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章
高職院校安全管理是指高職院校為防范治安案件和處置突發事件及重特大事故的預防措施,保證院校人身財產和設備設施安全所進行的活動。高職院校安全管理工作是院校建設經常性、綜合性的基礎工作,也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成長和全面發展的根本前提,更是院校穩定和諧發展的基礎。隨著依法治校理念的深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迅猛發展,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教育對象、教育模式也在逐步實現著跨越式發展,但是,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安全管理的問題也在凸顯。
一、高職院校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高職院校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不符合法治要求。目前,部分院校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陳舊的規章制度與現行的法律法規存在差異。院校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制定的依據多源于國家的法律及行政法規,如《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法》《內保條例》等。隨著法治化的推進,許多法律法規都在進行修改,特別是新的《治安處罰法》于 2005 年 8月 28 日頒布實施后,學校關于治安管理方面的一些規定辦法在許多方面與其不相適應。二是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的內容存在違法行為。院校內部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的內容不能超越法律法規規定的管理權限,因此,在過去制定的安全管理規定中,凡以罰款形式出現的條款均屬違法條款,應該進行糾正。正確的處理辦法是移交司法機關給予黨紀、行政處分,年度考核與校內績效等制度掛鉤。
(二)管理者安全意識淡薄,侵權事件時有發生,中國傳統的“人治”思想,對中國法制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重人治輕法治”的觀點更是兩千多年來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的突出特征之一。“人治”思想作為一種治國方略乃至是一種社會文化、一種意識形態被傳承下來,雖然,近年來依法治校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我國教育法制的普法力度并不夠,在全社會的范圍內還未形成自覺遵守、維護法律法規的風氣。因而許多的院校管理工作者在學生管理的工作中法治化意識淡薄,對院校擁有較大自主權的理解存在偏差,在思想上仍沒有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人治”的傳統思想并未徹底根除,仍然存在“權大于法”的觀念,因而導致侵權事件時有發生。盡管學校安全管理的禁錮化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校園傷害事故的發生概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師生的基本權利。
二、高職院校安全管理的對策
(一)暢通權利救濟渠道,保障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目前的權利救濟渠道十分有限,相對人的合法權利很難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應從法的角度對相對人權利救濟渠道進行完善和規范。一是進一步細化師生申訴和控告程序。院校應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制定本校的師生申訴委員會工作條例,已經制定的應當細化一些比較籠統的條款,使師生的申訴通道切實暢通。二是健全司法救濟制度。司法介入是社會法治化進程的必然趨勢,司法審查作為高校行使權力的一種外部監督,伴隨著高校管理法治化的進程,正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司法審查推動高校管理步入法治化軌道,也是高校適應法治社會走向現代化的一個發展趨勢。
(二)完善高職院校安全管理法治化的監督機制。高職院校監督機制的落實,是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得以全面貫徹的必要手段,也是當前院校落實各項工作應有的重要內容。完善高職院校安全管理的督查機制應做到:一是從立法上完善法制監督問題,建立獨立的外部監督機構。二是要建立相對獨立的監督權能。完善的法制監督機制,應該有相對獨立的監督權能,以解決部門之間缺乏協調,以及統一評估和規劃困難的問題。三是要建立雙向互動的監督制度。既有通常情況下的管理者對被管理者監督,也應當包括廣大教職工和學生對上級的監督。同時,要堅持實行校務公開制度,學校在安全管理中要做到:公開辦事制度、公開辦事程序、公開辦事結果,自覺接受師生和社會監督。
(三)內外結合、上下聯動、齊抓共管。高校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安全工作與社會環境是小環境和大環境的關系。高校周邊秩序和環境對高校的影響是直接的、經常性的,校園周邊治安環境治理好了,就會為維護學校的安全穩定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條件; 高校內部治安環境對學校的教學、管理、科研、工作、生活的影響最為直接,也最為重要,安全穩定工作做好了,對維護整個社會的安全穩定將發揮積極的作用。加強對高校安全工作的領導,特別是加強綜合協調治理工作,政府各部門要明確職責,各司其職,從創新社會管理高度,不敷衍、不推諉,實行綜治管理責任制,哪方面存在的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就應該追究哪個管理部門的行政責任,認真落實維穩工作“一把手”工程,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建立健全校園安全管理網絡體系。更加做到心中想“人”,一切為“人”。
(四)加強高校保衛隊伍建設,努力構建安全防控體系。進一步明確高校保衛組織的法律地位,完善高校保衛組織的職能,明確學校與學生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的法律關系,加強保衛干部的業務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與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總之,創新社會管理與高校安全管理密不可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好與壞,直接關系到校園安全與穩定,乃至社會安定穩定。所以,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認真做好各項安全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劉象儉.關于高校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規范性建設的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報,2009(4):123.
[2]尹曉敏.學校安全管理的人文關懷論[J].中國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