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朝輝
摘 要:生物學學習欲望是指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心理追求以及興趣趨勢。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啟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欲望,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客服畏難情緒,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活;動;興趣
一、關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親其師,則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創造課堂良好氣氛的重要保證,努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縮小,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便可擴大教師的影響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要強調教師的主動性,學生總是以期待的眼光看著教師的行動和表現,這時教師伸出手去,把手與學生的手拉在一起,學生的眼光會由期待變成信任的眼光,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了地位,不用教師過多的說教,學生會自覺地去領會。此外,教師應以平等的心態去面對每一位學生,不要隨意斥責學生,要用道理說服學生,用愛心感動學生,只有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才能親近老師,才愿意去說、去做,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一“啟”既“發”,才能提高自主、合作學習的質量。
二、精湛的教學藝術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知識豐富多彩,教師要善于將生物學知識用精湛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1.新穎的導入新課藝術,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教學內容不同,導入新課的方法也會不同,但形式要力求新穎、獨特、富有情趣,使學生產生好奇、聯想,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學習神經系統的調節時,上課伊始,讓學生互相輕輕地用圓規扎對方,讓學生判斷是先縮手還是先感到痛,并且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從而引入新課。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教學活動不一定只限定在教室里,教師要運用靈活多樣、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法,千方百計地創造教學情境、創造機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條件。例如,現在校園綠化普遍都搞得不錯,可以適時讓學生走出教室,采集和制作植物標本。學生通過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開闊了視野,又產生了極大的學習興趣,這樣就為以后進一步探索學習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各種有效因素,不斷提煉教材內容中有關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內容,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真正動起來,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1.教學目的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教學目的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指向性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學生內心深處引導,使學生從心理上產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意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如,在教學中引入當今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與生物學的關系、生物與環境污染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闡述這些現象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為學生創造一個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2.教師要善于發現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智力因素,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生物學的學習中
不要怕學生答非所問,不要怕課堂氣氛太活躍,課堂氣氛活躍是學生積極思考的表現。當然會有個別學生在課堂上趁機擾亂紀律,如果不正確引導的話,將會使課堂亂成一鍋粥,使認真學習的學生無法思考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駕馭課堂的能力,既要使課堂氣氛活起來,學生思維活起來,又要會引導全體學生去積極思考。
3.尋找生活中的生物知識,活選教材
使課堂教學與生活生產實際相結合,讓學生運用生物知識去解釋生產生活現象,也可以激發學生的生物學興趣。例如,在學習呼吸系統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解釋:為什么在進入深井或菜窖前要檢驗其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為什么冬天用火爐取暖時要注意通風等等。把實際知識引入課堂,能大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或手段(特別是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還要不斷地充實自己,在掌握現代教育理念和心理學知識的前提下,注意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張帥.如何讓課堂活起來.新課程,2013(11).
作者簡介:童朝暉,男,1972年3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景德鎮市二十六中,研究方向:生物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