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德明
摘 要: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對經典游戲的改編和拓展,則更能顯示出一線體育教師的智慧。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筆者對經典游戲“結網捕魚”進行了改編和拓展,把“魚兒”這個載體進行了巧妙的替換,游戲的技能教學價值得到了放大。
關鍵詞:結網捕魚;體育技能教學;改編與拓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7-0066-02
游戲教學法是教師組織學生,在規則許可的范圍內,充分發揮個人或團隊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以達到規定目標的一種練習方法。游戲法不僅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體力和智力,提高學生掌握和運用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的能力,而且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以及激發學生的興趣都有重要的意義。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選擇進行了某一種游戲教學后,很少去深入思考該游戲本身所具有的內涵,使得該游戲的技能教學價值沒有得到最大化。以經典游戲“結網捕魚”為例,此游戲能發展學生快速奔跑的素質和協調配合及躲閃能力,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培養小組成員團結協作的精神。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此游戲能否進行恰當的改編與拓展,挖掘出它的內涵,進一步放大游戲的技能教學價值呢?答案是肯定的。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大膽的改編與拓展,把“魚兒”這個載體進行了巧妙的替換,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在球類項目教學中改編與拓展“結網捕魚”
1.結網捕“有球者”
此類游戲的改編適用于籃球運球、足球控球等技術要求較高的教學,以籃球為例。
游戲名稱:結網捕“運球者”。
場地與器材:籃球場地內。
游戲方法:把(男生或女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在規定的籃球場內,“魚兒”每人手中一個籃球,只能在規定的場地內做各種運球移動,以躲避漁民追捕。漁民必須3人或3人以上結網,“魚筐”設在場內一角,漁民身體任何一個部位碰到運球者,“魚兒”即為被捕到,捕到的魚在“魚筐”內不能移動。
游戲規則:
(1)“運球者”移動到場地外算被漁民捕到,由漁民捉到魚筐內。
(2)單個或兩個漁民抓魚時,魚可以拒捕,告訴裁判不計數。
(3)比賽采取3局2勝制。
(4)在規定時間內失敗隊為獲勝隊唱一首對方點的校園歌曲。
游戲建議:擴大場地和未捕到的“運球者”可以救被捉到的魚(雙方拍一下手即可)來增加運動量。
游戲改編后技能教學的價值:在籃球運球技術教學中,初學者往往會出現運球時低頭看球的錯誤動作,教師采用讓學生看教師手勢以達到運球看防守者的目的,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把“結網捕魚”游戲改編成結網捕“運球者”,可以讓學生在移動運球中眼睛始終看著“漁民”以避免被捉到,這樣一個小小的變動,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在移動運球時手對球的控制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運球時低頭看球的毛病得到了糾正,增加了技能教學的競爭性、針對性和趣味性,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2.結網捕“移動人”
此類游戲的改編適用于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步法移動的教學,以排球滑步移動訓練為例。
游戲名稱:結網捕“移動人”
在排球場(館)內,游戲方法和規則同上。游戲改編后技能教學的價值:在排球運動中滑步技術的教學是較為枯燥的,訓練中可以把“魚兒”替換為“滑步者”,進行“結網捕‘滑步者”游戲,使枯燥的滑步技術練習在快樂的游戲中得以強化和鞏固,提高了排球比賽中滑步移動對準來球做出正確墊球動作的反應速度。
二、在跳躍類項目教學中改編與拓展“結網捕魚”
此類游戲的改編適用于單腳跳或雙腳跳等發展下肢力量的教學,以三級跳遠中單足跳訓練為例。
游戲名稱:結網捕“單跳者”或“蛙跳人”。
在一塊空場地內,游戲方法和規則同上。游戲改編后技能教學的價值:為了提高三級跳遠(跳遠)或立定跳遠專項身體素質,在進行連續單腳(或雙腳)跳等身體素質練習時,還可以把“魚兒”替換為“單跳者”或“蛙跳人”,進行“結網捕‘單跳者”或“蛙跳人”游戲。在游戲時,“魚兒”必須連續左(右)腳(或雙腳)連續跳動以避免被捉到,這樣的變動提高了練習者下肢連續跳躍的能力,使枯燥的練習在游戲競爭中快樂地完成了。
三、在活動類項目中改編與拓展“結網捕魚”
在活動類項目中也可以用此類改編的游戲進行激烈有趣的對抗性活動,如:“老鷹捉小雞”、滾鐵環、“趕小豬”等活動中運用改編了的“結網捕魚”游戲,運動技能教學的效果也很不錯。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的例舉只是“結網捕魚”在實際教學中進行改編和拓展的一部分,類似的改編應該有很多。只要我們一線體育教學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眼睛緊盯“結網捕魚”游戲中的“魚兒”不放,思考著在“魚兒”上如何做足文章,完全可以改編和拓展出很多很多既簡單又實用的好游戲,達到提高運動技能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孟文硯.科學的預設 藝術的生成[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