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偉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環境問題逐漸成為我們需要關注的一個環節。低碳經濟的理念順勢而生。該文主要通過介紹低碳金融體系的現狀,問題及改進措施等方面來簡要分析我國金融體系的構建,從而規劃我國低碳金融的未來發展方向。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隨之而來的是高污染,高排放,導致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日益嚴重,嚴重的制約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發展低碳經濟勢在必行。
1、低碳金融的發展現狀
21世紀初,低碳金融在我國開始出現并有了一定規模的發展。而隨著經濟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我國的大部分大中型企業及政府部門已經認識到了低碳金融的重要性,逐漸展開了對低碳金融的探索及創新。
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已經開展了低碳金融的發展創新,其主要方式是間接金融。調整現行的授信結構,積極開展節能減排項目,加大對環保領域的授信投放力度,對污染耗能較嚴重的行業進行必要的節制。另外,在國際合作中實現低碳金融,建立國際合作的低碳金融機構。利用金融工具開發金融業務,從側面給予低碳經濟大力支持。
2、我國低碳金融當前存在的問題
金融機構缺乏動力。低碳經濟的發展在現今的社會發展中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正式的技術和發展目標。而且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長期穩定的投入資金,使金融機構的投資存在著較大的風險。另外,低碳金融的發展時間較短,沒有足夠的經驗和成功案例可以借鑒,從而導致低碳金融領域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無法對低碳金融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缺乏專業人士的指導。由于企業單位缺乏低碳金融方面的專業知識,因而對于大量的資金投入存在顧慮,無法全力實施對低碳金融項目的開發,進而導致低碳金融發展速度受到遏制。
低碳金融的發展資金不足。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低碳金融產業在市場中占據的份額較少,缺乏對市場的掌控力。低碳產業以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等為發展目標,產業受限于自然條件以及技術水平等諸多因素,缺乏企業發展的穩定性,不能保障企業效益。而一個新興產業還缺少正規途徑的風險擔保和政府在稅收方面的扶持。以上種種原因導致企業在保證環境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很難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正常增長,增加了企業融資的風險性。在當前社會的發展階段,我國的金融機構很難承擔環境問題帶來的額外成本,而且金融機構大多側重于企業收益的穩定和安全,忽略了低碳企業帶來的社會收益。致使企業的低碳產業和低碳項目缺少應用的資金投資,沒有良好的融資環境,嚴重影響了低碳產業和低碳項目的研發和開展。
市場管理出現漏洞。低碳金融體系作為一個新興體系,其構建需要借助于市場管理制度的優惠政策。低碳經濟的存在時間較短,所以審批和開發低碳產業還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和實踐,其中大量的資金投入必不可少,但我國在低碳金融方面發展經驗不足,投資風險較大,缺乏專業的評估分析機構,導致低碳產業的開發常常處于擱置狀態。
構建低碳金融體系還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在市場交易中的政策風險尤為重要。我國實施的制度分歧較大,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低碳金融體系的運行程序風險性也比較大,嚴重的影響了我國低碳金融的市場占有力。
缺乏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國對于企業的環保要求并沒有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的要求,現有企業對于二氧化碳的減排屬于自覺行為,沒有任何的獎懲措施,導致我國企業對于開發低碳金融的動力不足。另外,我國并沒有關于低碳金融的風險收益方面的相關政策,財稅方面也沒有相應的優惠措施,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低碳金融的的發展勢頭。
3、我國低碳金融體系的改進措施
將低碳金融列入可持續發展戰略。低碳金融體系是以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為發展目標的一個系統工程,其認真貫徹了可持續發展戰略,改變了傳統的高污染高投入的經濟發展方式。因此,國家應給予低碳金融體系相應的優惠政策,支持低碳金融的發展,并將其列入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體系中。此外,政府部門應聯合其他相關機構,共同支持低碳經濟在國內市場的發展,為低碳金融創造一個良好的融資環境,加快低碳金融在國內市場的發展進程。
面對國內外新金融體系的風險意識。低碳金融是經濟飛速發展的重大變革,必然會對我國產業結構和市場產生巨大影響。而凡是變革勢必會有其相應的阻礙。低碳經濟的變革會受到國內金融風險的沖擊,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必須適時的做出合理的調整和積極的應對措施,不但要及時注意市場稍縱即逝的巨大商機,還要擁有一定的風險意識,面對未知的風險做好充分的防范工作。這就對金融機構在預算方面有較高的準確性,以及在市場動向方面敏銳的觀察力。并在綜合所有信息之后可以做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將企業的投資風險降到最低,使企業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同時不會對企業自身利益有較大影響。
培養低碳金融專業人才。低碳金融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低碳企業必然會對低碳金融方面的專業人才有著大量需求,培養低碳金融專業人才勢在必行。低碳金融專業人才要求不僅擁有必需的基礎金融知識,還應該具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和低碳節能方面的專業知識。只有這種綜合的高素質人才才能滿足我國當前低碳金融體系的發展需求,才能保證低碳金融體系在我國順利開展,從而使低碳經濟在經濟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4、低碳經融體系的構建
建立完善的低碳金融市場體系。保證全國碳交易市場統一完整。應把所有現在可用的資源整合在一起,并完善報價系統,逐步使國家級低碳交易市場代替地方級交易市場。還要適當借鑒國際低碳交易市場的經驗,促進基于配額的交易成熟穩健的發展。目前與市場分配相比初始排放權的計劃分配略微優先,所以我國政府在遵循總量控制的情況下應加快初始分配制度的建立,保證碳交易市場的穩定發展。
完善低碳發展金融生態環境體系。低碳發展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要使其有效的運行起來除了自我完善還需要配套的外部環境,低碳金融生態環境是低碳投融資體系中一個重要的部分,所以完善低碳發展的金融生態環境使不可缺少的一個過程。應加強低碳金融體系的監管。在低碳金融市場風險較大的情況下,監管理念需要不斷更新,還要提高監管的能力,使監管工作能夠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此外要注意相關的低碳技術人才的培養,加大對培養力度,使其能夠適應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滿足國家在這一方面的要求。
建立完整的低碳發展制度。低碳金融是低碳經濟的主體,關系的低碳經濟的健康發展,要求我國必須重視低碳金融,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來扶持引導低碳金融的發展,使低碳金融市場有序健康的發展。如制定與氣候變化有關的條款,使各個對環境影響較大的企業或各級政府向低碳轉變。
此外還要建立合適的稅收政策。低碳技術的存在不可預見性,給相關的金融機構帶來了一定的經營風險,因此在稅收政策上政府應該充分發揮稅收調節收入的作用,對承擔風險的機構給予一定的補助,這樣才能調動金融機構從事低碳交易的積極性。
低碳金融體系是一項可持續的系統工程,低碳金融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環境污染的進一步惡化,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的前景和希望。然而,低碳金融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大影響因素。這就要求政府和其他相關部門給予低碳金融體系相應的政策支持,激勵企業和金融機構積極參與低碳經濟建設,加快低碳經濟在我國市場的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