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蓓
頂崗實習是指讓學生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上,按照企業“正式員工”的要求來進行相關崗位的學習和實訓的實踐教學活動。也就是說,頂崗實習就是讓學生以雙重身份(即既是學校學生又是企業員工)到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到具體的工作崗位上,參與企業一線的生產和經營活動,邊工作,邊學習,邊鍛煉,邊成長。
高職外貿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出適應外貿企業一線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而頂崗實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學習并掌握未來就業所需的知識和職業技能,還能夠較大程度地得到崗位意識、崗位責任和社會經驗的增強。因此,頂崗實習是校企合作的具體體現,是培養學生綜合崗位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也是保證與就業零接軌的重要途徑。
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必須在真實的崗位工作環境下進行回爐和熏陶。因此,讓學生在學校完成了一定專業知識的學習后,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讓他們通過參與真實的崗位工作,檢驗他們之前在校學習中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檢查出問題和不足。同時,通過讓他們接受真正的職業訓練,鞏固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飽有度,使其能夠做到活學活用。
在推行了“崗位能力本位”的課程改革后,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外貿專業課程均能夠使學生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得到較好的訓練。但是,課堂的教學對于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卻欠缺成效,頂崗實習正好能夠彌補這一不足。它能夠讓學生通過經歷職業生涯,培養并完善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其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很好地與人溝通,很好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夠做到吃苦耐勞、誠實守信,并能夠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實現繼續學習、繼續發展、永遠創新、堅持不懈。
社會化程度是高職學生成熟的重要標志,而頂崗實習是提高學生社會化程度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頂崗實習,首先,能夠改變其原來存在的“價值主體的自我化,價值取向的功利化”的錯誤性價值觀念,使他們愿意從基層做起,從基礎做起,從工作中學習,從工作中提高。其次,能夠增強其自身的責任感,使他們能夠在發現自身價值的同時也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正確地評價自己,給自己找準定位。
近年來,伴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大發展,各高職院校通過加大校企合作力量、發展校外實訓基地、實現校政聯合的方式,使學生的頂崗實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外貿專業的頂崗實習中仍然存在以下三個關鍵性問題:
教育部在2009年再次特別強調“高職院校要切實落實高職學生學習期間頂崗實習半年的要求”,因此,各高職院校均已把頂崗實習寫進人才培養方案,成為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針對外貿專業這個頂崗實習難題專業,許多高職院校在進行專業頂崗實習設置時,僅僅是以完成任務為目標,沒有明確的實習目的、實習要求和實習成效評價,甚至沒有固定的實習企業。這就使得外貿專業學生的頂崗實習形同虛設,造成了參與實習的學生怨聲載道,參與指導的老師無所適用,參與管理的人員焦頭爛額的局面。
外貿專業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專業,外貿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職業素質、崗位技能和社會情感,此外,業務經驗也是必備要件之一。然而,由于外貿企業經營的性質和業務涉外的特點,幾乎所有的外貿企業不需要批量的實習生,排斥沒有經驗的實習生,這就造成了高職外貿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普遍不對口。不對口的頂崗實習意義是否還存在,實習的內容應該是什么,通過實習能夠使學生提高什么,就成了相當現實和急需解決的問題。
頂崗實習一般都是學生離開學校,到企業走上工作崗位,正式地、實質性地參與企業日常工作。對于很多外貿專業學生來說,他們不但要離開學校,甚至要離開所在地,到實習企業所在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完全接受企業的管理,這對學生的心理適應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對學校指導教師的監控協調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頂崗實習的時間一般是4~6個月,這個時間大于等于學校的一個正常教學學期。如何在考慮到學生前修課程和后續課程的基礎上,合理設置頂崗實習時間至關重要。然而,某些高職院校的外貿專業為了完全適應企業的臨時性用人要求,不顧教學課程的完整性和學生學習的系統性,臨時壓縮課程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此外,由于外貿企業接收實習生數量的局限性,學生實習時會相當分散,工作環境包括企業辦公室、生產商工廠、商檢局、海關和港口碼頭等,造成學校和企業雙重管理的難度均相當大。另外,對于部分學生不參加實習、隨意調換崗位或企業等現象也沒有強有力的控制措施。
高職教育以培養面向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主要目標,是一種職業型、技能型、應用型的教育,它不但強調學生的崗位能力,也強調學生的職業素養。因此,作為學生能力和素質培養主體方式之一的頂崗實習自然而然地肩負著這兩項重要的責任。為了能夠培養高職外貿專業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熟練的崗位技能、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筆者通過實踐,在回避和解決上述高職外貿專業頂崗實習難點問題的基礎上,將一次性頂崗實習分成兩階段頂崗實習,將外貿專業的頂崗實習由校外向校內延伸,在實施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的同時,根據學生從掌握“單項崗位操作技能到完整業務流程操作技能”的規律和學生從“角色體驗到角色轉變”職業素質養成的規律,設計了兩階段的頂崗實習(具體實習安排見下表)。

兩階段頂崗實習安排表
第一階段,“職業素養訓導”頂崗實習。它是高職外貿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該階段的頂崗實習,使學生在工作中體驗企業文化,增強企業認識,形成正確的就業理念,培養學生具有吃苦耐勞、耐心細致、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樹立良好的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抗壓能力,并形成對未來職業生涯的理性認識,為下一階段的“預就業”頂崗實習奠定基礎。考慮到高職外貿專業頂崗實習對口性差的原因,學校應當事先與企業建立深層次的校企合作關系,將企業真實業務引入學校,在學校成立貿易研究所,利用企業的資源和產品,在學校建立真實的業務平臺,由專業教師和企業一線人員組成的指導教師團隊負責指導學生按照業務員、單證員或跟單員崗位,進行進出口業務操作的實習,讓校外頂崗轉變成校內頂崗,同樣可以達到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訓練的目的。
第二階段,“預就業”頂崗實習。它是高職外貿專業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拓展教學環節,通過該階段的頂崗實習,使學生把單一產品的進出口貿易流程操作的崗位技能和管理方式遷移到其他產品業務或相關行業,同時在頂崗實習中實現角色的轉變,從企業的“準員工”向“正式員工”轉型,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接受新知識的意思,并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實現畢業就業的零接軌。
兩階段頂崗實習教學體系的合理實施還必須依靠完善的管理機制。由于第一階段實習是由學校安排,在校內實施,那么學校必須事先與對口企業簽訂頂崗實習合作協議,與企業商議好每次頂崗實習的時間、崗位、接收人數、企業指導人員、實習費用等。然后,針對該實習時間,合理安排專業課程的教學,保證學生實習前能夠完成前修課程的授課,并且要保證學生的其他教學任務(如考證、選修課、第二課堂活動、技能大賽等)的正常完成。為了達到最好的實習效果,在后續的學校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彌補第一階段實習中所發現的自身的不足,在實習完成后必須進行匯報總結,并且要求學生再重新進行一次學習和就業規劃。而第二階段的頂崗實習,由于是與真實就業接軌的,就要特別注意學生“實習+擇業+就業”的有效銜接,切實做好校企的真實、深層、完整、系統的合作。
實踐證明,推行兩階段頂崗實習教學體系對于高素質技能型高職外貿人才的培養有著深遠的意義,它是一項真正能夠實現融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素質和提升其就業競爭力為一體的重要舉措。同時,它的有機實施需要企業和學校的深度合作,走一條有外貿專業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