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勇
摘 要:作業講評具有鞏固知識、提升能力、揚優補缺、改進教學等諸多功能。如果教師能夠在思想上重視、充分準備后對批改過的作業及時講評,再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練習鞏固并在以上各環節中采取有效措施,就能深化作業效果,提高教學質量,還能激發學生情感,融洽師生關系,促進教學互長。
關鍵詞:作業;講評;有效性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教師之間的議論,“這些學生真是笨,這些習題做錯了好幾次也講評了好幾遍,還做錯。”“上次考試考過,考后也認真講解了,這次作業學生怎么還會錯呢?”等諸如此類的話。
作業講評具有鞏固知識、提升能力、揚優補缺、改進教學等諸多功能。然而有些教師的作業講評課在思想上輕視,在時間上匆忙,在操作上隨意,導致教師煩、學生厭、效率低。那么,如何提高作業講評課的效率,筆者通過課題研究與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就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加以整理,談些粗淺的看法。
一、思想重視
當前,有效課堂的基本理念已經被大多數教師所熟悉和認可,
很多教師都比較重視新授課教法、學法的研究,但很多教師不重視作業講評課,潛意識中覺得新授課需要準備,而作業講評課只要拿著作業講解一下就行了。這種“滿堂灌”的講評模式違背了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無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學生的思維訓練過程,同時也忽視了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和師生的情感交流,導致了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參與意識淡薄,難以引導學生到達學習興奮點,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其實,作業講評課也不例外,教師如能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就可以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提高課堂實
效性。
二、充分準備
教師在講評作業前,要提前認真做好作業情況分析,寫好講評教案。
具體講,要做好以下幾步:
1.認真批閱
教師可采用全批全改或選批等方式認真批閱學生作業,只有對學生作業情況了然于心,才能有感而評。
2.詳細記錄
教師在批改作業時,應該做一個有心人,找出并記錄作業中學生出錯率較高的題或典型的錯誤,也要記下特殊的個例或突出的個體,更要記下獨特的、新穎的、有創意的答案。這樣,講評時就能更好地表揚優秀,指導不足,讓講評更能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強化各層次學生的聽課體驗,提高學生聽課效率。
3.綜合分析
作業批改后,教師要進行有關的統計與復查,梳理出問題所在,仔細分析其出錯原因,包括知識性失誤和技能性失誤,以此來確定本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4.查漏補缺
對于作業中存在的普遍性錯誤,教師一方面要做好知識準備,以便在作業講評時做重點分析,另一方面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是否在教學中存在遺漏或差錯,今后應盡力避免。
5.精備教具
傳統的教學媒體,作業講評固然不可或缺,但若能借助現代教學媒體,講評效果會更佳。可以選擇典型的案例,用實物投影儀或做成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便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講評針對性強,還可及時將拓展性練習展示出來,省時高效。
三、及時講評
作業講評一定要及時、講求實效。從心理學角度講,所學的知識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被遺忘。既然如此,在我們教學中如果能在知識尚未出現大量遺忘之前及時安排復習,這樣的復習可以起到及時鞏固的效果。也正因如此,對于學生的作業必須及時批改,在下一次新課前講評完畢。
四、改進評法
1.精心選擇講評習題
作業講評,不可平均分配時間,部分簡單題目讓學生知道正確答案即可。對共性問題就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正確答案,更要讓學生知道正確與錯誤的原因,弄清答題思路。對答案新穎、啟發性強、輻射知識點多的題目重點講評,并復習與之關系密切的知識,使學生構建起知識網絡,逐步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
因此,作業講評應對癥下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是我們講評的真正目的。
2.正視學生層次差異
眾所周知,學習活動中的“兩頭”是指優等生和后進生。在作業的講評中應考慮到他們各自的接受能力。對于后進生,可請成績優秀的學生將基礎題答案寫在黑板上,其他同學如有問題課后可向這些同學請教。而對優等生,由于他們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在作業講評中掌握基本知識和答題方法的同時,讓他們從不同角度全面考慮問題,提出不同解法,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在兼顧“兩頭”的同時,也要帶好中等學生,在講評過程中要及時了解他們的需要并做必要的調整,力求讓每個學生在作業講評課上都能有所得。
3.激勵學生學習情感
新課程標準提倡構建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對于作業中好的地方,一定要大加表揚,及時鼓勵學生的進步(這點對學困生尤為重要),以調動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對于要批評的地方,批評也要委婉。
4.提高學生參與熱情
作業講評可以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方式,變教師的“獨舞”為師生的“群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主動學習。
5.留給學生反思時間
教師發下作業本后,應要求學生先行思考,挑自己能訂正的題目自行訂正,還要想想當時為什么會做錯,這樣學生有了自行反思的機會,有利于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對于學生很快能自己獨立訂正的題目,無需再做講評;而對那些學生自行訂正不了的錯題,才是重點關注的講解內容。這樣的講評有重難點,便于集中時間和精力,效率會大大提高。
6.鼓勵學生及時訂正
在作業評講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師的講解還是對學生的啟發,
時間都是比較倉促的。要想讓一些知識點真正地深入學生的內心,必須抓好“訂正”這一關。教師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應該在課上騰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進行訂正。在訂正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反思,并要加強對學生訂正作業情況的檢查與督促。只有這樣,教師的評講才能最終達到實效。
五、練習鞏固
作業講評結束,有的教師讓學生訂正好錯題就算完事,學生難以達到強化、鞏固的效果;而有的教師則要求學生將錯的習題全部重做一遍,這樣的做法就題論題,也難以達到拓寬、深化的目的。要想擴大講評課的輻射效果,就應該根據學生存的問題所涉及的有關知識內容、技巧、技能、方法、思想,精心編制一些變式練習,使學生從各個角度來加深對該問題的理解和掌握,使當堂課所獲得的信息得到及時反饋和有效鞏固。有的還有必要進行二次批改和講評。我們可以自己準備一本錯題集,每次將學生容易犯錯的題目記下來并經常強調這些題目,這樣也能很快地提高講評的效果。
總之,作業過程是一個有機的系統,從習題的選擇、布置的形式、作業的批改、講評的策略等,每一個環節都值得我們去研究、推敲,只有盡可能地優化每一個環節,才能提高作業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孫艷華.提高物理作業有效性的實踐[J].湖南中學物理,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