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學增
摘 要:語文課程作為中職學校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闡述了在中職語文教育中實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討了中等職業語文教育實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中等職業 語文教育 人文教育
在我國,語文一直都是必修課,從學生進入學校接受教育開始,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甚至是學生時代結束。語文人文教育在學生接受教育的整個時期占據重要位置,尤其是在倡導“終身教育”的今天,中職語文實施人文教育更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一、在中等職業語文教育中實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入學之初,基礎知識較為薄弱,語文知識水平不是很高,普遍存在著學生厭煩語文,覺得語文學習枯燥無味等問題。而中職教育的目標是面向市場就業,為社會的各行各業培養所需人才,如果不注重語文教學,不注重學生的人文教育,就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思想誤區,既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會對中職學校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學習語文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基本的社會認知能力,并幫助學生樹立好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讓他們成為真正的人才。如果忽視了人文教育工作,學生就不能用人文素質約束自身行為;如果國民沒有人文素養,社會公德就會出現問題。由此可見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二、在中等職業語文教育中實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中等職業語文教育應當以人文教育為本,從學生的個性、表達、審美、自我教育以及校園文化等方面入手實施人文教育。
1.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學校教育應堅持“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指揮者,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才能更好地學習。假如中職語文教學只是單純地傳授知識,學生的個性等就會受到抑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班級分組和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激情,讓學生在學習交流中得到鍛煉。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中職學校的生源較差,很多學生都不喜歡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與探究。鑒于這種情況,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就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提出一系列有深度的問題,鼓勵學生以這一問題為基礎來開展深入的探究。這不僅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也能夠充分激發出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又可以讓學生的交流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得到鍛煉。
2.發揮語文教材美學教育價值
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與社會不同的是,學校的競爭遠遠沒有社會激烈,學生在步入社會后,面臨的是一個與學校完全不同的環境,為了幫助學生更順利地進入社會,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來解決這些問題。在現階段的中職語文教材中,大量的文章都蘊含著深刻的美學價值與人生哲理,這些文章都是作者人生感悟與人生經歷的精華,如果教師能夠抓住這些重點,就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來陶冶情操,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而語文教科書中還有一些古詩詞,這些古詩詞是古代先人智慧的結晶和中華文化的傳承,是一大瑰寶,有著極高的文學價值。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積極地將這些資源利用起來,讓學生去體會、去閱讀,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十分有益的。
3.通過校園文化和環境建設營造人文氛圍
學校是學習的場所,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教師要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工作,定期開展不同類型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古人的優良傳統。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學校可以定期舉辦人文知識講座,幫助學生了解最新的人文知識。此外,還可以舉辦語文知識競賽等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讓學生從競賽中受到感染,體會成功的成就感和喜悅感。同時,學校還可以組織一些學生團體如學術文化交流團、社會實踐活動等,豐富校園文化,營造人文文化的校園氛圍。
三、小結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育中實施人文教育具有一定的優勢,對提升國民素質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因此,各中等職業院校在開展語文教育時要重視人文教育,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想法,發揮教材的美學教育作用、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教育,通過校園文化和環境建設營造人文氛圍。只有做好了人文教育,中等職業語文教育才能夠真正實現其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鐘紀紅.中等職業語文教育如何實施人文教育[J].考試周刊,2012(68).
[2]王簫.中等職業語文教育如何實施人文教育[J].科技創業家,2013(21).
[3]馬芊.淺議“人文主義”教育觀念在中職語文教育中的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2.
(作者單位:邯鄲工程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