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學滲透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存在于高中教學的每一處罅隙,高中語文老師的教學方法、語言組織、教學氛圍以及老師個人的評定見解,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一種文學滲透方式。根據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用以下的幾種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文學滲透。
關鍵詞:文學滲透;語文教學;高中
一、剖析教材,拓展學習
俗話說,任何一樣知識的學習和文化素養的培養都需要有一
定的中心和基礎。高中語文教材則是語文教學和提高學生文學素養,加強文學滲透的中心教材。縱觀我國高中語文教學現狀,很多高中語文老師并不是沒有意識到在語文教學中較強文學滲透的優點和作用,而是往往不知道要如何進行。很多高中語文老師將文學滲透以點概面地理解為僅僅是拓展課外知識,很多時候就忽視了對語文教材的深入講解和剖析,比如,在學習蘇軾的古文《赤壁賦》這篇文章中,高中語文老師不能僅僅做到讓學生背誦課文、理解字詞等,也不能過分學習,讓學生把蘇軾的詩都背誦上,這都是不科學的,也不利于在教學中進行文學滲透,高中語文老師要在深度剖析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學習,比如本篇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是什么?抒發了作者怎樣的美好愿景等等。“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對于課文中的美文和有韻味、值得仔細品味的句子,一定要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走進其中,才能領會深意。
二、舉一反三,深化內容
俗話說:“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边@就告訴我們在語文學習中,一定要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課本中的課文知識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教師在教授過程中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具備“反三”的能力,否則不能算是把文章真正理解了。在古代,很多老師會給學生講詩的寫作方法,然后再讓學生模仿寫詩,同理,在高中語文文學素養和滲透的過程中,文學滲透就是“反三”的體現,這也是“授人以漁”的體現,教師利用課本中的范文“魚”,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學生在此基礎上利用教學過程中的文學滲透而儲備的知識反饋以“漁”,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文學滲透得到很大的提高。
比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在學習這些細節描寫時,可以聯想到《愛蓮說》《月色如水》這些文章,對文章的意境有一定的延伸拓展和聯想,還可以結合生活中自己在月色下的經歷,深化對文章的理解。學生和老師還可以將朱自清的一些其他文章進行拓展閱讀和比較,只有在這樣主動的求索過程中,才能將文化內在吸收。
從文學滲透角度來說,潤物細無聲是文學滲透的最高境界,也是舉一反三的最好體現。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作者的角度來考慮情感問題,從他們的角度去看文學的味道,深化內涵,這樣才可以將文學研究滲透到生活當中。
三、定期閱讀,感悟交流
文化滲透除了以課本為依托之外,還要有一定的課外閱讀與拓展。高中語文教材畢竟有其特有的局限性,應該說任何一種教材和讀物都有其局限性,為了更好地加強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滲透,這就要求將教材課本與讀物結合起來,達到互相完善補充的作用,讓文學達到最好的滲透吸收作用。高中語文老師在授課的基礎上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刊物雜志,比如《讀者》《青年文摘》《散文詩》等之類的,或是一些專業對口或是普遍覆蓋的刊物,比如《大學》等之類的,為了在教學中實現更好的文學滲透,學??梢栽O置專門的閱讀時間,文學滲透交流會等活動。比如,定期舉辦各種與文學相關的比賽,實現學生之間的競爭和交流,也是文學在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滲透的一種方式。
舉例:高中學校的語文教研組可以開設文學大賽活動,通過筆試、口試等形式,對學生之間的文學素養進行檢測,從而在此過程中,將學生之間的文學內涵進行碰撞與比拼、滲透和交流,文學大賽的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教學活動中滲透中學生文學與碰撞才是真正的目的。很多學生會在比賽中感受到對手的強大和自己的不足,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這些都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給學生帶來的心靈上的深化和滲透。
再比如,在個人活動中,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將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小組合作和交流,如中學語文課本中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教學,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將彼此對文學課本以及拓展思考的內容相互交流,在討論課
文作者夢想的基礎上,再談談自己的夢想。學生在這樣的演講中,能夠感受到馬丁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的不同,只有這樣才能在更
深層次上感受到文學對生命的內涵與對生活的滲透。對于每個學習小組,老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內容上的指導溝通。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文學交流溝通,從而實現文化觀點上對彼此的影響。既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實現文學滲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得以實現。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文學的滲透,不僅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需要,更是新的課程標準對學生文學素養和能力的檢測。在教學中滲透文學,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應用能力,還有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讓我們一起努力做到“潤物細無聲”吧!
參考文獻:
[1]李丙鋒.探究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3(16).
[2]張延芳.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方法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
作者簡介:許麗琴,女,1970年7月出生,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育,就職于福建省福清融城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