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華
1 高校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融合的重要意義。
1.1 高校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融合是高校信息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在我國高校舊的管理體制下,圖書館和檔案室分屬兩個部門,雖然有一定的共性,但二者缺少必要的聯系和溝通。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高校師生對知識信息的需求越來越高,作為提供知識信息的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已經不能滿足這些需求。這就要求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和圖書館在信息化手段下進行有效的融合,實現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更好地為高校師生以及管理者提供信息資源服務。
1.2 高校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融合可以促進高校提高管理效能。在信息化時代,由于互聯網和數字存儲設備的普及和利用,使得圖書館和檔案室的信息資源的融合成為可能,就能提高這些信息服務部門的服務效能,同時也可以精簡部門,避免人財物方面的浪費,從而提高學校的管理效能。
1.3 高校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融合也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具體體現。信息化時代,人們需要全天候、全方位、綜合化、無地域限制的信息資源提供服務,單個圖書館或檔案室絕不可能滿足這些需求。高校是社會信息資源的集中之地,實現高校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融合,可以更好地為校內師生和社會大眾提供信息提供服務,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2 高校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融合模式
2.1 高校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實體融合模式。實體融合模式就是對圖書館和檔案室進行有機的重組,對人員、設備、經費、編制和信息資源進行全方位一體化的資源建設模式。兩個部門實行統一的行政管理,優化各種資源配置,這樣就能節約成本,提高信息提供服務的工作效率。2003年,天津南開大學泰達學院圖書館,整合圖書館和檔案館的資源成立泰達圖書檔案館。該館實行館長負責制下的分工,負責圖書和檔案兩方面的業務工作,實行一館兩中心,即文獻信息中心和檔案信息中心。該館的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實體融合,取得了不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2.2 高校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虛體融合模式。雖然實體的融合能取得不錯的效果,但由于我國高校長期存在的行政體制和各方利益的原因,有時進行實體的融合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虛體融合模式也在相當一部分高校中采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信息資源的傳遞已經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這樣保留圖書館和檔案室在行政上的分離,但在信息資源上可以借助網絡和數字設備進行有機的共享。這種虛體的融合模式同樣能提高信息資源利用效率,大大提升信息提供服務的水平。
3 高校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融合的具體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運作體制。要很好地實現高校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融合。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管理運作體制。采用實體融合模式的高校,要明確機構的行政構架,加強人員、設施等融合力度,協調兩部門的有序整合,從而提高信息服務能力。采用虛體融合模式的高校,要制定全面、合理、長遠的共建共享的整體發展規劃,對信息資源的著錄、標引、分類、檢索等程序統一技術標準,制定標準化、規范化的工作流程。對圖書館和檔案室的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建設和布局,使二者的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更具效率。
3.2 加強信息化資源建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一切的生產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而當前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的人才,是做好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融合,提高信息提供服務水平的關鍵。在工作中不僅要大力引進具有圖書館學和檔案學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還要引進計算機和網絡方面的高級人才,更好地為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融合提供智力支持。而加強員工的工作技能的培訓,提高現有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改善工作人員知識結構,也是加強人才建設的必要手段。
3.3 加大資金投入,提供有力的設備和技術支持。要實現高校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有效融合,離不開先進的硬件設備和軟件支持,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圖書館和檔案館的技術設備實力,是加快圖書和檔案信息資源的融合,提供良好信息提供服務的必要條件。
(作者單位: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 來稿日期:201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