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教學改革。新課堂主要以學生上課展示為中心,老師的作用在于點撥引導。
關鍵詞:新課堂;優點;問題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學校在李校長的帶領下,借鑒山東杜朗口、兗州一中等學校的經驗,開拓創新,在本校也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改革,并把新課堂稱為“學導螺旋發展大課堂”。和原有的歷史課堂教學相比,我認為,新課堂的優點突出體現在以下兩點上:
第一,學生學習在前,教師引導在后。以前直到教師上課時,學生才拿出書本看本課內容,課堂完全是教師的滿堂灌。現在上課前,學生已經把教師上自習時發的“學道”完成,也就是完成了課前的預習。上課要做什么,學生自己已經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課堂以學生展示為中心,教師只做點撥引導。這是和以前課堂相比最大的不同。學生先是以“學簇”(一學簇6~8人)為中心進行簇展(小組內部自己展示)。每個學簇都有自己的黑板,各學簇圍繞在自己的黑板前,合作探討學道上的問題,解決自己在預習時碰到的疑難點。然后,教師組織全班同學進行第二個環節——室展(在教室內集中展示),全班一起解決本節課的重難點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還是某一個學簇的學生講,其他學簇質疑補充,教師只在關鍵時進行點撥引導。這樣,課堂完全成了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以前的課堂模式完全被顛覆了,這的確是一次教育的大革命。
有時,學生的室展令我驚嘆,是我在備課時完全想不到的。比如,在上《蘇聯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及經濟改革》這節課時,一學簇的思維導圖展示的和其他學簇完全不同,他們用曲線圖將蘇聯發展的線索勾勒出來。當經濟建設在某一階段取得成就時,曲線就呈上升趨勢;當其遭遇困難時,便呈下降趨勢。從整個曲線看,蘇聯的發展歷史一目了然。這樣的展示成果給全班同學的印象非常深刻,也給我以很大的啟迪。
總的來說,新課堂的新形式、新內容更大地調動了同學們的自主性、積極性,使他們學會了獨立思考,提高了思維能力。當然,這也使老師面臨更大的挑戰,這不僅需要老師有深厚的專業知識,
而且要求老師有更多的課外方面的知識。
改革必然會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問題,而歷史上的改革往往是曲折的、困難重重的。我相信,以上問題會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而得以解決,我們的改革任重而道遠,希望我們能突破重圍,真正走出一條特色化的康莊大道。
參考文獻:
錢萍.人文精神與歷史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01).
作者簡介:杜翠芳,女,1976年1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第一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歷史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