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針對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革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革的措施,以提升高中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改革
高中體育教學的課程關系到高中教育事業的發展狀況,因此
不斷地更新和改革高中體育教學的內容很有必要,能夠使其滿足
社會的需要,以全新的體育教學理念和體育教學方法來達到現代
教育事業的新標準。這不僅要有更加完善的課程編排和教學管理體系,而且還需要一支具有全新的教學理念和較高專業知識素養以及豐富教學經驗的師資隊伍。教師要深入地了解體育教學的目的和要求,并且能夠及時發現問題的解決問題,不斷地改進教學中的不足。這樣才能使高中體育教學體制的改革順利進行。
一、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高中體育教學改革是新時期教育發展的要求,只有進行合理
科學的改革,才能夠滿足新形勢下社會的需要,推動高中體育教學的不斷進步,提升其教學質量和教學的管理水平。高中體育教學改革對于實現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具體的意義有以下幾個方面:
1.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自我防護和自理能力。在高中體育教學課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到很多的知識,還有生活實踐技能。在體育科目的傳教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穿插相關的知識和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學的內容。
2.能夠養成良好的個人品質,提高精神素養。體育教學課堂不同于其他的專業課堂,不僅能夠傳授專業知識,而且還能鍛煉體
質,培養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勇于拼搏、團結奮斗的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懂得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現代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具體課程的設置
1.高中體育教學的思想觀念缺乏創新,過于陳舊。在普通的體育教學課程中,只是推行硬式教育,一味地傳輸知識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師認為體育是以競技運動為主要內容,只注重學生掌握運動技能,沒有把握體育教學的真實目的,只突出“教”和“練”,而放松了“學”和“煉”的部分,只注重體育教學的短暫效益,而忽視了體育教學的長期效益;只是加強學生的體質,而忽視了對學生自我鍛煉能力和自我防護能力的培養。
2.高中體育教學的方式單一、內容簡單,缺乏挑戰性。高中體育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是傳授知識的有效途徑,關系到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水平,以及對教育科目的興趣和感情。在最近幾年,雖然對體育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了調整,但是仍然無法滿足新時期學生的成長需要。現在的高中生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只是一味地學習專業知識和理念,而不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導致學生和社會生活脫節,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狀態,沒有良好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自理能力。
3.學生的興趣具有決定意義,而缺乏體育興趣會使體育教學很難進行。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決定著學習的成效,良好的學習心態不僅可以提升學習體育教學內容的效率,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使體育教學課堂更加具有吸引力,從而不斷地完善高中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方式方法。但是現今的高中教育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為了提高升學率,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不夠,學生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學習體育知識和提升體育技能。
4.體育考核和評估上存在缺陷。在現在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只是按照學生的體育成績來證明學生的體育技能和水準,而忽略了不同地區,學生的身體發育不同,在體育方面的能力也存在著差異,設立的標準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很難達到。體育考核科目提前設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偏重于考核科目的訓練,而忽視了對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的學習,使學生沒有更多的空間來發揮自身的特長和優勢。
三、對于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的措施和具體的實施辦法
1.要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習體育與健康的知識,強化體育技能的培訓,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其鍛煉身心和個人品質的能力,不斷地加強體育意識、合作意識以及吃苦耐勞的意識。對于高中體育教學的技術和文化要不斷地豐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體育課程。要確定體育教學的目的,例如在體育課程的制定上要設立一定的標準,對于參與目標要做到:(1)樹立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2)運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這是幫助學習比較差的同學樹立自信的有效辦法,使他們體驗成功,增加學習動力。
2.要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革新。體育教師要不斷地改進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體育知識,達到實現學生體育學習的長久利益。在體育教育的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動腦能力,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興趣。例如,可以打破以往整齊劃一的集體鍛煉的辦法,以寢室為單位進行有氧運動,根據自身的愛好選擇跑步的路線、速度和間距,激起學生晨練的興趣。
3.要注重培養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比較強,因此要在學生感興趣的基礎上來激發其學習體育的熱情,在可選的范圍內發揮學生的特長,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水平因材施教,以個性化的教育來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成效。例如,為學生設立心理健康的目標:(1)正確地把握運動活動與自尊、自信的關系;(2)通過運動控制和調節不良情緒;(3)樹立克服困難的堅強意識。這些對于自信心受挫的學生有很大的幫助,在體育中幫助遇到困境且產生苦惱煩躁情緒的學生培養戰勝困難的品質。
4.要改革體育考核標準。考核是對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有效測評,對體育教學起到引導、激勵和評價的作用,不應該過于死板,限制學生的興趣,阻礙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所以要放寬領域,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多方面的考察。例如整體上按照國家的體育鍛煉標準進行評定,還要對學校根據實際狀況而制定出來的加分項目進行考核,而這些加分項目可以由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長和愛好進行選擇。
高中體育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需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使新的高中體育教學體制不僅可以加強高中生的體育鍛煉,提升身體素質和各方面的能力,而且能夠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
參考文獻:
蔡寶忠.21世紀發達國家對體育教師的要求[J].體育師友,2004(04).
作者簡介:孫成儀,男,1977年9月出生,就職于無錫市大橋實驗學校,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