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語料庫的英語譯文語言特征與翻譯共性研究—— 以余華小說《兄弟》英譯本為個案

2014-11-01 05:53:46佳,邵
關(guān)鍵詞:共性詞匯文本

繆 佳,邵 斌

(浙江財經(jīng)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浙江杭州 310018)

一、引言

語料庫翻譯學(xué)已經(jīng)成為翻譯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學(xué)科。正如Toury(2001:70)所指出:“在過去二十來年間,翻譯理論歷經(jīng)了兩大轉(zhuǎn)向,其中之一即是從基于源語文本的理論向基于譯語文本的理論的轉(zhuǎn)變。”這種描寫翻譯研究跳出了忠實和對等的局限,而聚焦于翻譯文本,尤其關(guān)注對翻譯行為規(guī)律性的描寫。而語料庫與語料庫語言學(xué)技術(shù)是一種強勁的工具,能解釋翻譯語言的本質(zhì)特征(即翻譯共性),可以為翻譯過程本身提供證據(jù)(肖忠華,2012:3)。因此,語料庫翻譯學(xué)成為翻譯研究的焦點就不難理解了。

目前國外的語料庫翻譯學(xué)研究主要集中在“從相近的歐洲語言翻譯過來的英語譯文”(肖忠華,2012:4)。國內(nèi)則以英漢翻譯中漢語譯文的語言特征研究最為顯著(柯飛,2005;胡顯耀,2007;黃立波,2007;肖忠華,2012;王克非,2012)。相比較而言,目前的翻譯研究中對漢英翻譯中英語譯文的語言特征研究還較匱乏,除高博和陳建生(2011)以《詩經(jīng)》英譯本為案例,進(jìn)行了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古典詩詞譯本中的翻譯共性研究外,其他類似的研究還鮮有發(fā)現(xiàn)。鑒于此,本研究以余華的長篇小說《兄弟》的英譯本為案例,以語料庫語言學(xué)為研究方法,探究漢英翻譯中英語譯文的語言特征和翻譯共性。我們認(rèn)為,漢語和英語分屬不同語系,且差異較大,本研究可以為翻譯共性研究提供新的佐證,從而豐富語料庫翻譯學(xué)研究。

二、研究理論和方法

翻譯共性(translation universals)又稱為翻譯普遍性,是“譯文中呈現(xiàn)的有別于源語文本的一些典型的、跨語言的、有一定普遍性的特征”(柯飛,2005:303)。我國有些學(xué)者(黃立波,2007:9-27;王克非,2012:45-49)把翻譯共性研究分為前語料庫時期和基于語料庫時期,分水嶺為Baker在1993年所發(fā)表的文章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文中Baker首次提出翻譯共性的概念假設(shè),即“翻譯文本而不是源語文本體現(xiàn)的典型語言特征,并且這些特征不是特定語言系統(tǒng)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該假設(shè)包括六個方面:(1)譯文顯化程度顯著提高;(2)消歧和簡化;(3)合乎語法性;(4)避免重復(fù);(5)超額再現(xiàn)目標(biāo)語言特征;(6)翻譯過程往往會導(dǎo)致某些語言特征表現(xiàn)出特定的分布類型。自此基于語料庫的翻譯共性研究逐漸成為翻譯學(xué)研究的熱點,這些研究大多圍繞顯化(explicitation)、簡化(simplification)和規(guī)范化(normalization)等翻譯共性展開,既有證實也有證偽(Baker,1993:233-250)。

顯化也稱明晰化,最早是由以色列學(xué)者Blum-Kulka(1986:17-35)提出來的。她認(rèn)為,譯者傾向于在譯文中添加一些銜接性標(biāo)記和額外信息以幫助讀者理解,因此譯文往往比原文冗長。Baker也認(rèn)為,譯文具有把原文中可能隱含的信息表達(dá)出來的趨勢,即為顯化趨勢。在翻譯語言研究中,顯化這一概念和簡化密切相關(guān)。與源語文本和目標(biāo)語母語文本相比,譯文文本在詞匯、語法、句法和文體等方面都更加簡化。而規(guī)范化則指的是翻譯語言具有“遵從甚至夸大譯入語中典型特征和表達(dá)法的趨勢”(Baker,1996 :175-186)。

目前國外有些研究證實了翻譯共性的存在(Blum-Kulka & Levenson,1983;Laviosa,1998;2002;Olohan & Baker,2000),有的則對翻譯共性提出了質(zhì)疑(Tirkkonen-Condit,2002;Mauranen & Kujam?ki,2004)。但上述研究基本達(dá)成共識,即“譯文屬于一種特殊文本,有別于源語文本,而且也與譯入語文本不同”(Hansen& Teich,2001:44-45)。近年來國內(nèi)語料庫翻譯學(xué)也發(fā)展迅速,這些研究主要探索“在觀察從相近語言翻譯過來的英語譯文的基礎(chǔ)上所得出的翻譯語言特征是否能夠泛化為‘翻譯共性’或‘翻譯普遍性’”,“在涉及英語和漢語這樣大跨度的翻譯中,漢語譯文是否呈現(xiàn)同樣的特征”(肖忠華,2012:31)。

本研究聚焦于《兄弟》的英譯本,該書上下兩部于2005和2006年在國內(nèi)出版后引起了文學(xué)評論界的激烈討論。2009年由Eileen Cheng-yin Chow 和 Carlos Rojas翻譯的英文版在美國出版,同樣引起了西方主流媒體的廣泛關(guān)注。本研究使用的語料庫分為兩部分:《兄弟》英語譯文語料庫(以下簡稱Brothers)和英語小說語料庫(Corpus of English Novel,以下簡稱CEN),CEN包含55本20世紀(jì)初的英美小說原著。兩個語料庫都用TreeTagger詞性附碼器進(jìn)行了詞性附碼,可以對詞性進(jìn)行統(tǒng)計分析。筆者將Brothers與CEN進(jìn)行對比分析,從詞語豐富度、詞長、詞匯密度和形合度等方面對英語譯文的語言特征進(jìn)行實證研究,檢驗漢英翻譯中的英語譯文是否符合翻譯共性假設(shè)。

三、基于可比語料庫的《兄弟》英譯本語言特征分析與共性假設(shè)檢驗

1 詞語豐富度和詞長

類符型符比(type-token ratio,TTR,也稱為型次比)指的是語料庫中類符與型符的比例。Baker(2000:250)指出,型次比的高低與寫作者詞匯使用的豐富程度和多樣性成正比。胡顯耀(2007:215)也認(rèn)為:“詞語的變化性是指相同長度的語料中不同詞語的數(shù)量可通過語料庫的型次比來衡量。”但是對于長度不等的語料,用型次比來衡量詞匯的變化程度具有明顯的不合理性。為此Scott(2004)提出了標(biāo)準(zhǔn)類符/型符比(standardized typetoken ratio,STTR,也稱為標(biāo)準(zhǔn)型次比)的方法。Baker(2000:250)認(rèn)為,當(dāng)比較的文本長度不同時,標(biāo)準(zhǔn)型次比更為可靠。STTR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語料中詞語的豐富度。STTR值越大,說明該語料庫中的詞語變化性越大,詞語越豐富,詞語的重復(fù)率越低;反之則說明該語料庫中的詞語變化性越小,詞語越不豐富,詞語的重復(fù)率越高。表1是我們用WordSmith 5.0分別統(tǒng)計的Brothers和CEN的類符、型符數(shù)、型次比和標(biāo)準(zhǔn)型次比。

表1 Brothers和CEN中型符、類符數(shù)以及型次比

表1顯示,CEN的容量遠(yuǎn)大于Brothers,只有STTR值才具備可比性。從STTR來看,Brothers的值(39.49)小于 CEN 的值(43.75)。卡方檢驗結(jié)果顯示,該平均差(-4.26)具有顯著差異(x2=185.98,p<0.05)。這一差異表明英語譯文文本的詞語變化程度低于英語母語文本,在詞語使用方面不如后者豐富。該驗證結(jié)果與 Blum-Kulka和 Levenson(1983),Baker (1996),Laviosa(1998,2002),Olohan和Baker(2000)等研究結(jié)果類似,符合簡化共性假設(shè)。

詞長是指特定語料庫中單詞的長度,以字母數(shù)為單位。一般來說,詞長越長的單詞復(fù)雜程度越大。詞長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該語料庫中文本的復(fù)雜程度。由于CEN和Brothers的容量大小不一樣,我們對兩者的原始頻數(shù)都進(jìn)行了標(biāo)準(zhǔn)化處理。圖1就反映了兩個語料庫的詞長分布。

圖1 Brothers和CEN的詞長分布

圖1 顯示,兩個語料庫中都是由2~5個字母組成的單詞居多。而6個字母及以上的單詞Brothers比CEN使用得少一些,這說明Brothers的用詞難度要小一些。這可能由于譯者在翻譯《兄弟》時采用了相對簡單的詞匯,以提高譯文的可讀性。這一結(jié)果同樣驗證了簡化假設(shè),即英語譯文文本與英語母語文本相比具有簡化趨勢。

2 詞匯密度和形合度

本研究中我們采用Stubbs (1986) 的計算方法,即詞匯密度=實詞數(shù)/總詞數(shù)×100%。該方法的實質(zhì)就是考察實詞與功能詞數(shù)量之比。英語的實詞指具有穩(wěn)定詞匯意義的詞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四大詞類。與之相對的功能詞則指不具備穩(wěn)定意義或意義模糊,而主要起語法功能的詞語,包括代詞、介詞、連詞、冠詞、助動詞等詞類。胡顯耀(2007:216)認(rèn)為,詞匯密度可以衡量不同文本“在信息上的差異和難度的大小”。詞匯密度偏高則說明該文本所使用的實詞比例偏高,文本信息含量較大,難度也相應(yīng)偏大;反之則文本實詞比例偏低,文本信息含量偏小,難度也偏小。

圖2

從圖2可以看出,Brothers的詞匯密度略高于CEN(55.66% > 54.31%),這一結(jié)果與前期的眾多研究結(jié)論不一致。如Laviosa(1998:557-570)發(fā)現(xiàn)相對于報刊文摘和敘事性文體的英語文本來說,英語譯文文本中實詞與功能詞的比值相對偏低,即詞匯密度偏低。英源漢語譯文也有類似發(fā)現(xiàn)。肖忠華(2012:63-66)通過比較漢語譯文語料庫ZCTC與漢語母語語料庫LCMC后發(fā)現(xiàn)漢語母語語料庫中的實詞與功能詞之比遠(yuǎn)遠(yuǎn)大于漢語譯文語料庫中的相應(yīng)數(shù)據(jù)。王克非(2012:80-85)通過漢英對應(yīng)語料庫中翻譯漢語與漢語原創(chuàng)語料的分析和對比后也發(fā)現(xiàn)“無論是文學(xué)語料還是非文學(xué)語料在詞匯密度上表現(xiàn)趨于一致:翻譯漢語的詞匯密度低于原創(chuàng)漢語”。

而我們的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Brothers比CEN所用的實詞比例偏高,這似乎說明了Brothers文本信息量更大,文本難度也更大。這一數(shù)據(jù)不僅與前期研究不符,而且也與上文中詞語豐富度和詞長分析所得結(jié)論不符。我們繼而對實詞和功能詞的數(shù)據(jù)進(jìn)行了細(xì)分,前者分別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如圖3所示。后者分別為并列連詞、介詞和從屬連詞、人稱和所有格代詞、不定式to 和疑問代詞,如圖4所示。

圖3 Brothers和CEN中的實詞分布

對圖3中兩個語料庫的實詞分布情況進(jìn)行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在名詞和動詞上Brothers比CEN使用更多。卡方檢驗結(jié)果顯示,名詞和動詞在Brothers和CEN中的分布具有顯著差異(名詞:x2=989.556 0,p<0.05;動詞:x2=10.528 1,p<0.05)。這也是導(dǎo)致 Brothers的詞匯密度高于CEN的主要原因,我們認(rèn)為這是源語滲透效應(yīng)的影響。Teich (2003:145)將源語滲透效應(yīng)定義為:“在把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時候,譯文中有可能存在以源語為導(dǎo)向的趨勢。”肖忠華(2012:23)認(rèn)為:“將翻譯語言區(qū)別于譯入語母語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源語滲透效應(yīng)。”漢語和英語分屬兩種不同的語系,在詞類的使用上存在顯著差異。一般情況下,英語不重復(fù)使用名詞,而是通常使用代詞,如人稱代詞、指示代詞、關(guān)系代詞、連接代詞、不定代詞等來代替名詞以避免重復(fù)。而漢語則相反,“較常重復(fù)其所代替的名詞”, 在動詞的使用上也存在較大差異。漢語傾向于使用動詞,“除了部分句子沒有動詞以外,大量的句子都不止使用一個動詞”。與之相反,“英語常常通過動詞的派生、轉(zhuǎn)化、弱化和虛化等手段,采用非謂語動詞的形式(如名詞、介詞、形容詞、副詞等)表達(dá)動詞的意義”(連淑能,1993:119-125)。由于源語滲透效應(yīng),《兄弟》的英譯文受到了漢語原文的影響,過度使用了名詞和動詞,出現(xiàn)了非常態(tài)特征,從而導(dǎo)致了譯文文本的實詞率比母語文本要高,而代詞、連接詞等功能詞的使用率降低。這一點也可以從Brothers和CEN的功能詞分布圖(圖4)中得到驗證。圖4顯示,與CEN相比,Brothers的并列連詞、介詞和從屬連詞、人稱代詞和所有格代詞、不定式to和疑問代詞都較少。而在形容詞和副詞上CEN比Brothers使用更多。卡方檢驗結(jié)果顯示,形容詞和副詞在Brothers和CEN中的分布具有顯著差異(形容詞:x2=978.475 9,p<0.05;副詞:x2=20.607 5,p<0.05)。這說明英語母語文本中形容詞和副詞的使用更豐富。這一結(jié)果與 Baker(1996)和 Laviosa(1998)等人的結(jié)論相符。

圖4 Brothers和CEN中的功能詞分布

圖4 顯示了主要功能詞在兩個語料庫中的分布情況。所有功能詞在CEN中的使用頻率都更高。卡方檢驗結(jié)果顯示,這些功能詞在Brothers和CEN中的分布具有顯著差異(并列連詞:x2=235.025 0,p<0.05;介詞和從屬連詞:x2=260.402 8,p<0.05;人稱代詞和所有格代詞:x2=3 151.225 5,p<0.05;動詞不定式to:x2=66.378 9,p<0.05;疑問代詞:x2=279.659 1,p<0.05)。這是英漢語言差異所致,英語是形合語言,而漢語是意合語言。“所謂形合,指的是句子中的詞語或分句之間用語言形式手段(如關(guān)聯(lián)詞)連接起來,表達(dá)語法意義和邏輯關(guān)系。所謂意合,指的是詞語或分句之間不用語言形式手段連接,句子中的語法意義和邏輯關(guān)系通過詞語或分句的含義表達(dá)。”(連淑能,1993:48)英語注重顯性連接,而漢語注重隱性連貫。英語句中的連接手段和形式不僅數(shù)量大種類多,而且用得十分頻繁。漢語的形合手段比英語少得多。“英語形式化(或形合)程度較高:如大量借助語言形態(tài)變化,頻繁使用關(guān)系詞、連接詞、介詞等連接詞語和篇章等。而漢語形式化程度較低:幾乎沒有詞形變化;缺少與英語類似的關(guān)系詞;連詞和介詞都不活躍。”(王克非,2012:94)漢英翻譯中,譯文文本受漢語的影響,代詞、介詞、連詞等功能詞不如英語母語文本使用得多。這也從另一角度說明了譯文的詞匯密度相對于英語母語語料庫而言偏高的原因。

功能詞數(shù)量在總詞頻中所占的比例稱為形合度。形合度可視為“文本形式化的主要指標(biāo)”,“比較形合度的大小就可得知語料庫的句法顯化程度”(同上)。形合度越高,則語料庫中功能詞所占比例越大,句法顯化程度越高;反之則功能詞所占比例越小,句法顯化程度越低。從圖4可見,Brothers的形合度比CEN低,譯文的顯化程度降低,英語譯文具有一些漢語的特點。例如:

(1)a.Song Fanping and Li Lan piled the boy’s rice bowls high with meat, fish, and greens. Baldy Li took a bite of meat, a bite of fish, and a bite of greens and rice, then decided he didn’t want any more. He turned to look at Song Gang next to him and said softly, “Candy.”Song Gang was relishing his mouthful of fish and meat, but when he heard Baldy Li, he decided he didn’t want any more either. He also said softly,“Candy.”(Yu,2009 :49)

b.I was watching him out of the corner of my eye, and saw him roll a bit of meat which he had first wetted, and throw it to the poor beast.I got hold of it in time, and chucked it over that wall, where you will find it if you care to look.(CEN)

例(1)主要對譯文文本和母語文本中名詞和代詞的使用進(jìn)行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a中有多處名詞重復(fù)的現(xiàn)象,meat 和fish出現(xiàn)3次,greens和candy重復(fù)2次,而b中meat一詞只出現(xiàn)1次,其余5處分別以關(guān)系代詞which和4個第三人稱代詞it代替。譯文文本和母語文本在名詞和代詞的使用上存在差異。一般來說,英語傾向于采用替代、省略或變換等手段盡量避免重復(fù),顯然譯文的這種名詞重復(fù)屬非常態(tài)現(xiàn)象。我們認(rèn)為,這是由于譯文受到了源語滲透效應(yīng)的影響。對照原文:“宋凡平和李蘭換著給兩個孩子的碗里夾了肉,夾了魚,夾了青菜。李光頭吃了一口肉,吃了一口魚,吃了一口青菜和米飯后,……輕輕說了聲:‘糖。’宋鋼正美滋滋地吃著魚和肉,聽到李光頭的話以后,他也不想再吃魚和肉了,他也輕輕說了聲:‘糖。’”(余華,2007:52)漢語喜歡重復(fù)使用名詞,英語譯文受漢語原文影響,出現(xiàn)名詞重復(fù)現(xiàn)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2)a.When the man got up off the ground,his mouth was full of blood, and he spat out a mouthful mixed with saliva and snot. After Song Fanping threw his punch, he left out of the circle the group had formed around him. When they came at him, Song Fanping couched down and kicked his right leg straight out.(Yu,2009:46)

b.And she ran to the open window,crying “Hi!” to the driver of a taxi-cab, who,having put down his fares, was just on the point of starting from the door of the small semi-detached house in a South Kensington street...(CEN)

例(2)主要對譯文文本和母語文本中動詞的使用進(jìn)行對比。a中有8處使用了動詞,依次為 got up,spat out,threw,left out,formed,came at,couched down 和 kicked,呈現(xiàn)出動詞連用的語言特點。與之相反,b中連續(xù)使用了3處非謂語動詞形式crying,having put down和starting,體現(xiàn)了英語動詞弱化的特點和句子的靜態(tài)特征。應(yīng)該說b所體現(xiàn)的英語動詞特征是常態(tài)。正如連淑能(1993:124)所言:“英語動詞的使用受到形態(tài)變化規(guī)則的嚴(yán)格限制。一個句子結(jié)構(gòu)通常只用一個謂語動詞,大量原來應(yīng)該由動詞表達(dá)的概念,必須借助于非謂語動詞和其他詞性來表達(dá)。”而a則表現(xiàn)出非常態(tài),這同樣是英語譯文受漢語影響的結(jié)果,因為在漢語中動詞連用是一種常見現(xiàn)象。原文中a句描寫的是宋凡平在婚禮上與眾人打斗的場景,一連用了“爬”、“吐”、“打”、“跳”、“撲”、“蹲”、“伸”、“掃”8個動詞將這一場景描寫得栩栩如生,譯文也將這8個動詞譯成了基本對應(yīng)的英語動詞。從形合度來看,Brothers的形合度比CEN低,即譯文文本比母語文本要低,該結(jié)論與Baker (1996)及Olohan和Baker(2000)等人的研究結(jié)果不相一致,不能證實共性假設(shè)中的譯文顯化假設(shè)。但這和我們對詞匯密度考察得出的結(jié)論是相照應(yīng)的,即譯文由于受源語影響,漢語名詞重復(fù)率高,動詞使用率高,漢語形合度較低,導(dǎo)致了譯文也出現(xiàn)了詞匯密度偏高和形合度偏低的特點。

綜上所述,我們認(rèn)為,詞語豐富度和詞語長度是衡量文本信息度和難度的兩項指標(biāo),且存在正比關(guān)系。但詞匯密度和文本信息度與難度之間的關(guān)系則更為復(fù)雜,因為詞匯密度的計算排除了詞匯的重復(fù)度,而僅僅考慮了詞類。而實詞(如名詞)的大量重復(fù)會增加詞匯密度,但并不一定導(dǎo)致文本信息或文本難度的增加。因此,單純從詞匯密度來判斷文本信息度和難度似有簡單化之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對詞類作進(jìn)一步的細(xì)化統(tǒng)計,以觀察是否有某些詞類大量重復(fù)的現(xiàn)象存在,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從這一個案來看,譯文詞匯密度的增加主要是受源語滲透效應(yīng)影響,即漢語意合特征的影響。

四、結(jié)語

我們通過將《兄弟》的英語譯文語料庫Brothers與英語母語語料庫CEN進(jìn)行對比分析,從詞語豐富度、詞長、詞匯密度和形合度等方面對英語譯文語言特征進(jìn)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在詞語豐富度和詞長方面,Brothers與CEN相比要高,體現(xiàn)了共性假設(shè)中的簡化趨勢;在詞匯密度方面,Brothers比CEN偏高(主要體現(xiàn)在名詞和動詞的使用上)。這一結(jié)果與前人認(rèn)為的譯文文本往往比母語文本詞匯密度要低、難度要小的結(jié)論不符。在形合度方面,Brothers低于CEN,譯文的顯化程度降低,該結(jié)果也不符合共性假設(shè)中的譯文顯化假設(shè)。

我們認(rèn)為,詞匯密度和形合度的分析結(jié)果與翻譯共性假設(shè)不符原因在于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和源語滲透效應(yīng)的影響,同時也說明以譯文詞匯密度或形合度來反映文本的信息度和難度似有簡單化之嫌。同源語言差別不會很大,但英漢兩種語言分屬不同語系,源自漢語的英語譯文自有其特殊之處,未必完全符合譯自印歐語言的英語譯文的語言特征。漢英語言間的差異導(dǎo)致了英語譯文語言帶有漢語的色彩。誠如肖忠華(2012:20)所言:“源語對翻譯的影響效果是非常明顯的,翻譯語特征也不同于譯入語特征,不可避免地帶有所謂的‘翻譯腔’。”當(dāng)然這種“翻譯腔”并非由硬譯所致,而是一種特殊的文體特征,源于漢語的英語譯文文本則是典型。這種譯文是一種特殊的文本,有別于源語文本,也有別于譯入語的母語文本,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雜合文本(hybrid text),是一種特殊的由翻譯導(dǎo)致的中國英語(China English)。關(guān)于這一中國英語雜合文體的特征和共性探索仍有待于更多的語料庫翻譯學(xué)驗證與研究。

[1]Baker, M. 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A].In M. Baker, G. Francis & E. Tognini-Bonelli (eds.) Text and Technology: 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3.233-250.

[2]Baker, M.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hallenges that Lie ahead[A].In H. Somers (ed.) Terminology, LSP, and Translation[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6.175-186.

[3]Baker, M.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J]. Target,2000, (2):241-266.

[4]Blum-Kulka, S. Shift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A].In J. House & S. Blum-Kulka (eds.) Interlingu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Discourse and Cognition in Transl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C].Tübingen: Gunter Narr, 1986.17-35.

[5]Blum-Kulka, S. & E. a.Levenston. Universals of Lexical Simplification[A].In c.Faerch & G. Kasper (eds.)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 [C].London: Longman, 1983.119-139.

[6]Hansen, S. & E. Teich. Multi-layer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Corpora: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In D.Cristea et al. (eds.) Proceedings of EUROLAN2001 Workshop on Multi-layer Corpus-based Analysis [C].Iasi, Romania,2001.44-45.

[7]Laviosa, S. Core Patterns of Lexical Use in a Comparable Corpus of English Narrative Prose [J]. Meta, 1998, (4): 557-570.

[8]Laviosa, S.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y, Findings, and Applications[M]. Amsterdam: Rodopi,2002.

[9]Mauranen, a.& P. Kujam?ki. Translation Universals: Do They Exist? [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4.

[10]Olohan, M. & M. Baker. Reporting that in Translated English: Evidence for Subliminal Processes of Explicitation? [J].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2000, (2): 141-158.

[11]Scott, M. The WordSmith Tool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2]Stubbs, M. Lexical Density: A Computational Technique and Some Findings[A].In M. Coultard (ed.) Talking about Text[C].Birmingham: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1986.27-42.

[13]Teich, E. Cross-linguistic Variation in System and Text: A Methodology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Comparable Texts[M].Berlin: Mouton de Gruyter,2003.

[14]Tirkkonen-Condit, S. Translationese—A Myth or an Empirical Fact?: A Study into the Linguistic Identifiability of Translated Language[J]. Target,2002, (2): 189-214.

[15]Toury, G.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16]Yu Hua.兄弟[A].Brothers. Eileen Cheng-yin Chow & Carlos Roja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2009.

[17]高博,陳建生.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古典詩詞譯本中的翻譯共性研究[J].外國語言文學(xué),2011, (4):257-262.

[18]胡顯耀.基于語料庫的漢語翻譯小說詞語特征研究[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2007, (3):215-220.

[19]黃立波.基于漢英/英漢平行語料庫的翻譯共性研究[M].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7.

[20]柯飛.翻譯中的隱和顯[J].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05, (4): 303-307.

[21]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22]王克非.語料庫翻譯學(xué)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2012.

[23]肖忠華.英漢翻譯中的漢語譯文語料庫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2012.

[24]余華.兄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共性詞匯文本
喜歡在墻上畫畫是人類的共性嗎?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共性
雜文月刊(2019年14期)2019-08-03 09:07:20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數(shù)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領(lǐng)和推動共性使能技術(shù)在中小企業(yè)推廣應(yīng)用
音樂的共性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xué)隱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Ⅴ无码大片在线观看81|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午夜欧美在线|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视频无码| 在线播放91|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网址| 国产欧美性爱网|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色偷偷综合网|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91精品网站|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系列|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日本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欧美精品1区|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青草视频久久| 久久人体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三级自拍|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无码 在线 在线| 国产视频只有无码精品| 青青草原国产|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永久在线播放|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成年A级毛片|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性视频一区| 国产一级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