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虎 劉延申
摘 要:物聯網工程專業課程目前已在各大高校漸漸開設,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從專業培養目標、專業課程設置和專業實驗室建設三個方面,研究了如何建設完善的高校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期物聯網專業人才能夠適應就業市場發展。
關鍵詞:高校;物聯網;培養方案;實驗室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4)10-00-02
0 引 言
物聯網被稱為第三次信息技術浪潮。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迅速推進,各部委針對物聯網領域的支持政策紛紛出臺,各省市積極推出了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各地方物聯網產業聯盟紛紛成立。相關企業和投資機構積極介入,嘗試推出物聯網各類行業解決方案,涌現了不少優秀應用案例與示范項目,推動了物聯網廣泛應用。
在國內物聯網產業與應用積極推進的同時,也應該清楚地看到中國物聯網產業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核心技術有待攻克,商業模式和完整的產業鏈還未形成,上規模的行業應用還未實現,行業技術和應用標準還未統一。
在此背景下,2013年第五屆全國高等院校物聯網專業學科建設研討會如期舉行。本文將從專業和科學的角度出發,直面物聯網的核心問題和難點問題,分析物聯網的現狀和機會,幫助引導我國高校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推進中國高校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的健康發展。
1 物聯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截至2012年6月,國內已經開設近150個物聯網工程專業,但是各自制定自己的培養目標,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標準。個人認為,首先應該培養掌握物聯網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這人才培養的根本。其次,能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進行物聯網應用系統的分析與設計和項目研發,培養出可以在工業和信息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中從事各類物聯網系統研究、教學、設計、開發等工作的高級人才,這是人才培養的重點。最后,由于物聯網應用涉及的領域較多,所以還應當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人文社科、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綜合素質,以及在物聯網領域跟蹤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和較強的創新實踐能力。
2 物聯網專業的課程設置
從專業課程設置方面來看,個人認為物聯網導論、嵌入式系統、傳感器原理RFID(射頻識別技術)、無線傳感網絡、物聯網智能信息處理和物聯網中間件技術等課程作為本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因為這幾門課程貫穿了傳感技術、網絡傳輸技術、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等基本知識和技能,是學習物聯網知識和應用的基礎。
本專業的其它課程,例如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可以參照相關專業,比如通信技術專業和計算機專業中的課程設置來制定。
整個專業課程設置可以分為基本認知、基本技術和綜合實踐三個環節,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物聯網專業課程設置
根據以上三個環節,物聯網專業核心課程的具體設置如表1所示。
3 物聯網專業的實驗室建設
與其配套的物聯網專業實驗室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物聯網的專業實驗室種類繁多,是衡量專業建設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成本的耗費也是最高的一項。
根據國內外物聯網實驗室建設的情況,個人覺得,可以先按照“專業主干核心課程實驗室的建設,合并已有相關專業的實驗室,逐步細化實驗室功能”的原則,來進行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因此,可以先建立傳感器原理實驗室、無線傳感網絡實驗室、RFID原理與應用實驗室和物聯網通信技術與信息安全實驗室,其嵌入式系統實驗室一般高校放在計算機專業中,可以合并使用。
4 結 語
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其目的是為了培養能夠系統地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傳感技術等信息領域寬廣的專業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就業于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絡協議和標準、無線傳感器、信息安全等產品及系統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產品開發、技術管理與設備維護等。
參考文獻
[1]柯強.物聯網專業課程建設探討[J].物聯網技術,2012,2(1):20-21.
[2]杜祥嶺,劉加寧.構建高校物聯網專業與實訓中心探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4):35-36.
[3]彭亞雄.高職院校開設物聯網專業的幾點思考[J].E-Business Journal,2012(1):10-11.
[4]趙學健, 王曉軍. 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討[J]. 科技信息, 2013(10): 70, 73.
[5]彭力, 謝林柏, 吳治海, 等. 物聯網工程新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研討[J]. 計算機教育,2013(15):81-85.
摘 要:物聯網工程專業課程目前已在各大高校漸漸開設,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從專業培養目標、專業課程設置和專業實驗室建設三個方面,研究了如何建設完善的高校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期物聯網專業人才能夠適應就業市場發展。
關鍵詞:高校;物聯網;培養方案;實驗室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4)10-00-02
0 引 言
物聯網被稱為第三次信息技術浪潮。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迅速推進,各部委針對物聯網領域的支持政策紛紛出臺,各省市積極推出了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各地方物聯網產業聯盟紛紛成立。相關企業和投資機構積極介入,嘗試推出物聯網各類行業解決方案,涌現了不少優秀應用案例與示范項目,推動了物聯網廣泛應用。
在國內物聯網產業與應用積極推進的同時,也應該清楚地看到中國物聯網產業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核心技術有待攻克,商業模式和完整的產業鏈還未形成,上規模的行業應用還未實現,行業技術和應用標準還未統一。
在此背景下,2013年第五屆全國高等院校物聯網專業學科建設研討會如期舉行。本文將從專業和科學的角度出發,直面物聯網的核心問題和難點問題,分析物聯網的現狀和機會,幫助引導我國高校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推進中國高校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的健康發展。
1 物聯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截至2012年6月,國內已經開設近150個物聯網工程專業,但是各自制定自己的培養目標,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標準。個人認為,首先應該培養掌握物聯網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這人才培養的根本。其次,能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進行物聯網應用系統的分析與設計和項目研發,培養出可以在工業和信息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中從事各類物聯網系統研究、教學、設計、開發等工作的高級人才,這是人才培養的重點。最后,由于物聯網應用涉及的領域較多,所以還應當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人文社科、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綜合素質,以及在物聯網領域跟蹤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和較強的創新實踐能力。
2 物聯網專業的課程設置
從專業課程設置方面來看,個人認為物聯網導論、嵌入式系統、傳感器原理RFID(射頻識別技術)、無線傳感網絡、物聯網智能信息處理和物聯網中間件技術等課程作為本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因為這幾門課程貫穿了傳感技術、網絡傳輸技術、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等基本知識和技能,是學習物聯網知識和應用的基礎。
本專業的其它課程,例如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可以參照相關專業,比如通信技術專業和計算機專業中的課程設置來制定。
整個專業課程設置可以分為基本認知、基本技術和綜合實踐三個環節,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物聯網專業課程設置
根據以上三個環節,物聯網專業核心課程的具體設置如表1所示。
3 物聯網專業的實驗室建設
與其配套的物聯網專業實驗室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物聯網的專業實驗室種類繁多,是衡量專業建設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成本的耗費也是最高的一項。
根據國內外物聯網實驗室建設的情況,個人覺得,可以先按照“專業主干核心課程實驗室的建設,合并已有相關專業的實驗室,逐步細化實驗室功能”的原則,來進行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因此,可以先建立傳感器原理實驗室、無線傳感網絡實驗室、RFID原理與應用實驗室和物聯網通信技術與信息安全實驗室,其嵌入式系統實驗室一般高校放在計算機專業中,可以合并使用。
4 結 語
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其目的是為了培養能夠系統地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傳感技術等信息領域寬廣的專業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就業于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絡協議和標準、無線傳感器、信息安全等產品及系統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產品開發、技術管理與設備維護等。
參考文獻
[1]柯強.物聯網專業課程建設探討[J].物聯網技術,2012,2(1):20-21.
[2]杜祥嶺,劉加寧.構建高校物聯網專業與實訓中心探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4):35-36.
[3]彭亞雄.高職院校開設物聯網專業的幾點思考[J].E-Business Journal,2012(1):10-11.
[4]趙學健, 王曉軍. 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討[J]. 科技信息, 2013(10): 70, 73.
[5]彭力, 謝林柏, 吳治海, 等. 物聯網工程新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研討[J]. 計算機教育,2013(15):81-85.
摘 要:物聯網工程專業課程目前已在各大高校漸漸開設,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從專業培養目標、專業課程設置和專業實驗室建設三個方面,研究了如何建設完善的高校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期物聯網專業人才能夠適應就業市場發展。
關鍵詞:高校;物聯網;培養方案;實驗室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4)10-00-02
0 引 言
物聯網被稱為第三次信息技術浪潮。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迅速推進,各部委針對物聯網領域的支持政策紛紛出臺,各省市積極推出了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各地方物聯網產業聯盟紛紛成立。相關企業和投資機構積極介入,嘗試推出物聯網各類行業解決方案,涌現了不少優秀應用案例與示范項目,推動了物聯網廣泛應用。
在國內物聯網產業與應用積極推進的同時,也應該清楚地看到中國物聯網產業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核心技術有待攻克,商業模式和完整的產業鏈還未形成,上規模的行業應用還未實現,行業技術和應用標準還未統一。
在此背景下,2013年第五屆全國高等院校物聯網專業學科建設研討會如期舉行。本文將從專業和科學的角度出發,直面物聯網的核心問題和難點問題,分析物聯網的現狀和機會,幫助引導我國高校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推進中國高校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的健康發展。
1 物聯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截至2012年6月,國內已經開設近150個物聯網工程專業,但是各自制定自己的培養目標,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標準。個人認為,首先應該培養掌握物聯網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這人才培養的根本。其次,能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進行物聯網應用系統的分析與設計和項目研發,培養出可以在工業和信息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中從事各類物聯網系統研究、教學、設計、開發等工作的高級人才,這是人才培養的重點。最后,由于物聯網應用涉及的領域較多,所以還應當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人文社科、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綜合素質,以及在物聯網領域跟蹤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和較強的創新實踐能力。
2 物聯網專業的課程設置
從專業課程設置方面來看,個人認為物聯網導論、嵌入式系統、傳感器原理RFID(射頻識別技術)、無線傳感網絡、物聯網智能信息處理和物聯網中間件技術等課程作為本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因為這幾門課程貫穿了傳感技術、網絡傳輸技術、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等基本知識和技能,是學習物聯網知識和應用的基礎。
本專業的其它課程,例如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可以參照相關專業,比如通信技術專業和計算機專業中的課程設置來制定。
整個專業課程設置可以分為基本認知、基本技術和綜合實踐三個環節,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物聯網專業課程設置
根據以上三個環節,物聯網專業核心課程的具體設置如表1所示。
3 物聯網專業的實驗室建設
與其配套的物聯網專業實驗室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物聯網的專業實驗室種類繁多,是衡量專業建設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成本的耗費也是最高的一項。
根據國內外物聯網實驗室建設的情況,個人覺得,可以先按照“專業主干核心課程實驗室的建設,合并已有相關專業的實驗室,逐步細化實驗室功能”的原則,來進行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因此,可以先建立傳感器原理實驗室、無線傳感網絡實驗室、RFID原理與應用實驗室和物聯網通信技術與信息安全實驗室,其嵌入式系統實驗室一般高校放在計算機專業中,可以合并使用。
4 結 語
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其目的是為了培養能夠系統地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傳感技術等信息領域寬廣的專業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就業于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絡協議和標準、無線傳感器、信息安全等產品及系統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產品開發、技術管理與設備維護等。
參考文獻
[1]柯強.物聯網專業課程建設探討[J].物聯網技術,2012,2(1):20-21.
[2]杜祥嶺,劉加寧.構建高校物聯網專業與實訓中心探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4):35-36.
[3]彭亞雄.高職院校開設物聯網專業的幾點思考[J].E-Business Journal,2012(1):10-11.
[4]趙學健, 王曉軍. 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討[J]. 科技信息, 2013(10): 70, 73.
[5]彭力, 謝林柏, 吳治海, 等. 物聯網工程新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研討[J]. 計算機教育,2013(15):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