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要:在現代我國音樂研究中,美聲因為融合了中西方音樂特點,因此一直是被眾多學者重點研究對象。而我國對于美聲的研究,從美聲17世紀流入到中國后就從未停止,但隨著現代音樂的進步,美聲唱法也a面臨著種種變化,而在創新上,我國還有相當多的工作要做,因此,本文就以現代美聲唱法創新這一課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美聲唱法 創新 音樂
一、美聲唱法的含義
美學唱法并不是我國傳統的聲樂唱法,而是起源于17世紀的歐洲,相傳聞名世界的歐洲歌劇使用的即是美聲唱法。不過美聲唱法的本意是“精彩的歌唱”。美聲唱法從字面上理解,就能判斷出美聲唱法對于歌者就有很高的要求。在美聲唱法在歐洲流行了大約二百年后,美聲唱法也隨著歐洲人不斷涌入中國,在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中國的歌唱藝術家并且根據美聲唱法的特點,正式命名為美聲唱法,并且將這些唱法的歌者統稱“美聲學派”。不過,由于翻譯的緣故,美聲唱法并沒有完全尊崇于“完美的演唱”的特點。最初的意思不僅對音樂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對歌者的風度、儀態和氣質也有一定要求。不過現在對美聲唱法的要求也僅限于對唱法、唱功的具體要求。這種翻譯造成的誤差,使得美聲唱法在我國音樂界遇到了很多困難,美聲唱法在我國的發展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因此,要想將美聲唱法進行創新,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就需要追本溯源,從歷史角度去理解美聲唱法的真正含義。本文認為,美聲唱法的創新,必須要建立在對傳統音樂精華的尊重和遵從的基礎上,再對美聲唱法的特點、技巧和內涵進行有所變革,以便更加適合我國的聲樂演唱和我國當代人們審美水平的提升的演唱方式和技巧系統的一種過程。
二、美聲唱法民族化是美聲唱法變革的方向
美聲唱法已經在我國延續了長達一百年,在這期間,美聲唱法發生了很多變化,同時也很好地融入到了我國的音樂體系中,因此,可以說美聲唱法已經形成了一種分支,那就是中國的美聲唱法。從本源上來說,中國的美聲唱法是屬于中國的,因此,民族化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站在這一角度分析,現代美聲唱法的創新要融合地域性、民族性的音樂特點,是現代美聲創新的方向,我國的音樂人要沿著這一道路不斷探索和發揚光大。
(一)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融合
在我國獨特的聲樂體系環境中,存在著很多的民族唱法的區別,美聲唱法在中國的特點也并非是單一的,在各個地區中也有很多多樣化的演唱方式。當美聲唱法在我國大地上延續發展,必然要經歷這音樂融合這一階段。在融合過程中,不能因為美聲唱法是國外引進的而就盲目崇拜,更不能因為美聲唱法是國外的就盲目排斥,這兩種觀點都是不對的,因此要強調平等的融合,也要明確我國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的具有的共同的特點。
1.呼吸和運氣的方式相似。美聲唱法的呼吸原理是用胸腹結合的方式進行呼吸,對于氣息的要求是深吸,并且是氣息運用自如。而民族唱法的呼吸借鑒了美學的這種呼吸方式,但更強調將氣息聚集到腹部,即所謂的氣沉丹田。在呼吸和運氣這一點看,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的方式很相似,都強調氣息的飽滿和深沉。因此,不論是發聲的原理還是呼吸動力系統看,兩者的機制都幾乎一樣。因此,從這一點看,就可以看到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有很相似的地方,而當美聲唱法加入了民族唱法的獨特的唱法后,也會給美聲唱法帶來很多驚喜和亮點。
2.發音位置和喉頭狀態一致。在這一點上,美聲和民族都不約而同的強調發音的精準位置。在目前的我國聲樂課程中,導師都要求學生將喉嚨打開,抬高軟腭,同時放松下巴,表情呈現微笑狀態。這樣的舉措可以獲得相對正確的發音位置,從而可以獲得比較優秀的聲音,當歌者唱到高音時,可以很輕松的保持狀態,因此聲音也相對穩定和明亮。
3.對于完美聲音的追求的共同點。音樂是沒有國界的,好聽的聲音不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亞洲都會受到人們的欣賞。而全世界的歌曲唱法里,都主張聲音的完美,追求好聽的聲音。因此,要想將美聲唱法進行創新,就離不開對完美聲音的追求,在追求這一目標時,可以輔以多樣化、個性化的藝術方式促進聲音追求更高更深的層次的完美。
目前,我國很多演唱家對于曲目的編排和選擇、從歌唱的情感表達到演唱的各種技巧,都融入了民族藝術,在歌唱領域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例如深受我國人民歡迎的音樂家殷秀梅、楊洪基、關牧村,他們都將民族的特點融入到了美聲唱法的演唱,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同時也為我國美聲唱法創新之路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
(二)強調美聲唱法和漢字發音的協調
我國美聲唱法要想有所突破和創新,就必須要建立在漢語發音的基礎上。從這點看,在對于美聲唱法的學習中,要有選擇的去學習,走適合能唱外文歌曲,同時也能唱國內傳統歌曲的路線。在對于美聲唱法的創新時,特別要注意根據漢字發音的特點就行創造。例如民族歌曲在演唱時,就講究“以字行腔”。“以字行腔”是咬字發音的靈魂,在我國聲樂演唱中都遵循著“字領腔行”的原則。因此,美聲唱法要以漢語發音的特點來重新構造氣息控制、發音和控制聲音的方式方法,才能配合國語歌曲的演唱,這樣,美聲唱法在我國的發展才能有更更遠的發展。
三、結語
美聲唱法發展至今,各種方法不勝枚舉,在這個百花齊放的時代,各種方法不斷的交融,適應當代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的習慣,在美聲唱法的創新道路上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高培增.試析我國民族唱法和意大利美聲唱法的區別和相同之處[J].華北音樂研究報,2010,(02).
[2]李程琳.淺析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的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J].山西音樂探討,2012,(12)
[3]張亮芳.淺析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發展之路和創新歷程[J].藝術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