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初中教育工作者正在嘗試著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各種實踐過程中,信息技術所發揮的優勢逐漸突顯出來,在吸引學生注意力、促進學生主動積極性、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現將從三個不同方面總結信息技術在初中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具體體現,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全面客觀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初中;課堂教學;信息技術;應用
新時期的學生生活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較小年紀就已經接觸了許多先進的科技產品和科學理念,在進入初中階段之后,學生的心智逐漸成熟,有更強的接受能力熟悉并掌握先進科技的運用。對于他們而言,傳統的課堂教學過于單一乏味,無法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為了應對這種現狀,近年來初中教育工作者嘗試在課堂上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多媒體工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來。
長期的教學實踐也反映了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先進性和優越性,本文筆者將根據自己教學實踐的親身經驗和參考文獻資料得到的啟示從以下三方面總結信息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的具體表現。
一、借用多媒體資源使學生自然而然進入課程主題
根據以往教學經驗,學生在開始接觸陌生知識點的時候,常常帶有一種潛在的抵觸情感,不容易主動融入課程的主體中,經常會被動進入學習狀態。這樣一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好感會被削弱,學習的質量也會受到影響。這種狀況在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后得到很好的改善。
豐富多樣的多媒體給了教育工作者一個很好的資源庫,在這里面,可以找到很多與課程主題切合的音頻、視頻、圖片資源。在這些直觀資料的幫助下,化文字為圖像,化抽象為具象,使學生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到書本里文字記載的內容。比如在語文教學中,結合了朗讀音頻、相關介紹視頻以及形象生動的圖片等多種多媒體資源的PPT演示可以拉近學生與書本內容的距離,讓學生如同親眼看到自己從未見過的場景,親身到了從自己未到過的地方。又比如在英語教學中,純正發音的英文課文朗讀音頻、帶有講解動作的英語語法放映片、與課文對話相配套的視頻資料均有助于同學們融入異國的文化氛圍。這樣的例子在教學實踐中比比
皆是。
二、借助先進多媒體工具使教學難點更加直觀簡單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度較高的知識點,在以往由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通過語言描述使學生理解這些難點,這種教學方式收到的成效并不佳,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課堂上僅僅幾分鐘的接收和自己課后的復習達到對知識的深刻掌握。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重點難點,多媒體工具的引入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例如在數學的教學中,數學應用題的講解一直都是學生和老師都很無奈的一個領域。人車相遇問題、人車相追問題、進水出水問題等等在傳統課堂講解中往往因其過于抽象,使學生似懂非懂、
極難領會其解題規律,如果這時能借助形象的flash動畫視頻,直觀地再現這些應用題所表達的運動過程,就能將學生從抽象、復
雜的思維中解放出來,融入直觀、簡潔的視覺中,并在腦海中重構出整個解題的運動過程,更加深刻地理解解題思路、吸收解題方法。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地掌握解題的秘訣,在下一次遇到相同類型的題目時能夠舉一反三。
三、借用多媒體形式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展示平臺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多時候是在接受知識,而很少有主動表達自己想法、反饋內心見解的時候,在傳統的課堂教學環境中,學生都是以課堂問答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見解的,這樣被動的學習模式長期以來導致了學生的消極態度。在一些已經普及了多媒體教學的課堂上,教師不妨鼓勵學生以PPT演示、視頻制作的方式來向其他同學展示自己課后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如果教室條件確實有限,也可以組織演講比賽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學生長期接觸先進的科學技術,運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不可低估,給他們一個自由輕松的展示平臺,他們一定可以通過自己的智慧和新穎創意反饋給我們一個出色的想法。
筆者長期從事初中學生的信息技術課程教育,知道學生在初中這個階段對信息技術的了解范圍和運用能力,也理解學生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改進意見,相信筆者以上所總結出來的三方面內容可以為廣大初中教育工作者提供全面客觀的信息技術應用現狀,有助于完善教學方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吳建勛.信息技術在初中教學當中應用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2(21).
[2]邢軍.初中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誤區[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04).
作者簡介:汪戟秦,男,1978年4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湖南省邵陽縣第十一中學,研究方向: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