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環境的關注力度越來越高。本文從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的概述出發,在對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闡述了提高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作用的應用建議。該研究對推動我國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環境監測 環境影響評價 分析
近年來社會不斷進步,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環境監測作為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環節,要想將可持續發展最大限度的實現就要將環境監測的工作落實到實處,制定綜合評價體系,需要從根本上將環境監測體系和環境影響評價聯合起來,并且建立環境發展體系。因而本文對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相關情況進行分析。
1 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概述
環境監測就是將環境作為監測對象,通過物理、生物等方法的綜合運用,對環境中所存在的各種物質及其結構進行定性,定量的科學分析,總結出與環境相關的規律,為環境保護創造條件[1]。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環境影響評價主要分為三個層次,即現狀環境影響評價、環境預測與評價、跟蹤評價[2]。現在,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都處于關鍵時期,環境監測的結果是否支持環境建設項目是由這些項目的實施效果來反應的,環境影響評價體系是否能夠充分發揮起作用卻是由環境監測的結果來證明的,所以,環境監測是環境影響評價中的主要環節,對環境影響評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 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重要性分析
環境影響評價中的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制度中的重要手段,環境評價與環境監測兩者相輔相成,并且環境監測貫穿于整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中。環評單位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應委托有資質的監測部門對具體的擬建項目進行環境本底值監測,并對測定的數據進行分析說明[3]。環境監測具有基礎作用、預測作用以及監督作用。在整個環境影響評價的整個過程中,環境監測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共同目的是實現項目的環境保護。在擬建項目建設之前,環境監測單位應環評單位之需,對周圍環境的本底值進行測定,確定環境本底因素可行后再進行分析評價;項目建設過程中,環境監測主要起到監督的作用,測定項目環境影響因素對于環境可行性的影響;項目建成后并試運行后,須對項目進行驗收監測,確定環境各影響因素能否滿足環境評價中的具體要求。
3 提高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作用的應用建議
只有做好環境監測工作,才能實現環境影響評價的價值,本文確定以下提高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作用的應用建議:
3.1加強人員隊伍建設
通過相關環保知識的培訓及監測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提高監測單位和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對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監測工作的認識性,提高環境質量監測工作水平。通過人員隊伍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來加強對環境本底值的監測,為擬建項目提供最具說服力的數據,為后續該項目的環保審批提供基礎保障[4]。
3.2提高環境監測工作水平
環境監測人員應重點研究環評單位提供的環評現狀監測方案,應特別留意監測因子、監測頻次以及監測位置等的具體要求。在正式監測前進行現場踏勘,需要項目負責人和環評單位負責人同行。現場踏勘的主要目的是布設監測點位,為正式監測奠定良好基礎。根據監測因子的不同,監測點位的布設方法依據也不同。嚴格按照監測方案及相關規范進行環境現場監測,此環節也是現場監測的最關鍵環節。在監測、分析中嚴格按照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規定,并對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實行監測報告的三級審核制度,從而確保數據的代表性、客觀性及公正性,為獲得科學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奠定基礎。
3.3加強技術應用
在環境監測過程中,應積極應用 ES、RS、GIS 等新技術,實現準確定位監測點位,采集精確的監測數據,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更準確的數據資料。保證現有環境監測質量水平的同時,加快研究更加先進、方便便捷的環境監測技術。建立系統的環境質量監測方法及管理制度,環境監測站也需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的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操作,提供真實、有效的監測數據,進一步保證了環境監測的質量;修訂完善現行環境監測方法標準,主要針對現行環境監測方法的檢測能力未滿足相關環境標準需求的,提高現行監測方法標準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3.4優化環境污染監測方法標準體系
為滿足環境污染突發事件的應急監測的需求,應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國具體情況的環境污染應急監測方法標準體系,特別是新型在線監測方法標準、高通量的、定量和半定量的生物監測方法標準[5]。為加強應急監測能力建設,除了對應急監測人員的專業培訓和應急演練外,還需補充完備應急監測裝備和儀器,為突發性污染事故提供最好、最有利的支持和保障。隨著全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對于環境保護的關注度也越來越多。在切實做好環境保護這一主題下,環境監測貫穿于整個環境評價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應據需要真正做好環境監測的各項工作,從而更好地為政府決策和環境管理服務。
除此以外,相關紀檢監督部門要加強對環境監測工作的督察,切實履行職能,并對違反相關規定的部門和個人,追究相應的責任,從側面的監察提高環境監測的質量。
4 結語
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需要多方面的協調配合才能實現。這就決定了應根據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的實際情況,不斷的結合我國的國情優化環境監測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作用。進而從根本上推動我國環保工作的進步。
參考文獻:
[1]丁勝.淺談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的環境監測[J].污染防治技術,2013,(8):58-59.
[2]李林水.談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的關系[J].環境與發展,2014,(1):103-104.
[3]王秀娟,白麗榮,錢鳳珍.談環境影響評價中的環境監測[J].北方環境,2013,(8):69-71.
[4]王琳.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的耦合關系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76-277.
[5]王振湘.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之間相互關系 [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3,(7):226-228.
作者簡介:馬燕(1982—),女,山西晉中人,大學科,助理工程師,晉中市環境監測站,現從事實驗室分析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