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智能建筑電氣設計、施工中常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姜士凱 王 輝
(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由于我國政府對于經濟的調控和時代發展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智能建筑出現在人們眼前,很多建筑施工企業開始將辦公自動化、計算機聯網運行等結合到一起給人們創造更為方便、快捷的生活、工作環境。但是在智能建筑建設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了建筑物的質量和功能。在本文中就詳細介紹了我國智能建筑的發展現狀,以及在智能建筑發展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措施進行補救,從而使智能化建筑更為完善。
智能建筑;弱電;施工;問題
智能建筑弱電設計的內容行業內通稱5a工程,即ca(通訊自動化)、oa(辦公自動化)、ba(建筑設備自動化)、fa(火災自動報警)、sa(安全防范自動化),涉及學科較多,常說的a+4c技術,即現代建筑技術(a)、現代計算機技術(c)、現代控制技術(c)、現代顯示技術(c)。所以要提高智能建筑的設計質量,還需要業內人士多加交流、溝通和總結。
根據國家相關部門頒布的建筑工程有關制度條例上表明,想要對建筑工程進行初步設計首先要將其建筑功能進行說明 ,然后再去建筑工程的各個子項進行說明,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施工單位對于建筑工程的設計階段并沒有提起足夠的重視,往往會降低設計要求,針對這些專業設計人員只對建筑工程提出了三點要求:
(1)監控系統方框圖,繪到ddc站;
(2)隨圖說明相關建筑設備監控(測)要求、點數、位置;
(3)配合承包方了解建筑設備情況及要求,審查承包方提供的深化設計圖紙。
這樣實質上是把專業設計院置于原始數據、資料提供者的位置,審查程序形同虛設。設計院應多與業主方溝通,在初步設計與施工圖設計之間,引入智能化弱電工程的”技術設計”。首先要先將建筑項目中的弱電項目進行區分,在區分完成后進行文件的標注,同時還要進行招投標等過程,要嚴格規范評標過程,選擇最優的智能弱電工程,也要不斷開拓市場份額,加大自身信息量。同時要保證水電設計過程中相互協調,相互統一,要不斷將水電設計文件進行及時編寫,同時還要整理施工圖紙,進行更深層次圖紙的發掘,要從程序上確定其審查過程,從而提高設計人員的技能水平和信譽。
在我國很多工程項目建造過程中都開始實施建筑設備監控系統,這種建筑設備監控系統通常主要應用在中央空調系統上,因為中央空調系統對于各項參數的設置十分嚴格,不僅可以對工程項目中的電力系統、照明系統有很大作用,同時還可以對整個建筑工程進行實時監控,以防出現電力故障。建筑設備監控系統通常主要包括空調系統、通風/排風系統、給排水及熱水鍋爐系統、變配電系統、照明系統、電梯系統、巡更系統等七類。均能實現優化控制,使整個大樓的電氣設備按照節能方式運行。
總體結構:以中央控制站為中心,進行集中顯示控制,系統聯網靈活,在集散式計算機控制中,有分別安裝于風柜等控制設備旁的控制器實施現場控制,也可在中央控制室執行集中監測、控制與管理。中央控制系統可對各個系統及裝置進行全時間的監視和控制,同時收集、記錄、保存、管理各系統中的重要信息和數據,并具備節能管理和報警處理能力。
對于建筑設備監控系統中所實現的功能,主要是依靠中央控制計算機、通訊控制器、末端控制器等相互合作實現的,同時在建筑設備監控系統中還設立了專家系統,這是一套最為合理的控制系統,比如在建筑設備監控系統中如果想要對空調系統進行控制,讓空調系統達到人為適應溫度、環境溫度,這都需要通過專家系統來對周圍環境進行分析來決定,實現自動調節,在這個過程中改變了傳統建筑設計中的一些不便,逐漸實現了自動化。
對于智能建筑的設計系統集成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系統集成中可以將建筑內外所需要的信息都整合到一起,然后通過分析處理,對建筑內的各個系統進行綜合管理和信息處理,而且在各個子系統中還都有通信協議的接口,只要系統集成符合以上這些有關標準就可以實現其功能。
根據智能建筑弱電設計中的系統集成功能可以完成對火災自動報警以及消防設備聯動與建筑設備監控系統之間的合作,在智能建筑中安全保障工作主要是靠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消防設備聯動系統來完成的,這兩個系統必須相互合作,缺一不可。在對智能建筑設計之初首先要對系統集成進行圖紙設計,在圖紙設計好后還要進行審查,對于消防設備的選擇也要十分重視,直到整個工程項目竣工后由相關部門進行驗收,發放了消防合格證以后才可以允許使用。在沒有ba系統的智能建筑中,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設備聯動系統,現今已是總線制智能型,以它獨特的系統結構,從火災報警主機、回路線,各種探測及報警元件通過監視模塊、控制模塊實現報警及聯動功能,這是沒有ba系統的常見模式。
當智能建筑弱電設計決定上ba系統后,消防系統雖仍為單獨系統,但應留有接口,使其與ba系統聯網,實現兩者之間系統集成管理的功能要求。
對于我國近些年新建的一些小區,開始注重建筑設計與電信網絡線路的結合,想要在智能建筑大樓中接入光纖和光纜,從而以方便人們正常使用。對于一些小工程來說,在智能建筑的每個樓層末端都要接入光纖接口,然后再通過接線盒完成信息的傳送,這樣就可以實現互聯網的使用。采用了一系列的數字程控交換機或采用虛擬網絡方案,而且要根據使用方法來決定,而且一些智能建筑中如果想要實現收費管理,就必須選用數字程控交換機,然后才能完成網絡的互享。
在智能建筑中對于建筑工程管線的敷設質量的要求也十分嚴格,建筑工程管線敷設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建筑物
功能使用的好壞。在建設之前首先要聘請專業的施工公司來進行施工,在施工之前先要對弱電工程進行設計,要考慮到弱電工程中所遇到的所有問題,要與土木工程同步建設,一般情況下我國建筑工程都會出現弱電工程比土木工程滯后的問題,這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盡量補救。
通常在智能建筑系統建設過程中,電信與廣電公司都會無償提供網絡線纜,但是在建設過程中會出現管線敷設和架設等工程,在這些工程中就需要承建方來出資建設,同時還要由專業的施工公司來施工,這主要是由于在網絡接口設計時應該會與水電工程中的一些線路出現混差,這時就需要網絡線路設計人員與水電設計人員相互協商,制定一條最為合理的設計方案。
在智能建筑完工后由相關部門的驗收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驗收部門要嚴格根據《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來執行,同時在驗收過程中要及時將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提出,并在第一時間予以解決。對于那些智能弱電化工程要找一些專業技術強的管理部門進行審查,要通過先進的科學檢測儀器對其實施測量,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完成驗收工作。
在對智能建筑進行建設時為了提高智能建筑電氣設計的水平,要不斷與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溝通,對于設計圖紙要編寫標書、參加招標和評標工作,各個建設部門都要發揮自己的優勢。智能建筑弱電設計的子項目確定后,系統集成的實施都應從使用功能出發,確定項目逐步完善,避免浪費資源、增加投資;重視智能建筑弱電施工圖中的管線敷設工作的程序與質量,保證使用功能,重視弱電工程各子項目的竣工驗收工作。
[1]陳志軍.智能建筑設計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5(09).
[2]彭毅.建筑電氣安裝工程中常見問題分析與預防[J].施工與監理,2007(05):26.
TU85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