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喜亮 馬莉
【摘 要】文章分析了攝影攝像實驗室開放存在的問題,包括實驗室器材數量有限、學生實訓時間安排不靈活、缺少專職指導、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并提出了實驗人員專業化發展、靈活機動安排實訓時間、創立實驗室開放專項基金、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等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攝影攝像 實驗室開放 對策
實驗室開放亦稱“開放實驗”,源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美國的物理實驗教學改革,又稱“自由實驗”“可擴展實驗”“開放式實驗”等,是指各類實驗室在完成計劃內教學、科研任務的前提下,利用現有儀器設備、場地、設施等資源,面向學生開放、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訓練與能力培養機會的管理運行模式。
一、攝影攝像實驗室開放的意義
1.實驗室開放是深化課堂理論知識的需要
學生在課堂學習理論知識,只有通過親身實驗才能內化為他自身的技能。攝影攝像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要求學生不僅僅是理論上掌握攝影攝像知識,更重要的是加強實踐操作,理論結合實踐。一般來講,課程教學中安排的實踐課時間遠遠不夠,沒有足夠的實踐時間,理論成為空談,學生對知識僅僅停留在書本,不能切實領會本課程的內涵,更談不上培養高素質、動手能力強的創新型人才了。
2.實驗室開放為學生參加各類專業競賽提供后備支持
“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金犢獎”等各類全國甚至全球性大學生賽事,吸引了眾多的大學生參與。而他們其中大多數人沒有自己的DV或攝像機,極少數學生擁有屬于自己的數碼相機。雖然數碼相機也具有攝像功能,相對于專業的攝像機,數碼相機的攝像功能比較低級,不具備很多專業操作,如使用數碼相機攝像時不能焦距等。要想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需要更專業的攝影攝像錄音設備。
3.校際交流,提高知名度
實驗室開放進一步鞏固理論教學成果,幫助學生真正地開展專業實踐,針對實踐類課程的特點,實驗室開放將更加便利、高效的開展教學和實踐指導,鼓勵學生多出作品,出好作品,參與各種專業賽事,并積極參加社會各企事業單位的實踐,以提高學生自身的競爭力,與其他院校的大學生進行交流,提高本專業和學校的知名度。
二、攝影攝像實驗室開放存在的問題
1.與學生人數比,實驗室器材數量有限
攝影攝像實驗室創建以來,逐年增加資金投入,器材設備數量仍然有限。一個30人的班級仍需分組使用機器,6—8人一組共用一臺攝像設備,如同時拍攝,容易造成互相爭搶增加矛盾彼此不和的情況;另外,由于設備種類有限,能夠開設的實驗項目數較少,像室內用光、較復雜的運動拍攝、多機位同時拍攝等受到硬件的制約,實驗項目難以實施,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拍攝實踐活動。
2.學生實訓時間安排不靈活
目前來講,各個專業班級的實習實訓統一安排在各學期課程結束后,也就是每個學期的第十八、十九周。而各類攝影、影視DV大賽一般是在學期中期(十五、十六周)。如果學生參加比賽,勢必要在課余才能完成作品拍攝,而造成時間緊張和精力不足,而真正的實訓時間因沒有比賽只能做一些基礎訓練。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
3.缺少專職指導,學生積極有余,能力不足
制作一部完整的影視作品,從構思設計、劇本創作、寫分鏡頭腳本到實地拍攝、剪輯合成以及特效制作,整個過程工序繁多,工作量很大,需要學生們組成團隊,以分工協作的方式來完成。在這樣的一個團隊中需要有一個核心組織者,需要一個具備與人為善、領導組織能力強的人來完成這一系列的工作,而這對于剛剛接觸影視拍攝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果沒有專職的老師指導,創作一個作品往往會中途而費或前功盡棄。
4.評價體系不完善
高校實行績效考核以來,評判一個教師年終能否優秀或合格檔的標準主要包括教學和科研方面。在科研方面:包括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多少論文、申請了多少區級國家級課題、出版了多少書刊等等;在教學方面:包括授課課時量是否達到學校規定的標準、多媒體課件是否獲得獎項等。
在我校文科的競賽項目內,只有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藝術廣告大賽才得到校方的承認,才有相應的報酬。而對在全國范圍影響廣泛的ITAT大賽、金犢獎、全國大學生一分鐘DV大賽、“科訊杯”國際大學生影視大賽以及各類層次的攝影比賽完全沒有納入工作量考量體系。指導老師花費了大量的課外時間指導學生課外的開放實驗,最終的回報很小甚至得不到相應的認可,這大大影響了老師的工作積極性。
三、攝影攝像實驗室開放相應的對策分析
1.攝影攝像實驗人員的專業化發展
攝影攝像器材的壽命更大取決于正確的保管。如,鏡頭的保管對空氣濕度有一定的要求,攝影攝像器材使用完畢后要及時的清潔,電池要正確充電,才能有更長的使用壽命。實驗人員不僅僅要求會保管器材,還需要懂得如何正確地保管器材。同時,相對于其他的一些實驗器材,攝影攝像器材更專業,有很多設備不是日常能接觸到。器材的使用以及器材常見故障的維修都是要求攝影攝像實驗人員所掌握的。加強與影視制作公司和廣播電視臺的接觸,了解業界的運營模式,掌握前沿技術,提高專業設備的操作技能,結合理論,反思教學,促使在實驗教學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是專業化要求的發展方向。
2.靈活機動安排實習實訓時間
在不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情況下,根據各類各層次的競賽或項目活動,靈活機動安排學生的實習實訓時間,有目的的組織學生在實習實訓時間期間完競賽或項目,既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又不至于影響教學,同時還有利于提高我校的知名度,讓學生了解了其他高校大學生的實際專業水平。
3.建立實驗室開放專項基金
實驗室所需材料包括常備的器材,也包括一些消耗器材。建立實驗室開放專項基金,用于統一支付實驗開放所引發的系列經費,如燈泡、紙張和道具等消耗費、指導老師和實驗技術人員津貼等。
實驗室開放專項基金也可以包括各類賽事活動基金。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專業賽事,參賽所需的報名費或參賽費用從專項基金中給予。而對于取得較好成績的學生予以表彰獎勵,對于參加并獲得校級、省級、國家級的大賽獲獎情況分別給予一定的獎勵。
4.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教學和科研是高校的兩大主要功能,對評價實驗教師來講,不應僅僅以教學與科研成果為依據,應當建立以過程取向為中心、肯定其實驗結果的評價體系。在實驗室開放的過程中要對教師的指導過程做及時記錄,與開放實驗所完成的作品的質量、獲獎情況等一起做為最終考評的依據之一。
四、結語
毫無疑問,實驗室開放是培養獨立創造性思考,解決實際問題,具有扎實理論知識與熟練專業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和措施,是加強學生技能訓練和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手段,對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保證實驗室全面而有效的開放,為培養創新人才進一步營造出健康有序的實驗環境,需要各方面的協調和統一。
【參考文獻】
[1]黃嘉豫.對理工科大學物理實驗課改革的建議[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1979(2):133-140.
[2]張林.實驗室開放問題探析及應對策略[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10):1289-1292.
[3]繆紅燕,吳祥輝,丁衛澤.高校影視制作實驗室開放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3):57-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