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確立,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不僅注重對學生思想品德課程知識的傳授,還注重對學生的能力和學習思維的提高。在授課方面,要求老師不僅能夠將知識正確、完全、詳細地講授,還要賦予授課方法一定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
一、正確導入課堂
目前我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課堂很是枯燥,很多老師并不能
將趣味性融入課堂,課堂的教學氛圍大多數都是沉悶的,很多老師只負責講授知識,卻忘記了學生情緒上的帶動。如,在講述人與人之間合作關系的時候,思想品德老師可以先由一定的生活實例導入,比如螞蟻出去找食物,看到一粒大米,如果各自搬運,誰都得不到大米,如果合作搬運一粒大米,則每個人最后都能得到大米,這就是合作的力量,由這樣的實例導入課堂,再進行有關合作的知識講解。老師還可以用提問的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老師可以問學生如果學習中遇到不會的題目,大家會怎么辦?如果進行拔河比賽,大家會怎么樣做準備工作?這些都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思考,讓學生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走進教學內容。
二、營造輕松融洽的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在很大程度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老師的教授心情,如果師生都在緊張沉悶的課堂氣氛中教授知識和學習知識,課堂效率勢必得不到提高,學生不敢積極舉手,老師也不能知道學生真正在思考什么。融洽的課堂氛圍能夠讓老師與學生打成一片,讓老師和學生之間不僅僅是嚴肅沉悶的師生,還可以是互相交流的朋友。作為初中思品老師,應該在課堂中具備一定的親和力,不可高高在上,而是應該平等地對待學生,和學生做朋友,讓學生敢于在自己的課堂上盡情提問和交流。我們不難從很多初中思品課程中得出,教學效率最高,學生學得最好的往往不是那些板書寫得嚴謹,上課嚴肅冷靜,公正嚴厲的老師,而是那些能隨時與學生暢談入流,走進學生,富有親和力的老師。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老師應該通過一些有效的方法
去建立輕松融洽的課堂氛圍,比如,上課之前講個小笑話,在上課過程中,將教學與游戲相融合,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課間,老師不要認為一下課了就應該回到辦公室,老師可以在教室里面看看學生的學習狀況,為有疑難問題的學生和知識薄弱的學生著重解答
一下問題,補習一下薄弱環節。對于在課堂中回答問題的學生,無論學生回答得正確與否,老師都應該多以鼓勵的口吻進行評價和分析,而不是責怪和批判,這樣會讓學生整節課的情緒都沉浸在消極的氛圍中。從學生角度說,學生應該積極回應和配合老師的教學,比如思想品德老師有的時候會組織一定的教學游戲,學生一定要積極參與其中,配合老師的教學。總之,輕松融洽的課堂氣氛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和創建,而不是各自的獨角戲。
三、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在初中思品課堂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采取一定的合
作學習方法。在進行一個話題討論的時候,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每個小組分配一個組長、一個記錄員,組員進行充分討論的基礎上,記錄員進行記錄,呈交小組的學習成果。比如,在討論“我與祖國”的課題中,老師可以給每個小組安排任務、我與祖國的關系;個人應該承擔的義務和權利有哪些。每個小組把討論的結果寫在紙上并且各舉一個實例。最終老師匯總大家合作的成果。再比如,在上面提到的合作關系的教學中,老師可以讓每個小組演繹一個小話劇來突出合作關系的重要性。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交匯融合,可以互相取長補短,達到最好的小組成果。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去。
總而言之,要建立高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不僅需要老師給學生建立一個和諧融洽的課堂,還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和高度參與。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有賴于全體初中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王金明.反思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14(1).
作者簡介:陳天仲,男,1955年7月出生,專科,就職于重慶市開縣鎮東初級中學,研究方向:初中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