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潛能
摘 要: 隨著我國科學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社會生活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我國對于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與投入程度在不斷提高,中小學校建設在不斷加強的同時,我國政府對大學教育工作的進行和開展也更重視。近年來,隨著我國各大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式教育的不斷貫徹,教學的有效性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漸凸現出來,并逐漸成為我國各大高校教學的根本目的與主要內容。從大學教育的角度出發,大學就是為了更好地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而其主要手段就是依靠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特色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強調結合實際問題,實事求是,從而深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
關鍵詞: 大學數學校本教研工作 教學內容 交流學習 教研模式
大學教育就是通過對受教育者教育和輔導,對受教育者進行引導,從而發展受教育者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幫助受教育者樹立起科學爭取的人生觀、價值觀,并且能夠讓人的眼界更開闊,思維更發散,能夠讓人更好地運用自己的智慧思考人生。羅斯金曾發表過一個著名的評論:“教育并不意味著教人們知識他們原本不知道的東西,而是要教導人們去做他們原本不會做的事。”所以,我們應該深刻地認識到大學中每一門學科的重要性。人并不是生來就什么都具備的,而要通過后天的學習和努力。
當代大學教育過程中,數學在理工類大學課程中所占的比例是相當大的,并且通過學習數學會開發學生的智慧,同時增強思維的嚴謹性,并且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學好數學對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有很大作用,如物理、化學、機械、計算機、光電技術等都需要數學做基礎。在大學,學好數學能夠有效提高各項能力,方便受教育者日后的工作與生活。本文針對大學數學科目進行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就是通過教育改革,以學校間的教研活動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并強調實踐的手段),以此進行教學方面的改革與創新,從根本上提高大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水平。下面就針對大學數學的校本教研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
1.大學數學的教研模式
傳統的大學數學教研模式是分散的、自由的,但數學課程是嚴謹的。我國現代許多大學中的數學教研完全就是形式上的教研,完全達不到數學學習的要求。所以,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我們要堅決改變這樣的教學模式,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進行教學,并在專業的數學教研組織工作中,我們更要注重對教研組教師的合理搭配,并對相應的數學課程進行規定和管理規范,讓所有的教師都參與到教學模式備案中,集合大家的智慧進行課程準備。與此同時也要求教研組長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監督指導,以便教研模式的有效推廣,以此提高大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效率。
2.創新教學內容
在當前的大學教學工作中,許多大學任課教師的教學完全是應付了事,因為大學學習環境自由散漫,學習過程完全靠學生自己掌握,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許多課時沒有多少實際內容。所以,為了達到有效教研的目的,我們必須對教研內容進行改革與創新,這就需要數學組的任課教師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研討,并在研究過程中逐步詳細地分析,把所有可能遇到的情況都作為假設,進行深入分析。這樣遇到問題無法自己獨立解決的學生就能在上課期間從任課教師哪里得到具體的解答,并對相應知識點進行串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與此同時,教師能夠更輕松有效地對這一階段的教學內容進行教授與講解。
3.從實際問題出發
從對大學進行校本研究的基礎資料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學任課教師在日常授課中的內容,他們的備課,他們的講解,他們的想法,以及他們的講課方式。所以,我們在進行校本教研的時候,必須從實際出發,從基礎著手,以大學數學的日常教學課程為切入點,從最平常的事件中發現不同和不足,對實際問題進行剖析,從而彌補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消除學生的困惑,并讓任課教師參與教研探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全面和深入地改革,才能找出合適的教學方法及更有效的教學辦法,從而完善教學內容及課程結構,并最終建立起完善的大學數學教學體系,進而進行有效的教研活動。
4.交流學習是校本教研的主要途徑
在大學校本教研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交流學習所帶來的重要意義。只有通過交流,教師才能把自己在多年教育工作中的教學心得與教學方法與其他的老師進行比較與分析,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表達自己的觀點,發現自己的短處,借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通過相互借鑒,總結優秀的授課經驗,從而彌補自己在多年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在教學交流中獲得經驗,并自我總結、自我反思。從而在今后的工作中進行有效教學。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交流在校本研究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所以,我們可以說交流教學在校本教研工程中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舉措,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5.結語
綜合上述觀點,我們不難發現,在對現代的大學教育教學方法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各大高校通過進行校本教研所取得的成效。校本教育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水平,更能提高課程教學中有效教學所占的比例,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和發現我國的傳統大學授課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這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也能更深層次地為社會培養出更多踏實肯干的人才。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數學教研模式改革、創新大學課程教研內容等多方面綜合且有效的辦法達到有效教學的教研目的和良好的教研成果,讓我國大學數學的校本教研工程能夠更上一層樓,也能以此為藍本讓其他科目更好地發展,最終助力我國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政濤.以文化產品的創建與管理為核心,創建新型“教研組文化”——“教研組文化”系列之三[J].上海教育科研,2011(09).
[2]王娜,尹波.將數學建模思想融入高職數學教學[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S1).
[3]應西芳.謹防校本教研的游離——也談如何讓教師真正找到研究的感覺[J].教育科學論壇,2011(07).
[4]李蓉.分層研修整體推進——數學教研組組內分層培訓的改革[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1(12).
[5]楊小敏,向蓓莉.促成并引領富有研習智慧的教學協作——社會變革中教研員職能的再定位[J].中國教育學刊,2011(06).
[6]李秀芬.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S1).
[7]李平,劉鐵銘.對我國體育教研員選拔與考評機制的思考與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