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杰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社會組織尤其是企業經營與管理之間要不斷創新,人才作為創新的主體,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日益明顯,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課題,戰略性激勵作為新興的人力管理方式,為提高工作效率、促進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人才的競爭在企業之間日益激烈,如何有效吸引人才和發揮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已經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諸如在職股份激勵、獎勵激勵、職位激勵、待遇激勵、精神激勵、人情激勵等戰略性激勵策略的出現,極大地吸引了人才的注意力,并且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勞動積極性,推動了轉型期的中國企業飛速發展。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
當今世界的經濟競爭,是科技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是人力資源綜合素質的競爭。隨著市場經濟制度的深入發展,勞動力的利用體現著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營水平,我國由人口大國逐漸向人才強國轉變。對于人力資源的管理,正逐漸轉變傳統的管理方式,建立新型的戰略性激勵策略。
目前,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狀況可以說是有喜有憂,喜的是企業逐漸認識到人才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作用和戰略意義,開始注重人才的吸引、培養和發展,注重人力資源投資的開發與人力資本投資,樹立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理念,通過戰略性激勵體制的建立和運用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了工作熱情,促進企業效益的提高,獲得更多利益。憂的是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由于起步晚、經驗不足等因素的制約,向來是企業管理和發展的薄弱環節,首先,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理念始終落后與發達國家,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國有企業受國家宏觀調控,只重視企業內部的資金、物質、技術等問題而忽視人力資源,把人力資源僅僅看作是固定勞動力,只重擁有和使用,不重開發和流動,人才的閑置、壓制和浪費現象嚴重;其次,企業管理人員缺乏人力資本的投入意識,只關心員工的不重合工資的發放等問題,很少進行長期的人力資源預測、規劃和開發,使一些優秀員工得不到培訓的機會,從而造成人才的流失;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形式單一的情形仍然是普遍現象,戰略性激勵等先進的管理制度尚未大范圍的普及,致使大多數企業員工的自主性、獨立性和積極性受到抑制,同時也抑制了企業自身的發展,不利于社會經濟的持續長遠發展[1]。
二、戰略性激勵對企業的意義
人力資源作為現代企業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開發和管理人力資源,激發人才的潛力,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和企業成功的關鍵。市場中企業競爭方式不斷變化,核心技術固然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但企業競爭力向人力資源核心價值領域延伸已成為當今的趨勢與必然,而戰略性激勵措施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全新模式,市人力資源綜合素質的管理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要想最大程度地調動人力資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選擇的手段方法有多種,戰略性激勵手段是人力資源管理方法探索過程中的必然結果,是員工自身利益和企業利益相互交集變化的必然要求,是員工實現自身價值的必然要求,是企業更好地進行員工管理和人才培訓的必然選擇,是提高員工生產積極性、獲取最大生產效益的必然趨勢。這是由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決定的,符合企業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加強自身管理的目的,符合通過人力資源管理來保證企業競爭優勢地位的目標,戰略性激勵措施的開展有其為企業和大眾接受的必然性。
戰略性激勵體制的逐漸確立和普及一方面使企業在面對市場競爭和人們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挑戰時,獲取和保持戰略優勢,為企業吸引足夠的人才和勞動力,最大限度地開發與管理人力資源,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通過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與開發促進員工知識、技能水平的提高,最大程度地實現個人價值和對企業的貢獻,達到員工個人和企業共同發展的目的。另一方面,戰略性激勵的管理方式極大地促進了個人的發展,企業通過多種形式的獎勵機制,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大大調動了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刺激了員工的內部競爭,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為員工個人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有利于員工自我價值的實現,而專業知識技術水平的提高同樣促進員工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推動企業競爭力的提高,改變了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弊端,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大步發展。
三、企業戰略性激勵的人力資源管理
目前我國再利用而實施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和誤區,人力資源的應有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影響了管理效率和企業的生產效益,競爭和激勵能夠充分激發人的奮斗和創新欲望,建立和完善人力資源管理的競爭和激勵機制就必須以戰略性激勵為核心,高度重視企業人才的激勵措施[2]。
重視人才的培養和獎勵。企業通過戰略性激勵吸引和培養人才,根據企業的發展目標,設計不同的組織架構,在各個職能部門設置相應的工作職位,招聘、測評、選拔、獲取企業所需工作人員,把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注重人才的培訓和獎勵,通過薪酬、考核、晉升等一系列管理活動,保持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障員工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增進員工的滿意感,使之專心滿意地工作,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考核,針對個人、工作和企業的具體需要制定培訓計劃,選擇培訓的方式和方法,對員工的培訓成果、勞動態度、技能水平以及其他方面進行全面考核、鑒定和評價,為作出相應的懲戒、升降、去留等決策提供依據,從而刺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內部形成為大家所接受的競爭意識,促進企業的飛速發展,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爭取領先地位[3]。
開展多樣形式的激勵機制。戰略性激勵的核心任務是依據企業戰略需要和員工的績效表現對員工進行激勵,通過制定科學的薪酬福利和長期的激勵措施來激發員工潛能,在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基礎上實現自己的價值。確立多樣形式的激勵體制,制度激勵和管理激勵是人力資源激勵管理的一體兩面,企業要在自身情況和經濟規律的前提下,設計和建立激勵制度,將員工的獎勵、升職等與一系列的績效考核、季度測評、平時變現等具體表現直接掛鉤,通過激勵制度的確立規范企業公司人力資源的管理,而管理激勵就是遵循公司制度在日常具體的工作中實踐激勵制度,用公司股份、職位、待遇等激勵每個員工的積極性,使之最大程度地運用其人力資源。
加強員工的認同感歸屬感。戰略性激勵是一項長期的激勵體制,企業要構建良好的工作氛圍,將員工利益與企業利益捆綁在一起,用事業留人,讓員工自愿地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融入企業的發展當中,用企業文化強化員工的認同感,讓員工在和諧的人際關系環境開展積極競爭,培育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科學建立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鑄就目標感,建立以績效為中心的戰略性激勵體系的,確保人才的歸屬感,進而提高生產效率。加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才能保證人才的管理和優勢發揮,確保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發展。
現代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經濟的不斷變革、科技的飛速發展、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產品的更新換代等一系列因素使企業更加重視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成為一種價值極高的優勢資源,戰略性激勵的方法形式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激發了工作人員的生產積極性,有效提高了企業公司效率,推動企業自身競爭力的提高。
(作者單位:四川廣元市昭化區人民政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