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宇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服務外包開始迅速增長。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和工業國家成為主要的發包國,而主要發展中國家則成長為承接國與發包國雙重角色。與此同時,關于服務外包的爭議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作為主要發包國的發達國家,在經濟不景氣的前提下,服務外包是否會減少國內的就業機會成為爭論的焦點。該文通過對現有數據分析,得出服務外包額在達到一定程度
后,服務外包的增長與工作機會減少存在負相關關系的猜想。
一、 服務外包概述以及爭議
服務外包的發展。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其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利用外部優秀的專業化團隊來承接其業務,從而使其專注核心業務,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對環境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服務外包作為一種新的企業管理模式,在企業治理結果調整和組織架構改革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麥肯錫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企業進行外包,可以獲得數十億美元的成本節約。近些年來,例如IBM等國際巨頭開始對自身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形成全球鏈式管理,從而減少公司成本。由此可預見,隨著服務外包進一步的發展,公司管理模式或許會引發新一輪改革。
通過統計結果發現,目前,排在服務外包額前三位的依然是美、德、法、英四大老牌發達國家,這四個國家不僅總額大,而且發展速度迅猛。
服務外包的爭議。由于主要發包國集中于主要發達國家,而在2004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以后,西方經濟陷入衰退。服務外包對就業的影響逐漸成為爭論焦點。很多學者和政客認為,服務外包會導致相應的國內崗位流失,從而導致失業率增高,危害一國經濟。以美國為例,服務外包一度成為美國政治斗爭的武器,在2003年的美國大選當中,民主黨候選人克里就曾以限制服務外包的政策為武器攻擊布什政府對服務外包的鼓勵政策。在經歷了伊拉克戰爭、油價暴漲和互聯網破滅之后,美國民眾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脆弱。在政治爭論的壓力下,美國人開始擔心由于白領職位不斷流向落后的發展中國家,今后美國可能只剩下不能外包的服務崗位,國內會失去很多工作機會,失業人數將會會增加,收入會下降。
盡管服務外包對就業減少的影響爭論不休,但至今沒有任何國際收支數據和就業信息證據證明服務外包確實影響了一國的就業狀況。那么服務外包與就業減少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關系,如果服務外包真的可以影響一國就業,那么影響的方向和大小又是怎樣的呢?
二、 實證分析
根據計量模型做回歸分析,以同一年各國的服務外包GDP占比O為自變量,同一年各國的失業率作為因變量,測算其回歸系數?與擬合度R?,通過回歸分析,來檢驗全球范圍內是否存在著失業率與服務外包的相關關系:
通過回歸分析發現,大多數年份的回歸系數為負值,也就是說,在這一年里,服務外包GDP越高的國家,其失業率越低。不過由于擬合度差,二者的相關性并不顯著,都不足以證明在同一年份中,不同國家的服務外包GDP占比與失業率存在明顯的相關。
同時,通過折線圖,觀察二者相關關系。結果如下:
根據圖示的數據結果,單就同一年份來說,各國之間失業率與服務外包GDP占比之間有反向運動的軌跡,這說明實際中,確實存在服務外包GDP占比較高的國家,例如瑞士、荷蘭,其失業率較低,就業水平更加良好;相反,服務外包GDP占比較低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失業率較高。
三、 結果、猜想以及理論性分析
結果:發達國家服務外包與工作機會減少的關系不顯著。首先,服務外包的總體占比過小,對就業本身的影響很有限。即便是服務外
包GDP占最高的瑞士,也只有不足5%的GDP占比,況且瑞士本身的GDP總額就很低。服務外包本身尚處于發展初期,對整個經濟的影響還十分微弱。因此,服務外包是影響就業的弱因素。
其次,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一樣,是雙向的運動,而不是單向的。其實目前服務外包的主要發包國是發達國家,而主要的承接國也是主要的工業國。因此,發達國家因為服務外包而損失的工作崗位可以通過服務承接而抵消。
猜想:服務外包在達到一定規模會對就業產生較強的正效應。首先,由于外包能提高企業的效率, 企業就可以生產更便宜產品, 以較低的價格為其它部門提供投入品。其它企業的成本因此也會降低, 價格也隨著降低, 產品需求增加。服務外包實際上是國家集中資源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和產業,剝離自身低效和低端業務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實際上可以提高一國的勞動生產率從而實現社會福利的增加,特別是專業化員工的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人均收入的提高,又帶來了市場的擴大。美國IT 貿易協會的報告曾指出:2003 年,伴隨 IT 離岸外包而來的增加的經濟活動創造了超過 90000 個純粹的新工作。這種間接的經濟效應使得服務外包成為影響就業的正效應。
其次,低工資崗位的淘汰并不代表總體的工作損失。盡管美國服務外包中損失了約372000個工作崗位, 但服務外包對服務業內不同行業有著不同的影響,主要的行業,包括教育和健康服務、運輸和公用事業、建筑、批發貿易、金融服務、專業和商務服務、制造業等,預計在未來 5 年內工作崗位將顯著增加。美國信息技術協會的研究表明,僅2008年1年,服務外包就為美國增加了約31.7萬個工作崗位。
最后,消化服務外包帶來的短期就業沖擊需要時間來消化,但一旦消化這個步驟完成,對進一步提高社會福利與效率,加速勞動力優化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方面因服務外包而使得生產力提高,并最終實現社會福利提高并同時刺激就業市場。同時,服務外包而失去工作的低端工作者,可以通過參加新的職業培訓或者崗位培訓參與到更高端的崗位中,從而獲得較低端崗位更高的薪水報酬,就業層次得到提升,勞動力得到優化。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