調查表明,當前我國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處于較好的水平,人民教師能夠履行敬黨愛國、教書育人的職責,在學生面前展現良好的精神風貌。教師優秀的工作作風,決定了當前良好的師德狀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多數大學教師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較高的文化素質,且熱愛教育事業。近年來,高校對于教師的招聘要求越來越嚴格,不光注重學識的高低,對思想素質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大學教師的師德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再者,黨和國家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大了對教育建設的投資力度,使得高校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水平都有所提升,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渴望成為高校教師,從而實現其人生價值。
2. 多數大學教師有較強的育人意識,且注重教學科研工作。因為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的提升,所以增強了高校教師敬業的態度。在工作方面,他們通過加強教學科研工作,創建一些獨特有效的教學方法,為我國的高校教育事業做出貢獻。據有關部門調查,我國在職高校教師中約有84.7%有較強的育人意識,認為教書育人是其本職工作,通過努力工作,進而改善我國的高校教育。
3. 多數高校教師注重自己的形象,言傳身教。我國高校教師基本都能做到在學生面前儀表整潔、舉止端莊、以身作則。體現了我國多數高校教師都注重自己的個人形象和日常作風,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師這方面的行為,同時也能夠積極地帶動學生進行學習。
二、當前師德建設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影響當前師德建設的問題。近些年來,我國高校一直在不斷地擴招,因而需要增加師資隊伍。在高校教師隊伍擴大的同時,必然會出現教師質量的問題,由于學校急于填補空缺教師,在招教時降低了對教師文化程度、教育意識的考核難度。伴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部分教師開始追名逐利,不認真對待教學工作,而是通過走后門、竊取學術成果等有違教師職業道德的途徑獲得高職務。這種行為嚴重地影響了高校教師師德的建設,我們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制止這種現象的發生。高校大規模的招教和大幅度的人員變動,致使教師之間互相不認識、不熟悉,進而影響了他們之間的合作,給教育工作帶來不便和麻煩。
2. 高校教師價值觀的變化和責任感的缺失。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使得一些大學教師的人生價值觀和職業道德受到沖擊。他們的價值理念逐漸偏離教書育人,而是趨向于貪圖享受、追名逐利。在現實的利益面前,一些教師經不住誘惑,選擇放棄了崇高的精神追求,而是把教書育人作為一種謀取利益的工具。這種教師不注重平時的自身修養,在教育學生的同時,給學生帶來惡劣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對教學的研究,而只顧追求個人名利、貪圖享受,這種沒有職業道德的教師將會嚴重地限制大學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只有加強對教師自身素養的培養,讓教師具備為人師表應具備的素質和修養。大學教師應將自己的理想和人生態度與社會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同時注重學業與個人思想素質,這樣才能符合師德建設的要求,更好地為高校教育事業服務。
3. 缺乏對大學教師師德的教育。在當今高校教師的管理中,缺乏對高校教師師德方面的教育,從而致使許多教師在師德方面出現問題。高校教師在工作時,只注重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這樣才能夠取得好的成果,才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獲得職位的晉升。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忽視了對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和教學方法的創新,使得大學教育的現狀不是很理想。正是因為不注重大學教師師德的教育,所以才出現了高校教師師德下滑的現象。對于這種現象,需要建立師德培訓機構,在教師上崗前對其進行職業道德的培訓,讓其了解良好師德在教學工作中的意義。同時對教師在思想政治和教學技巧方面進行培養,加強先進教育理念方面的教育,從而提升他們的師德意識和教學能力,更好地促進高校師德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衛榮凡.大學教師師德自律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2]劉彥文,王穎.現代教師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
[3]周濟.愛與責任——師德之魂[J].人民教育,200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