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隨著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步伐的進一步加快,房地產市場也持續穩定的發展。然而,近兩年來部分地區的房價持續上漲,遠遠超過了居民收入的增長幅度,導致居民購房困難。這逐漸成為關乎我國社會民生的重大問題,甚至演變成阻礙我國建設和諧社會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造成社會矛盾激化和利益沖突的焦點問題。
1房價過高的原因
造成房價過高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城市化進程導致房價上漲。懷著對大城市的向往,大量的農村人口向城市涌入,這就導致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在城市中聚集的農村人口,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住房問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住房需求也隨之增加,繼而推動房價的上漲。而在這一過程中,許多的農村人口逐漸轉化為城市人口,例如:城市擴建、外地大學生的留存以及進城打工等。人口的增加也就導致需求的增加,進而導致房價上漲。而涌入城市的非城市人口長期停留于城市中,同樣會產生住房需求,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房價上漲。涌入的大量人口還會有其他的相關需求,例如: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等配套住房的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導致住房需求增加,房價上漲。除此之外,隨著城市居民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質量和品質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進而就會不斷改善自身的住房條件,這也是導致房價上漲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綜上所述,在一定程度上,在城市建設的進程中拉動了房價的增長,屬于需求拉動上漲型。另外,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增加了對土地的占用量,進而導致城市土地資源緊張,而這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房價上漲。再加上我國對土地資源粗放型的使用,導致土地資源遭到嚴重的浪費。而土地資源的減少和用地需求的增加促使土地價格上漲,也就進一步帶動房價上漲,屬于成本拉動型上漲。因此,城市化進程導致房價上漲。
部分商人的炒作導致房價上漲。我國國內購房需求的增加以及房地產行業本身高利潤的特點,促使一部分投機商進入房地產行業進行炒作,進而抬高房價。另外,由于我國對房地產行業的控制政策還不完善,便于取得銀行貸款購買多套住房。并且,轉讓方便,僅需少量的費用,導致炒房者逐漸增多,房價也越來越高。
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管理存在問題。首先,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存在滯后性。制定的調控措施失靈,采取的政策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當我國房價已經出現非正常上漲的現象,政府部門沒有及時的發現,并且后期制定的控制房價上漲的措施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另外,部分地方政府為了自己的利益,陽奉陰違,導致房價持續上漲。隨后幾年,國家對房地產行業進行宏觀調控,都沒有徹底解決問題,房價也越來越高。從2006年到2007年,房價已經遠遠超出百姓的經濟能力,購房需求受到了抑制。到2008年,房價漲幅才有所降低。政府宏觀調控不僅要保證某一產業在正常發展,還要保障社會的利益。因此,政府應采取有效措施,從根本上解決房價居高不下的問題。其次,地方政府管理執行力度不足。地方政府對土地買賣管理力度不夠。我國在土地市場買賣方面的政策并不規范,地方政府就有必要進行相應有效地管理。土地轉讓本應該是按照先招標后買賣的方式進行,然而實際上,大多數是以私下協議交易的方式進行。這種轉讓方式不僅透明度低,還存在一些房地產商人以非法手段獲得土地的使用權的情況。再進有低價買入的土地高價轉賣,從而獲得高額利潤。而政府部門則對此充耳不聞,使得高額土地轉讓金成為高房價形成的基礎。此外,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權利,提高房地產的熱度,炒高房價,誤導消費者,改變消費者的預期。
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房價的高低主要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我國采用的是市場經濟體制,即商品的價格主要由市場的需求關系決定。因此,房價的持續上漲,一部分原因可以歸結為強烈的購房需求。而這是由我國的國情所決定的。首先,我國的人口基數大,這就導致我國新增人口多,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人有住房和購房的需求。其次,由于我國實行房地產市場商品化的時間比較短,而強烈的需求壓力則促使我國房價快速上漲。再次,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們產生投資的需求。而房地產市場的高回報和低風險正好滿足了人們的需要。最后,在我國人民的觀念里,房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的基礎設施,因此,形成一種強烈的需求觀念。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國在住房方面具有強烈的需求。而在供應方面,我國可利用的土地相對較少,這也就導致供不應求現象的產生,最終導致房價上漲。
2房價過高的危害
房價過高不僅會導致房地產行業無法正常的發展,還會給社會和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
房價過高導致經濟無法均衡發展,進而損害房地產行業的健康協調的發展。房地產作為我國的支柱型產業,對我國的經濟有很大的影響。歷史數據也表明,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過分依賴房地產,導致經濟結構失衡的狀況出現。而這樣的經濟形式是不可持續的。
存在嚴重的信貸風險。房價上漲導致消費者無法一次付清購房資金,也就是說,消費者需要分期付款,償還貸款。一旦無法支付,就會導致相互拖欠,無法償還的現象的發生。甚至導致“負資產者”的出現,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嚴重的危害。
抑制了其他的正常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消費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投資所帶來的波動。而房價上漲,導致普通居民將大多數資金購房,削弱了其他正常消費的能力,導致社會利潤過于集中在房地產行業,進而阻礙我國國民經濟的均衡發展。
第四,房價過高會導致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社會矛盾突出,進而阻礙建設和諧社會。另外,過高房價導致土地價格上漲,土地被過分利用,導致土地失衡。與之相關產業迅速發展,環境受到威脅。此外,商品房空置率增加,而居民無力購買,導致房屋資源被嚴重浪費。
3控制房價的措施
加快體制改革步伐,完善土地市場制度。為了降低房價,對我國土地市場制度進行完善至關重要。因此,要盡可能的公開土地的使用情況,使土地使用權的轉讓過程按照高透明度的招標方式,進而進行拍賣活動。杜絕炒作等現象的發生,加強對土地供應的調控力度,從而進一步調節住房結構。
對住房的投資性需求和被動需求予以抑制。從金融、稅收以及土地等方面對投資性等需求進行抑制,從而降低住房價格。例如,對國內炒房者加大稅收力度。
發展多元化的房地產金融市場。為了降低銀行的信貸風險,大力發展多元化的房地產金融市場。例如,允許保險資金、養老資金以及外來投資者進入房地產市場并進行投資。從而建立多元化的房地產金融市場,將房地產的金融風險分散到其他體系中去。這樣,不僅將風險從單一的銀行體系中分散出來,還將養老資金等有效地利用起來,從而促使房地產行業健康穩定的發展下去。
調整國家利率。我國房地產價格持續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的低利率政策。一方面,通過調整國家的利率,從而降低對購房者的支持力度,進而降低對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降低了投資回報的利潤,促使投資者投資其他行業。
作為我國的支柱型產業,房地產平衡健康的發展對我國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近兩年來,我國房價居高不下,嚴重影響到了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給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本文對我國房價上升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和危害說明,進而提出了控制房價的措施,從而保證我國房地產經濟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