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航
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溝通包含教育內容層面的溝通和學制上的溝通,本研究只對兩者在學制上溝通的制度進行研究。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在學制上溝通的制度主要有職普“專升本”制度和職普聯合培養制度兩種。
1.職普“專升本”制度的演進歷程。目前,我國??茖W歷學生升入本科學習的途徑主要有全日制專升本、自學考試專升本、成人高考專升本、網絡教育專升本、電大專升本等。本研究中的“專升本”指全日制專升本,即高職高專院校應屆畢業生通過一定的選拔方式進入普通院校接受兩年本科教育,“專升本”制度就是對這一教育活動進行規范的規則體系??偟膩砜?,我國“專升本”制度經歷了以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職普“專升本”制度的出臺。1999年1月,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起草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要逐步研究建立普通高等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之間的立交橋,允許職業技術院校的畢業生經過考試接受高一級學歷教育。同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對外發布,提出要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教育內在規律相適應、不同類型教育相互溝通和銜接的教育體制,為畢業生提供繼續學習深造的機會,并再次指出職業技術學院(或職業學院)畢業生經過一定選拔程序可以進入本科高等學校繼續學習。此后,“專升本”工作率先在上海和江蘇進行試點。2000年,上海市教委發布了《上海市普通本科高校招收應屆專科(高職)畢業生(簡稱專升本)試點改革方案》,選取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16所普通本科院校作為試點單位,規定專升本選拔考試的科目為“2+X”,“2”是指全市聯考的英語和計算機基礎,“X”為由試點院校自主確定的專業基礎考試科目。①之后,各省區政府相續出臺本地的“專升本”實施方案或辦法,及時滿足了渴望繼續深造的專科畢業生的需要?!皩I尽钡臒岢毕砣珖鞯兀瑢I镜谋壤鹉晟仙?。
第二階段:職普“專升本”制度的修正。在持續大幅擴招后,我國高等教育快速進入大眾化階段,原來制約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由規模過小變為質量不高甚至下滑,減緩規模增速并強調提高質量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主題。同時,“專升本”比例的不斷提高也使高職院校日益淪為本科院校的預備學校,以“升本”為目標的應試教育在部分高職院校愈演愈烈,導致職業教育日益遠離自身辦學目標。在此背景下,嚴格控制“專升本”比例成為政府的無奈之舉。2006年1月,教育部和發改委聯合下發了《關于編報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學校分專業招生計劃的通知》,指出從2006年起,各地普通專升本教育的招生規模要嚴格控制在當年省屬高校高職(??疲獙卯厴I生人數的5%以內,并納入國家下達的普通本科總規模;“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獨立學院和民辦院校原則上不舉辦普通專升本教育。
第三階段:職普“專升本”制度的調整?!笆晃濉币巹澩瓿珊?,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文件,其中對“專升本”制度進行了調整。中共中央、國務院2010年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完善職業學校畢業生直接升學制度,拓寬畢業生繼續學習渠道和高等職業學校應屆畢業生進入本科學校應用性專業繼續學習的渠道。2014年教育部和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提出,學習者可以通過考試在普通學校和職業院校之間實現轉學、升學,適度提高本科高等學校招收職業院校畢業生的比例。此后,各省區市政府結合地方發展實際陸續出臺了本地教育發展規劃,對“專升本”制度做出了調整。如《湖南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提出,要擴大高職院校學生專升本的比例,2015年這一比例將達到8%左右,2020年這一比例要達10%左右。②《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17年,廣西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專升本”比例提高至15%。③在專升本比例的分配上,教育部和發改委2006年聯合下發了《關于編報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學校分專業招生計劃的通知》,規定普通專升本教育的招生規模要嚴格控制在當年省屬高校高職(??疲獙卯厴I生人數的5%以內,目前各省區都突破了這一比例。
2.職普聯合培養制度的演進歷程。職普聯合培養是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發揮各自優勢、合作培養本科層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育人活動。職普聯合培養制度是對這一育人活動進行約束的規范體系,大致經歷了以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職普聯合培養制度的醞釀。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聯合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這一教育舉措,是基于我國獨有的經濟社會發展背景提出的。第一,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供給不足。2011年3月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產業升級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將持續增加,據預測,2020年我國技能勞動者需求將比2009年增加近3290萬人(不含存量缺口930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需求將增加約990萬人(不含存量缺口440萬人)。④然而,當前我國高技能人才總量短缺,人才結構不合理,特別是領軍型高端技能型人才匱乏。因此,創新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由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聯合培養高層次技能人才,逐漸進入政府的考量范圍。第二,高職學生接受更高層次職業教育的愿望日趨強烈。一方面,隨著產業升級的加快,生產過程的技術含量將大幅提升,經濟發展對勞動者的技術水平要求隨之提高。另一方面,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日趨激烈,特別是處于??茖哟蔚母呗毊厴I生就業壓力更大,提高學歷層次、增強就業競爭力成為眾多高職學生的強烈愿望。第三,我國高職教育被限制在專科層次,而由高職院?;虮究圃盒为毰囵B本科層次的高技能人才又面臨管理體制、學制等諸多障礙,一時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在以上三個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由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聯合培養高端技能人才就成為政府的選擇?!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拓寬高等職業學校應屆畢業生進入本科學校應用性專業繼續學習的渠道。2011年發布的《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鼓勵高等職業學校與行業背景突出的本科學校合作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制度。這些文件為各省市和各高等院校開展職普聯合培養試點明確了方向。
第二階段:職普聯合培養制度的形成。教育部明確了聯合培養的大方向之后,河北、天津、江蘇、安徽、廣東、廣西等省區相續啟動了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聯合培養項目試點。如江蘇省教育廳制定了《2012年江蘇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四川省教育廳發布了《四川省教育廳關于開展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安徽省教育廳發布了《安徽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四年一貫制”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這些方案或通知的出臺為各地開展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聯合培養項目試點提供了制度框架。一是明確了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二是大體確定了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各自責任和權利,三是確定了聯合培養的具體模式。
第三階段:職普聯合培養制度的實施。在省級教育管理部門出臺總體試點方案后,各合作院校依據具體的試點方案和聯合培養協議書開展招生和培養工作。我國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聯合培養項目試點情況如右表所示。

全國高職與普通本科聯合培養項目試點情況表
以上省區的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聯合培養人才的具體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遴選重點建設專業,在此基礎上開展聯合培養試點,由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合作制訂銜接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學生4年內均在高職院校就讀,本科院校選派教師和管理人員參與教育教學活動,學生完成既定學習任務后獲得本科院校頒發的本科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和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如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南京工程學院的合作模式就是學生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習,雙方聯合培養,畢業頒發“南京工程學院”的本科文憑。另一種方式是學生在高職院校、本科院校和合作企業分段學習。如廣東省的試點模式為“2+1+1”模式,培養方案由合作三方共同制訂,學生在不同地點完成各階段的學習任務,即第1~4學期在本科院校學習,教學任務由該校教師承擔;第5~6學期(或5~7學期)在高職學院就讀,由高職教師承擔教學任務,第7~8學期(或第8學期)在企業進行頂崗學習,在兩校教師及企業兼職教師共同組成的教學團隊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設計)和畢業實習,達到畢業條件的學生獲得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⑤
我國普通高等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溝通制度的建立和日漸完善,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終身教育體系的建設,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1.職普溝通的單一性。我國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之間的溝通渠道只有兩種:一是由??茖哟蔚母呗毥逃虮究茖哟无D型的“專升本”;二是由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聯合培養本科層次的技能型人才,能進入這兩條渠道的學生很少。盡管部分省區將專升本學生的比例目標適當提高,但最高比例都在15%左右,而調查發現,高達47.3%的高職學生將“專升本”作為自己的學業目標。⑥此外,從近幾年開展聯合培養本科層次技能型人才試點的省區的招生計劃看,絕大多數省區的年招生數都在1000人以下??梢?,目前我國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之間的溝通渠道非常狹窄,無法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從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溝通的層次關系看,現有的溝通都是??茖哟闻c本科層次的溝通,而完善的職普溝通體系應包括高職??婆c普通本科的溝通、高職本科與普通本科的溝通、高職本科與學術研究生的溝通、普通本科與專業研究生的溝通等,呈現縱向銜接、橫向溝通、轉換靈活的特征。我國的高職教育還被限制在專科層次,沒有形成從??频奖究圃俚窖芯可纳舷裸暯油暾母叩嚷殬I教育體系,以普通高等教育為主的“單軌制”成為建設完整的職普溝通體系的最大障礙。
2.職普溝通的單向性。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溝通應該是雙向的,而目前我國的職普溝通制度所提供的溝通渠道卻是單向的,即只能從高職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轉向。在當前大學生就業競爭加劇的形勢下,學生由普通高等教育向高職教育轉向的需求日漸擴大,不少在本科院校就讀的學生在就業時發現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太弱,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從而選擇回到職業學?;蚺嘤枡C構重新學習。目前我國普通教育轉向職業教育的制度建設還很滯后,學生在“回爐”時往往缺乏規范的制度約束,轉向的成本過高。
3.已有制度的不完善。我國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之間已建立職普“專升本”和職普聯合培養兩條溝通渠道,但這兩條溝通渠道在具體的運作環節上尚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是選拔方式有待優化。特別是職普“專升本”的選拔方式存在的問題尤為突出。目前,我國職普“專升本”的選拔方式主要有根據學生平時成績選拔和組織專門的“專升本”考試進行選拔兩種方式。如廣西普通高校就是根據學生平時成績排序來選拔“專升本”學生?!稄V西教育廳關于做好2014廣西專升本選拔工作通知》規定:“各高校‘專升本’按照擇優錄取的原則,根據學生在校期間(除最后一個學期外)所有考試(查)科目平均成績排名先后順序,在學生自愿報名的基礎上進行選拔。”⑦上海、山東等省通過組織專門考試來選拔“專升本”學生?!渡綎|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粕究乒ぷ鞯耐ㄖ芬幎ā皩I尽笨荚嚳颇繛?門,其中2門公共課(英語和計算機基礎),2門專業綜合課。⑧《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做好2014年本市部分普通高校招收“專升本”新生工作的通知》規定,考生須持有相應的英語和計算機等級證書,而專業基礎科目由各招生院校自主組織考試。⑨以上兩種“專升本”選拔方式盡管在具體程序上有所不同,但都將重點放在考核學生的英語和計算機等基礎知識上,沒有將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納入重點考核范圍。盡管有些省區提出各高校要對報考應用性較強專業的學生進行職業技能考核,但由于操作成本過高,這一環節往往流于形式。這種重文化基礎輕操作技能的考試導向,促使高職院校中有志參加“專升本”考試的學生只關注與選拔考試相關的理論課程,忽視專業實踐實訓課程的學習。部分高職學校為了提高“專升本”錄取率,不惜減少本來就有限的實驗實訓課時,淡化了高職教育的職業特性,使部分高職院校淪為“專升本”考試預備學校。
二是課程銜接不順暢。高職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同屬高等教育,兩者同一專業或專業大類的課程內容存在一定的共同之處,從節省學生學習精力、提高教學資源利用效益的角度看,如果“專升本”學生在專科階段已學習這部分課程就不用在本科階段重復學習。目前我國職普“專升本”制度缺乏完善的課程銜接機制,高職院校和對接的本科院校之間沒有明確的課程和學分互認辦法,導致學生重復學習相同課程,造成大量學習精力和教學資源的浪費。
三是教學管理模式有待改進。目前我國職普“專升本”教育中本科教育階段主要實行單獨編班和插班就讀兩種模式,這兩種模式各有利弊。單獨編班有利于學校根據“專升本”學生的特點組織教學,但不利于“專升本”學生融入本科院校的校園文化;插班就讀有利于“專升本”學生更快融入本科院校的氛圍,但可能沒法充分照顧這類學生的學習特點。如何將“專升本”學生的需求與本科院校管理結合起來,找到一個真正促進學生發展的管理模式,仍是我國“專升本”教育要繼續探索的課題。在職普聯合培養制度中,絕大部分省區的培養模式都是學生在不同時間段在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間變換學習地點,由于合作高校分屬不同的教育類型,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上有不小差異,導致管理過程中出現銜接不暢甚至相互沖突的現象,這些都需要相關合作方在今后的管理實踐中不斷改進、優化。
1.構建職普多元溝通渠道。我國現有的職普“專升本”和職普聯合培養制度,都是從??葡虮究频臏贤ǎ瑢τ趯W習者的多樣化教育需求來說,這兩個溝通制度過于單一。合理完善的職普溝通制度應確保兩種高等教育形成上下銜接、橫向溝通的多元立體溝通結構。首先,要建立完整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我國普通高等教育已形成層次完備、較為成熟的學制,但高職教育仍被限定在專科層次,高職學生想進一步提高學歷就只能選擇轉入普通高等教育。因此,兩種類型高等教育要形成多元立體的溝通結構,一個基本前提就是鋪設一條與普通高等教育并行的完整的高等職業教育學制道路。其次,要在高職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兩條道路之間架設相互連通的橋梁,使兩種類型高等教育在各層次都能夠相互溝通。架設這一個橋梁的關鍵就是實現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之間課程銜接和學習成果的互認。這需要高職院校與普通高等學校密切合作,共同構建教學目標層級遞進、教學內容相互銜接的總體課程架構,并擬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學生學習成果互認與轉換辦法。
2.建立職普雙向溝通機制。目前我國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之間的溝通還局限在前者轉向后者的單向溝通層面。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價值日益凸顯,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逐漸提高,加上社會對公民個性和個人選擇的寬容度逐步加大,學習者在進行教育選擇時更加自主和理性,學習者從普通高等教育轉向高職教育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建立健全我國高等教育職普雙向溝通的機制非常必要。建立這一機制,除了在宏觀上改革政府教育管理體制、消除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間的體制壁壘、健全相關法規外,還要在外觀上建立可行的運作機制,可以考慮建立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之間的過渡課程。由于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屬于不同的教育類型,人才培養目標不同,學習者應具備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也有所區別,從一方轉向另一方就存在一個知識和能力如何轉換的問題。對此,可以設立過渡課程,即高職教育的學生要轉向普通高等教育必須先補習相應的理論課程,而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生要轉向高職教育則要通過一定的職業技能測試。至于過渡課程由誰來實施,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學習者所在學校開設選修課或學習者參加社會培訓機構開設的相關認證課程這兩種途徑來解決。
3.完善已有職普溝通制度。一是優化職普“專升本”的選拔方式?,F有的選拔方式重基礎知識輕實踐能力,導致有“專升本”目標的學生為了提高應試能力而放棄專業技能課程的學習,而這些學生如果落榜就會陷入升學失敗和因技能不過關而無法就業的雙重困境。因此,職普“專升本”的選拔方式應具有既注重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又強調專業實踐技能訓練的導向,學生要做好升學與就業兩手準備。目前,我國職普“專升本”的專業基本上是應用性專業,不管是??茖哟芜€是本科層次都強調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并重,只是本科層次的培養目標要比??茖哟蔚呐囵B目標略高?!皩I尽钡倪x拔應引導那些??齐A段學有余力的學生繼續提升理論基礎和提高專業技能。二是實現??齐A段與本科階段課程的銜接。不管職普“專升本”還是職普聯合培養,專科院校和本科院校都要成立專門的協調機構,共同制訂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對每門課程在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內容設置及其相互銜接的具體環節進行詳細設計,并制定相關管理監督制度。三是創新教學管理模式。為使“專升本”學生盡快從??圃盒H谌氡究圃盒5姆諊?,可以采取插班就讀的方式。學生通過與本科學生的長久接觸,真正融入本科階段的學習,在價值觀念、知識結構和技能水平上得到切實提升。當然,插班就讀并不就意味著“專升本”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受到忽視,所在本科院??梢酝ㄟ^單獨輔導、開設專門補習課程等有針對性的措施來彌補這些學生的不足。而職普聯合培養制度中應該細化管理協調的相關機制和細則,如建立聯合培養的校際協調機構、校際聯合質量評價機制等。
[注釋]
①上海市教委高教辦.上海市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和專升本試點改革方案[J].教育發展研究,2000(7):88.
②湖南省教育廳,發改委,財政廳,人社廳,農業委員會,扶貧辦.湖南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Z].2014-08-27.
③廣西教育發展大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征求意見稿)[EB/OL].http://www.gxhqxx.edu.cn/up?load/2014/0219/20140219103839181.pdf,2014-02-19.
④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Z].2011-07-06.
⑤高金花.今年廣東首試本科高校與高職聯合培養本科生[N].信息時報,2013-06-15.
⑥彭志武.高等職業教育學制研究[D/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1&recid=&filename=2009181159.nh&dbname=CDFD0911&dbcode=CDFD&pr=&urlid=&yx=&v=MTk4MTViUElSOGVYMUx1eFlT N0RoMVQzcVRyV00xRnJDVVJMNmVaK2RwRnkzZ1ZMN0xWMTI3RjdLd0g5R EpwcEU=,2007-05-01.
⑦廣西區教育廳.廣西教育廳關于做好2014廣西專升本選拔工作通知[EB/OL].http://www.gx211.com/news/2014429/n8061188694.html,2014-04-29.
⑧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粕究乒ぷ鞯耐ㄖ跡B/OL].http://gaokao.chsi.com.cn/gkxx/zc/ss/201312/20131209/6759539 17-2.html,2013-12-09.
⑨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做好2014年本市部分普通高校招收“專升本”新生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shangxueba.com/news/114919 6.html,201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