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偉++王廷和++劉松年+++孫若望++王玲
摘 要:設計了由強磁機構,離心機構和取屑放屑機構裝配而成的永磁取屑裝置。該裝置利用強磁機構的強磁吸附能力和離心機構的離心解鎖原理,實現自動化取屑、放屑功能。其中強磁機構使此裝置具備超強的取屑能力;在裝置完成放屑動作時,離心機構發揮離心解鎖功能。實際運用表明,文章設計的永磁取屑裝置解決了傳統取屑時面臨的深盲孔小空間技術難題,提高了動車轉向架空簧孔的加工效率。
關鍵詞:強磁機構;離心機構;取屑放屑機構
引言
動車組空氣彈簧安裝在高速列車轉向架構架中部,上接車體,通過空簧孔,下接到轉向架構架,是列車二系懸掛系統中的主要承載部件。空簧孔上部連接空簧,下端與側梁、橫梁氣路聯通,空簧孔的加工質量及內部的清潔度如塵埃、雜質,影響空簧的密封性及控制閥的精度,為保證空簧孔的加工質量,需采用三次粗鏜和一次精鏜的加工工藝。
動車轉向架空簧孔是一類外小內大的臺階盲孔,在每次的鏜削過程中都有大量的切屑沉積在空簧孔底部,目前,切屑是操作工人使用普通磁棒手動清理完成。由于普通磁棒的磁能較低,需要多次吸附,才能完成切屑清理,導致空簧孔的加工效率明顯低于其他同類產品。
1 永磁取屑裝置總體概況
1.1 永磁取屑裝置的結構組成
為實現空簧孔底部切屑的自動化清理,根據生產現場工況,文章設計了該套永磁取屑裝置。設計的永磁取屑裝置主要由三個機構組成,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1.1.1 離心機構
離心機構是由離心塊、離心法蘭、上鉤鎖、鋼絲繩、壓縮彈簧組成,它主要是通過機床主軸旋轉產生離心力使離心塊帶動上鉤鎖完成上鉤鎖的解鎖動作。
1.1.2 取屑放屑機構
取屑放屑機構由下鉤鎖、套筒法蘭、套筒、拉伸彈簧組成,它主要是通過拉伸彈簧的拉力使磁鐵軸與套筒相對運動以完成取屑放屑的動作。
1.1.3 強磁機構
強磁機構是由永磁鐵、磁鐵軸、磁鐵座組成,磁鐵軸吸附在永磁鐵的上端面,可以有效地改變其磁場分布,使磁鐵取屑量顯著增加。
1刀柄連桿,2離心塊,3離心法蘭,4上鉤鎖,5下鉤鎖6套筒法蘭,7套筒,8磁鐵座,9封頭套筒,10壓縮彈簧,11鋼絲繩,12導向鍵,13拉伸彈簧,14磁鐵軸,15永磁體,16封頭
圖1 永磁取屑裝置示意圖
1.2 永磁取屑裝置的工作原理
永磁取屑裝置是利用強磁吸附和離心解鎖的原理實現其取屑放屑功能。其工作過程如下:需要清理切屑時,通過加工中心的換刀指令將該裝置換裝到主軸上。通過加工中心主軸的移動將該裝置定位到所需清理盲孔的上方,Z軸負方向進給,當退屑套筒封頭觸碰到鐵屑后繼續運動,最終使上鉤鎖和下鉤鎖掛連在一起;為實現自動化,根據經驗在程序里設定下降距離,保證每次下降時鉤鎖均能鎖合,Z軸正向進給,移出空簧孔,主軸水平移動到退屑位置;主軸正轉,產生離心力,使上鉤鎖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打開,與下鉤鎖相連的退屑套筒在拉伸彈簧的拉伸力作用下回彈復位,即完成一次自動取屑退屑的過程。
2 永磁取屑裝置硬件設計與強度分析
2.1 磁鐵軸的設計
磁鐵軸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其中連接軸是磁鐵軸與刀柄連桿和離心法蘭的連接處,導向軸是套筒法蘭在磁鐵軸上滑動的導向部位,導向鍵裝在鍵槽里,防止套筒相對磁鐵軸轉動,定位軸用來與磁鐵座連接和定位。
2.2 拉伸彈簧、離心塊及鉤鎖機構的受力分析
拉伸彈簧的選用:拉伸彈簧的受力和彈性系數是根據套筒釋放鐵屑所需的拉力F拉和套筒釋放鐵屑的臨界距離L所確定。根據實驗測定可得F拉=30N,L=40mm,為保證彈簧受力均勻,取彈簧兩邊載荷均為F均=32.3N,則選取B型拉伸彈簧,其參數為:材料直徑?覬=0.8mm,中徑Ф=5mm,自由長度L原始=41mm。
永磁取屑裝置放屑時的動平衡驗證:放屑時,取單邊載荷為F單=32.3N,只考慮單側受力,取摩擦系數μ=0.2,則上鉤鎖受到的水平摩擦力為Fμ=6.5N,壓縮彈簧壓縮至上下鉤鎖打開的臨界狀態時,壓縮彈簧的反向彈力F反向=15N;則鉤鎖能打開的理論離心力F理論=Fμ+F反向=21.5N,所以實際離心力F實際?叟21.5N時才能打開鉤鎖。
由于離心法蘭的尺寸限制,離心塊的質心與中心軸軸心距離為76mm。考慮永磁取屑裝置的動平衡性時,要求機床轉速不能超過400r/min,初選離心塊的質量m=0.18kg,則經計算可得:當單側離心力為21.5N時,機床轉速為380r/min,能夠滿足永磁取屑裝置的動平衡要求。
2.3 強磁機構磁場分析
2.3.1 釹鐵硼永磁體參數及尺寸選擇
釹鐵硼永磁材料屬于稀土永磁材料,在磁場性能方面遠優于普通的鐵氧永磁體。根據空簧孔的尺寸大小和C形屑的切屑量,初步選取4塊?覬30mm、高5mm的釹鐵硼永磁鐵作為永磁取屑裝置的永磁體。
2.3.2 磁場分布有限元分析
圓柱狀釹鐵硼永磁體磁極在上下兩個端面處,為利用釹鐵硼永磁體磁力最強點,文章使永磁體的其中一極朝下,作為吸取鐵屑的部位。
文章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軟件對釹鐵硼永磁體的磁力線分布圖進行模擬,如圖3-a所示,令下端為N極,當不加磁鐵軸時,磁力線從永磁體下端出發,環繞360°回到上端。此時磁力線的特點是:自N極出發后以很大的曲率開始彎轉,導致永磁體正下方磁力線迅速變疏和磁化能迅速降低,致使吸取的切屑質量并不理想,達不到預期的清除效果。
(a)無磁鐵軸磁場分布 (b)有磁體軸磁場分布
圖3 磁力線分布對比圖
為改善釹鐵硼永磁體的磁場分布,本文在永磁體的其中一極吸附一根磁鐵軸,使另一極的磁感線分布情況得到極大改善,磁力線曲率比不加磁鐵軸時要小的多,如圖3-b所示。
3 永磁取屑裝置實驗驗證
使用永磁取屑裝置,現場進行了10次取屑實驗,鉤鎖機構工作順暢,取屑放屑工作順暢,現場最多采用4次取屑即可將切屑基本清除,其中第一次,第四次取屑量如圖4所示,實驗證明永磁取屑裝置達到了預期的取屑效果。
(a)第一次取屑量 (b)第四次取屑量
圖4 第一次、第四次取屑量效果對比圖
4 結束語
永磁取屑裝置可以利用機床指令完成取屑放屑的自動化過程,滿足了空簧孔鏜孔過程中切屑的自動取放的要求;利用該套裝置可在1分鐘之內完成一次鏜孔的清理,明顯減少了切屑的清理時間,只需調取程序即可完成取屑放屑操作,減少了人工操作的危險性。
綜上所述,永磁取屑裝置能夠實現轉向架空簧孔鏜削切屑的自動化清理。
參考文獻
[1]趙如意,關世璽.深孔鉆削切屑形態的研究[J].新技術新工藝,2010 (2): 42-43.
[2]周媛.螺旋銑刀在轉向架加工中的開發應用[J].鐵道機車車輛工人, 2001(2): 9-10.
[3]樊鐵鑌.深孔加工的切屑處理[J].工具技術,1998,9:35-40.
[4]溫旭東.(Fe,Co)-RE-B-M(M=Cu,Nb)永磁材料磁性能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2.
[5]陸敏,裴景玉,徐霖,等.自卸式鐵屑甩油離心機轉鼓應力分析[J].化工機械,2013(3):373-375.
作者簡介:童偉(1987-),男,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先進制造和制造業自動化等工作。
通訊作者:王廷和(1957-),男,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endprint
摘 要:設計了由強磁機構,離心機構和取屑放屑機構裝配而成的永磁取屑裝置。該裝置利用強磁機構的強磁吸附能力和離心機構的離心解鎖原理,實現自動化取屑、放屑功能。其中強磁機構使此裝置具備超強的取屑能力;在裝置完成放屑動作時,離心機構發揮離心解鎖功能。實際運用表明,文章設計的永磁取屑裝置解決了傳統取屑時面臨的深盲孔小空間技術難題,提高了動車轉向架空簧孔的加工效率。
關鍵詞:強磁機構;離心機構;取屑放屑機構
引言
動車組空氣彈簧安裝在高速列車轉向架構架中部,上接車體,通過空簧孔,下接到轉向架構架,是列車二系懸掛系統中的主要承載部件。空簧孔上部連接空簧,下端與側梁、橫梁氣路聯通,空簧孔的加工質量及內部的清潔度如塵埃、雜質,影響空簧的密封性及控制閥的精度,為保證空簧孔的加工質量,需采用三次粗鏜和一次精鏜的加工工藝。
動車轉向架空簧孔是一類外小內大的臺階盲孔,在每次的鏜削過程中都有大量的切屑沉積在空簧孔底部,目前,切屑是操作工人使用普通磁棒手動清理完成。由于普通磁棒的磁能較低,需要多次吸附,才能完成切屑清理,導致空簧孔的加工效率明顯低于其他同類產品。
1 永磁取屑裝置總體概況
1.1 永磁取屑裝置的結構組成
為實現空簧孔底部切屑的自動化清理,根據生產現場工況,文章設計了該套永磁取屑裝置。設計的永磁取屑裝置主要由三個機構組成,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1.1.1 離心機構
離心機構是由離心塊、離心法蘭、上鉤鎖、鋼絲繩、壓縮彈簧組成,它主要是通過機床主軸旋轉產生離心力使離心塊帶動上鉤鎖完成上鉤鎖的解鎖動作。
1.1.2 取屑放屑機構
取屑放屑機構由下鉤鎖、套筒法蘭、套筒、拉伸彈簧組成,它主要是通過拉伸彈簧的拉力使磁鐵軸與套筒相對運動以完成取屑放屑的動作。
1.1.3 強磁機構
強磁機構是由永磁鐵、磁鐵軸、磁鐵座組成,磁鐵軸吸附在永磁鐵的上端面,可以有效地改變其磁場分布,使磁鐵取屑量顯著增加。
1刀柄連桿,2離心塊,3離心法蘭,4上鉤鎖,5下鉤鎖6套筒法蘭,7套筒,8磁鐵座,9封頭套筒,10壓縮彈簧,11鋼絲繩,12導向鍵,13拉伸彈簧,14磁鐵軸,15永磁體,16封頭
圖1 永磁取屑裝置示意圖
1.2 永磁取屑裝置的工作原理
永磁取屑裝置是利用強磁吸附和離心解鎖的原理實現其取屑放屑功能。其工作過程如下:需要清理切屑時,通過加工中心的換刀指令將該裝置換裝到主軸上。通過加工中心主軸的移動將該裝置定位到所需清理盲孔的上方,Z軸負方向進給,當退屑套筒封頭觸碰到鐵屑后繼續運動,最終使上鉤鎖和下鉤鎖掛連在一起;為實現自動化,根據經驗在程序里設定下降距離,保證每次下降時鉤鎖均能鎖合,Z軸正向進給,移出空簧孔,主軸水平移動到退屑位置;主軸正轉,產生離心力,使上鉤鎖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打開,與下鉤鎖相連的退屑套筒在拉伸彈簧的拉伸力作用下回彈復位,即完成一次自動取屑退屑的過程。
2 永磁取屑裝置硬件設計與強度分析
2.1 磁鐵軸的設計
磁鐵軸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其中連接軸是磁鐵軸與刀柄連桿和離心法蘭的連接處,導向軸是套筒法蘭在磁鐵軸上滑動的導向部位,導向鍵裝在鍵槽里,防止套筒相對磁鐵軸轉動,定位軸用來與磁鐵座連接和定位。
2.2 拉伸彈簧、離心塊及鉤鎖機構的受力分析
拉伸彈簧的選用:拉伸彈簧的受力和彈性系數是根據套筒釋放鐵屑所需的拉力F拉和套筒釋放鐵屑的臨界距離L所確定。根據實驗測定可得F拉=30N,L=40mm,為保證彈簧受力均勻,取彈簧兩邊載荷均為F均=32.3N,則選取B型拉伸彈簧,其參數為:材料直徑?覬=0.8mm,中徑Ф=5mm,自由長度L原始=41mm。
永磁取屑裝置放屑時的動平衡驗證:放屑時,取單邊載荷為F單=32.3N,只考慮單側受力,取摩擦系數μ=0.2,則上鉤鎖受到的水平摩擦力為Fμ=6.5N,壓縮彈簧壓縮至上下鉤鎖打開的臨界狀態時,壓縮彈簧的反向彈力F反向=15N;則鉤鎖能打開的理論離心力F理論=Fμ+F反向=21.5N,所以實際離心力F實際?叟21.5N時才能打開鉤鎖。
由于離心法蘭的尺寸限制,離心塊的質心與中心軸軸心距離為76mm。考慮永磁取屑裝置的動平衡性時,要求機床轉速不能超過400r/min,初選離心塊的質量m=0.18kg,則經計算可得:當單側離心力為21.5N時,機床轉速為380r/min,能夠滿足永磁取屑裝置的動平衡要求。
2.3 強磁機構磁場分析
2.3.1 釹鐵硼永磁體參數及尺寸選擇
釹鐵硼永磁材料屬于稀土永磁材料,在磁場性能方面遠優于普通的鐵氧永磁體。根據空簧孔的尺寸大小和C形屑的切屑量,初步選取4塊?覬30mm、高5mm的釹鐵硼永磁鐵作為永磁取屑裝置的永磁體。
2.3.2 磁場分布有限元分析
圓柱狀釹鐵硼永磁體磁極在上下兩個端面處,為利用釹鐵硼永磁體磁力最強點,文章使永磁體的其中一極朝下,作為吸取鐵屑的部位。
文章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軟件對釹鐵硼永磁體的磁力線分布圖進行模擬,如圖3-a所示,令下端為N極,當不加磁鐵軸時,磁力線從永磁體下端出發,環繞360°回到上端。此時磁力線的特點是:自N極出發后以很大的曲率開始彎轉,導致永磁體正下方磁力線迅速變疏和磁化能迅速降低,致使吸取的切屑質量并不理想,達不到預期的清除效果。
(a)無磁鐵軸磁場分布 (b)有磁體軸磁場分布
圖3 磁力線分布對比圖
為改善釹鐵硼永磁體的磁場分布,本文在永磁體的其中一極吸附一根磁鐵軸,使另一極的磁感線分布情況得到極大改善,磁力線曲率比不加磁鐵軸時要小的多,如圖3-b所示。
3 永磁取屑裝置實驗驗證
使用永磁取屑裝置,現場進行了10次取屑實驗,鉤鎖機構工作順暢,取屑放屑工作順暢,現場最多采用4次取屑即可將切屑基本清除,其中第一次,第四次取屑量如圖4所示,實驗證明永磁取屑裝置達到了預期的取屑效果。
(a)第一次取屑量 (b)第四次取屑量
圖4 第一次、第四次取屑量效果對比圖
4 結束語
永磁取屑裝置可以利用機床指令完成取屑放屑的自動化過程,滿足了空簧孔鏜孔過程中切屑的自動取放的要求;利用該套裝置可在1分鐘之內完成一次鏜孔的清理,明顯減少了切屑的清理時間,只需調取程序即可完成取屑放屑操作,減少了人工操作的危險性。
綜上所述,永磁取屑裝置能夠實現轉向架空簧孔鏜削切屑的自動化清理。
參考文獻
[1]趙如意,關世璽.深孔鉆削切屑形態的研究[J].新技術新工藝,2010 (2): 42-43.
[2]周媛.螺旋銑刀在轉向架加工中的開發應用[J].鐵道機車車輛工人, 2001(2): 9-10.
[3]樊鐵鑌.深孔加工的切屑處理[J].工具技術,1998,9:35-40.
[4]溫旭東.(Fe,Co)-RE-B-M(M=Cu,Nb)永磁材料磁性能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2.
[5]陸敏,裴景玉,徐霖,等.自卸式鐵屑甩油離心機轉鼓應力分析[J].化工機械,2013(3):373-375.
作者簡介:童偉(1987-),男,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先進制造和制造業自動化等工作。
通訊作者:王廷和(1957-),男,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endprint
摘 要:設計了由強磁機構,離心機構和取屑放屑機構裝配而成的永磁取屑裝置。該裝置利用強磁機構的強磁吸附能力和離心機構的離心解鎖原理,實現自動化取屑、放屑功能。其中強磁機構使此裝置具備超強的取屑能力;在裝置完成放屑動作時,離心機構發揮離心解鎖功能。實際運用表明,文章設計的永磁取屑裝置解決了傳統取屑時面臨的深盲孔小空間技術難題,提高了動車轉向架空簧孔的加工效率。
關鍵詞:強磁機構;離心機構;取屑放屑機構
引言
動車組空氣彈簧安裝在高速列車轉向架構架中部,上接車體,通過空簧孔,下接到轉向架構架,是列車二系懸掛系統中的主要承載部件。空簧孔上部連接空簧,下端與側梁、橫梁氣路聯通,空簧孔的加工質量及內部的清潔度如塵埃、雜質,影響空簧的密封性及控制閥的精度,為保證空簧孔的加工質量,需采用三次粗鏜和一次精鏜的加工工藝。
動車轉向架空簧孔是一類外小內大的臺階盲孔,在每次的鏜削過程中都有大量的切屑沉積在空簧孔底部,目前,切屑是操作工人使用普通磁棒手動清理完成。由于普通磁棒的磁能較低,需要多次吸附,才能完成切屑清理,導致空簧孔的加工效率明顯低于其他同類產品。
1 永磁取屑裝置總體概況
1.1 永磁取屑裝置的結構組成
為實現空簧孔底部切屑的自動化清理,根據生產現場工況,文章設計了該套永磁取屑裝置。設計的永磁取屑裝置主要由三個機構組成,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1.1.1 離心機構
離心機構是由離心塊、離心法蘭、上鉤鎖、鋼絲繩、壓縮彈簧組成,它主要是通過機床主軸旋轉產生離心力使離心塊帶動上鉤鎖完成上鉤鎖的解鎖動作。
1.1.2 取屑放屑機構
取屑放屑機構由下鉤鎖、套筒法蘭、套筒、拉伸彈簧組成,它主要是通過拉伸彈簧的拉力使磁鐵軸與套筒相對運動以完成取屑放屑的動作。
1.1.3 強磁機構
強磁機構是由永磁鐵、磁鐵軸、磁鐵座組成,磁鐵軸吸附在永磁鐵的上端面,可以有效地改變其磁場分布,使磁鐵取屑量顯著增加。
1刀柄連桿,2離心塊,3離心法蘭,4上鉤鎖,5下鉤鎖6套筒法蘭,7套筒,8磁鐵座,9封頭套筒,10壓縮彈簧,11鋼絲繩,12導向鍵,13拉伸彈簧,14磁鐵軸,15永磁體,16封頭
圖1 永磁取屑裝置示意圖
1.2 永磁取屑裝置的工作原理
永磁取屑裝置是利用強磁吸附和離心解鎖的原理實現其取屑放屑功能。其工作過程如下:需要清理切屑時,通過加工中心的換刀指令將該裝置換裝到主軸上。通過加工中心主軸的移動將該裝置定位到所需清理盲孔的上方,Z軸負方向進給,當退屑套筒封頭觸碰到鐵屑后繼續運動,最終使上鉤鎖和下鉤鎖掛連在一起;為實現自動化,根據經驗在程序里設定下降距離,保證每次下降時鉤鎖均能鎖合,Z軸正向進給,移出空簧孔,主軸水平移動到退屑位置;主軸正轉,產生離心力,使上鉤鎖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打開,與下鉤鎖相連的退屑套筒在拉伸彈簧的拉伸力作用下回彈復位,即完成一次自動取屑退屑的過程。
2 永磁取屑裝置硬件設計與強度分析
2.1 磁鐵軸的設計
磁鐵軸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其中連接軸是磁鐵軸與刀柄連桿和離心法蘭的連接處,導向軸是套筒法蘭在磁鐵軸上滑動的導向部位,導向鍵裝在鍵槽里,防止套筒相對磁鐵軸轉動,定位軸用來與磁鐵座連接和定位。
2.2 拉伸彈簧、離心塊及鉤鎖機構的受力分析
拉伸彈簧的選用:拉伸彈簧的受力和彈性系數是根據套筒釋放鐵屑所需的拉力F拉和套筒釋放鐵屑的臨界距離L所確定。根據實驗測定可得F拉=30N,L=40mm,為保證彈簧受力均勻,取彈簧兩邊載荷均為F均=32.3N,則選取B型拉伸彈簧,其參數為:材料直徑?覬=0.8mm,中徑Ф=5mm,自由長度L原始=41mm。
永磁取屑裝置放屑時的動平衡驗證:放屑時,取單邊載荷為F單=32.3N,只考慮單側受力,取摩擦系數μ=0.2,則上鉤鎖受到的水平摩擦力為Fμ=6.5N,壓縮彈簧壓縮至上下鉤鎖打開的臨界狀態時,壓縮彈簧的反向彈力F反向=15N;則鉤鎖能打開的理論離心力F理論=Fμ+F反向=21.5N,所以實際離心力F實際?叟21.5N時才能打開鉤鎖。
由于離心法蘭的尺寸限制,離心塊的質心與中心軸軸心距離為76mm。考慮永磁取屑裝置的動平衡性時,要求機床轉速不能超過400r/min,初選離心塊的質量m=0.18kg,則經計算可得:當單側離心力為21.5N時,機床轉速為380r/min,能夠滿足永磁取屑裝置的動平衡要求。
2.3 強磁機構磁場分析
2.3.1 釹鐵硼永磁體參數及尺寸選擇
釹鐵硼永磁材料屬于稀土永磁材料,在磁場性能方面遠優于普通的鐵氧永磁體。根據空簧孔的尺寸大小和C形屑的切屑量,初步選取4塊?覬30mm、高5mm的釹鐵硼永磁鐵作為永磁取屑裝置的永磁體。
2.3.2 磁場分布有限元分析
圓柱狀釹鐵硼永磁體磁極在上下兩個端面處,為利用釹鐵硼永磁體磁力最強點,文章使永磁體的其中一極朝下,作為吸取鐵屑的部位。
文章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軟件對釹鐵硼永磁體的磁力線分布圖進行模擬,如圖3-a所示,令下端為N極,當不加磁鐵軸時,磁力線從永磁體下端出發,環繞360°回到上端。此時磁力線的特點是:自N極出發后以很大的曲率開始彎轉,導致永磁體正下方磁力線迅速變疏和磁化能迅速降低,致使吸取的切屑質量并不理想,達不到預期的清除效果。
(a)無磁鐵軸磁場分布 (b)有磁體軸磁場分布
圖3 磁力線分布對比圖
為改善釹鐵硼永磁體的磁場分布,本文在永磁體的其中一極吸附一根磁鐵軸,使另一極的磁感線分布情況得到極大改善,磁力線曲率比不加磁鐵軸時要小的多,如圖3-b所示。
3 永磁取屑裝置實驗驗證
使用永磁取屑裝置,現場進行了10次取屑實驗,鉤鎖機構工作順暢,取屑放屑工作順暢,現場最多采用4次取屑即可將切屑基本清除,其中第一次,第四次取屑量如圖4所示,實驗證明永磁取屑裝置達到了預期的取屑效果。
(a)第一次取屑量 (b)第四次取屑量
圖4 第一次、第四次取屑量效果對比圖
4 結束語
永磁取屑裝置可以利用機床指令完成取屑放屑的自動化過程,滿足了空簧孔鏜孔過程中切屑的自動取放的要求;利用該套裝置可在1分鐘之內完成一次鏜孔的清理,明顯減少了切屑的清理時間,只需調取程序即可完成取屑放屑操作,減少了人工操作的危險性。
綜上所述,永磁取屑裝置能夠實現轉向架空簧孔鏜削切屑的自動化清理。
參考文獻
[1]趙如意,關世璽.深孔鉆削切屑形態的研究[J].新技術新工藝,2010 (2): 42-43.
[2]周媛.螺旋銑刀在轉向架加工中的開發應用[J].鐵道機車車輛工人, 2001(2): 9-10.
[3]樊鐵鑌.深孔加工的切屑處理[J].工具技術,1998,9:35-40.
[4]溫旭東.(Fe,Co)-RE-B-M(M=Cu,Nb)永磁材料磁性能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2.
[5]陸敏,裴景玉,徐霖,等.自卸式鐵屑甩油離心機轉鼓應力分析[J].化工機械,2013(3):373-375.
作者簡介:童偉(1987-),男,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先進制造和制造業自動化等工作。
通訊作者:王廷和(1957-),男,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