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濤
眾所周知教輔出版在我國出版領域中占據很大的市場份額,以目前我國中小學生的在校人數近2億、中小學校近40萬所計,保守估計每年的市場規模在1000億元以上,巨大的市場需求吸引著全國絕大多數出版社和圖書機構紛紛搶占教輔出版市場。
數字出版則是非常“高大上”的,盡管許多試水數字出版的出版社還未真正見到效益,但是,當許多人習慣了拿著漢王的電子書或者亞馬遜的Kindle閱讀器讀書而不再或者很少購買圖書的時候,當一個學生放棄購買英語單詞教輔轉而拿著手機熟練操作《百詞斬》的時候,無論承認與否,數字出版已經實實在在地來了,數字出版已經深深地影響我們的傳統出版,影響我們的教輔出版!
在數字出版咄咄逼近,在行業主管部門對教輔出版更加嚴厲的管控下,教輔出版是否真的已經是窮途末路,當教輔出版遇上數字出版,教輔出版能否借助數字出版的技術優勢,整合出1+1>2的效果,繼續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和出版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呢?
數字出版為傳統教輔插上翅膀
環顧如今的教輔市場,圖書出版已經不只是簡單的產品競爭,單純以圖書銷售為主的經營模式早已不能適應現在市場激烈競爭的需求,更為關鍵的是,如今教輔圖書的使用者已經是從小使用著多媒體、平板電腦的一代,對枯燥的、傳統紙質教輔圖書的形式早已厭倦,他們是思維更加活躍的一代,需要更加豐富和海量的信息,對信息的選擇性也更加積極和主動。因此,如何利用數字出版技術為教輔出版插上翅膀是目前教輔出版者需要注意的關鍵。筆者所在的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京師專題》就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京師專題》是一套傳統意義上的專題類教輔,以專題內容講解為主,輔以適當專題練習,但是與傳統教輔不同的是本套書在很多地方鋪設了二維碼,當學生掃描這些二維碼的時候,就可以獲取與此處內容相關的教師講解視頻、教師對疑難問題的解答、背景知識、歷年高考與此相關的試題等增值服務,這些增值服務的內容遠遠超過了教輔圖書本身,這些內容極大提升了教輔圖書的附加值,學生購買了教輔圖書,也同時購買了教輔圖書附加的服務與支持,而這些服務與支持進一步提升了教輔圖書的競爭力,也進一步刺激了本就很大的教輔出版市場需求。可以說,當教輔出版遇上數字出版,雙方互相促進,互相提攜,數字技術有了用武之地,教輔出版則插上了翅膀,達到了雙贏的局面。
數字出版直接帶來經濟效益
數字出版為傳統教輔出版插上翅膀畢竟還是處于輔助階段,是在傳統教輔的基礎上助力,數字出版如何從傳統的線上增值服務向真正的數字出版過渡,如何成為教輔出版的主角,如何真正給教輔出版企業帶來效益才是關鍵所在。在這方面,許多出版社和民營圖書機構也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探索出了一些盈利模式。
1.電子書包
數字出版帶給教輔出版想象力最大的非電子書包莫屬。與傳統的教輔書籍相比,電子書包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首先是其容量很大,1G的存儲空間可以保存大約2萬多部圖書,幾乎相當于一個小型圖書館,可以極大滿足學生的需求;其次是功能強大,學習、練習、娛樂、游戲、學業管理、成長記錄、“校家通”等一應俱全,通過不斷地升級換代可以從小學一直用到高中甚至大學;最后,電子書包攜帶非常方便,僅僅約800克重,可以極大減輕學生負擔。具備如此優勢的電子書包的未來前景一片光明,對傳統教輔出版將帶來巨大壓力。但是,電子書包與傳統教輔出版并非你死我活,它們之間有著天然的、必然的聯系。國內一些有實力的教輔出版單位,已經率先試水電子書包領域。遼寧出版集團、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就分別與臺灣和北京的一些企業合作開發電子書包。2011年,電子書包項目已被列入國家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和“十二五”教育規劃,備受關注的全國首部電子書包技術標準也已頒布,隨著國家政策的日趨明確,網絡環境的不斷優化和數字技術的發展,電子書包普及推廣將指日可待,電子書包將給先知先覺的相關出版社和企業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
2.在線學習平臺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環境的改善,學生使用在線學習平臺的習慣在逐步養成,這些平臺運用遠程多媒體交互教學等網絡傳媒技術,為中小學課外輔導教育搭建平臺,具備課程輔導、互動交流、在線測評等諸多功能。以傳統教輔出版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山東志鴻教育集團為例,其在線學習平臺分為三大塊:志鴻網園校是為教師提供專業教學資源與教學應用軟件的專業平臺,涵蓋各地名校及原創出版海量資源,包括試卷、課件、教案、習題講解、視頻課程、英語聽力、積件素材、論文和作文等資源;志鴻e學通是面向中小學生的全方位在線學習平臺,為成長中的孩子量身打造同步課堂學習、升學應試訓練、基本技能提升等模塊;志鴻平臺則是為家、教、學三方實現全方位立體化學習交流打造的平臺,為學生、教師、家長分設入口,實現在線作業、在線測評、成績分析、錯題記錄、互動交流等功能。志鴻公司開發在線學習平臺的先天優勢是其在傳統教輔領域多年的積累,其豐富的內容資源為平臺初期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優質的渠道資源又為后期內容的及時更新和良好銷售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3.手機教輔
在智能手機日益普及的情況下,對手機內容的需求,進而對通過使用手機進行學習的需求增長迅猛,使得手機教輔成為教輔數字出版中的生力軍。以目前比較流行的手機教輔《百詞斬》為例,這是一款主要用于英語單詞學習和鞏固的手機教輔,為使用者提供了讀音、拼寫、圖片、例句、易錯提示、中文翻譯、多次學習等全方位的支持,甚至當使用者對某一個單詞的掌握已經完全熟練,軟件還支持使用者將這個單詞“拖出去斬了”,給使用者極大的心理滿足和極好的用戶體驗。這款手機教輔已經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很多用戶對良好的界面已經形成了依賴,為了學習和掌握更多的英語單詞,便需要付費購買相應的學習計劃,購買相應的配套用書,于是便形成了這款手機教輔很好的盈利模式。實際上,伴隨著手機功能的日趨完善和3G乃至4G網絡的逐步健全,手機教輔將繼續大幅增長,手機教輔報、定期的手機教輔內容推送、與學習相關的手機游戲社區等均取得較大發展。
其實,無論是電子書包、手機教輔,還是在線學習平臺,無非是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對傳統教輔出版在呈現方式、用戶體驗上的大幅度改革,最終比拼的還是內容,誰的內容全面完整,誰的內容更新速度快,誰的內容呈現方式好,誰就可能立于不敗之地。
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社會環境的復雜變化,使傳統教輔出版已經到了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境地,當教輔出版遇上數字出版,是發生1+1>2的正向效應,還是像業內人士擔心的那樣——數字出版成為紙質教輔出版的終結者?所有從事教輔出版的從業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如果傳統教輔出版企業還是主要依賴紙質出版物,不思變革,必然會走上終結之路。但是,如果傳統教輔出版企業發揮自身在資金、內容、渠道和品牌等方面的優勢,與擁有技術和平臺優勢的新媒體企業合作共贏、優勢互補,在人才、技術、內容和機制上大膽創新,將會順應數字出版的發展潮流,與那些已經在教輔出版的數字化方面做出了許多有益嘗試的出版社和民營書企一起,分享數字出版帶來的盛宴。
(作者單位系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