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綿
近年來,根據中央和國務院嚴厲打擊非法制販爆炸物品犯罪專項行動的統一部署和工作要求,龍海市檢察院進一步加大指控犯罪力度,2010年以來,該院公訴部門共辦理各類涉爆犯罪案件16件36人,特別是近二年來涉案人數呈上升趨勢,部分案件影響較為惡劣,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治安穩定帶來重大威脅。針對非法制販爆炸物品犯罪高啟的態勢,該院對相關案件進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從中發現其特點、成因并提出防范之策:
一、當前我市非法制販爆炸物品犯罪的發案特點
(一)涉爆物品主要流向礦產資源開采領域。
據統計,2010年來該院所查處的涉爆物品流向礦產資源開采領域15件35人,占總案件數的93.7%,而同一時期該院共受理非法采礦犯罪案件8件17人,出現非法使用爆炸物品的有7件16人,占87.5%。唯一 一起爆炸物品流入社會的案件是被告人羅某利為泄私憤,利用其私藏的“TNT”炸藥炸毀農村信用聯社ATM機 ,社會影響較為惡劣。
(二)非法采礦和非法制販爆炸物品犯罪相互交織,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大。
近年來,我市所查處的涉爆物品雖大都未流向社會,未造成人員傷亡,但主要流入一些非法采礦和違規采礦的企業或個人,由于缺乏必要的生產條件、勞動安全防護措施及爆破技術,安全生產存在較大隱患。如被告人陳某雇請打石工朱某育、郭某通等人利用黑火藥爆破,無證開采荒料石,后發生因塌方致朱某育死亡的重大責任事故。
(三)非法制販爆炸物品進行販賣牟利是主因。
由于爆炸物品有其潛在的市場需求,在追逐暴利的誘惑下,極個別不法分子鋌而走險,私自制造、儲存爆炸物進行販賣謀利,涉案數量十分巨大。如被告人許某放為謀取非法利益,向化工經營店購買來硝酸鈉、硫磺等原材料,按比例制造出50千克黑火藥,后以高于成本價4倍的利潤販賣給他人。2013年省公安廳掛牌督辦的“6.28”專案是我市建市以來,查處涉案爆炸物數量、規模最大的案件,被告人李某君、許某云長期向漳浦何某元等人購買“TNT”炸藥、硝銨炸藥、雷管等爆炸物,數量達數噸之巨,后銷往漳州本地及福州、寧德等地,充當非法制販爆炸物鏈條中的“中間商”,賺取高額利潤。
二、非法制販爆炸物品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利益驅動,導致非法制販爆炸物犯罪屢禁不止。
首先,爆炸物品的主要消費市場是礦產資源開采,礦產的開采離不開爆炸物,而正常銷售渠道的不暢,與市場的需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缺口,刺激了爆炸物品的非法買賣。加之一些企業和個人的非法開采,由于利潤空間巨大,容易使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往往通過非法途徑獲取爆炸物,造成爆炸物品的緊俏,從而推動爆炸物品的價格隨之“水漲船高”,使得這類犯罪案件屢禁不止。
(二)監管不嚴,導致爆炸物品市場泛濫。
礦產資源開發是民用爆炸物品使用最為集中的領域之一,近年來,無論是在查處非法采礦或是非法制販爆炸物品當中,均存在個別監管部門不認真履行職責,監管措施存在漏洞,造成監管缺失,無法及時有效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如被告人朱某福在隆教鄉非法開采飾面花崗巖,在當地國土所巡查時,違法人員采取打“游擊戰”方式,國土執法人員一般只采取摧毀空壓機、扣押鉆頭等方式,未進一步聯系、協同當地電力部門及時切斷該采礦點電力來源渠道,以徹底清除被告人朱某福非法采礦的土壤,致使其長期在該采礦點通過非法途徑購買黑火藥用于爆破開采石料。2010年以來,該院辦理的上述非法采礦和非法制販爆炸物犯罪案件,公安機關并未對所涉爆炸物的源頭進行深挖,未能對其購銷網絡予以堅決摧毀。
(三)分散執法,查處合力不強。
近年來我市國土、環保、安監、公安等有關部門均大力整治礦產資源開發市場和民爆物品的使用,在一定時期內取得了有效的成績,但由于各行政管理部門間分散執法、協管機制不夠完善和嚴密,各環節的銜接上難免出現疏漏,容易造成監管不到位的現象。國土、環保等部門在查處非法采礦、破壞礦產資源行為當中,對發現的非法制販爆炸物品犯罪的線索沒能及時移交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進行立案偵查,導致相關證據滅失,無法及時有效的打擊犯罪。如國土部門在多次查處被告人陳某輝非法采礦過程當中,均未將陳某輝等人涉嫌非法買賣、運輸、儲存爆炸物品的相關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進行偵查。
三、依法懲治非法制販爆炸物品犯罪的對策建議
(一)高度重視非法制販爆炸物品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近年來,我市堅持對涉爆案件實行高壓態勢,加大打擊力度,涉爆案件的數量、規模總體保持較低態勢,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市涉爆案件所面臨的各種新問題新挑戰,增強危機意識,以更好地應對當前日益嚴峻的暴恐局勢,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打防并舉,堵源截流,徹底收繳流失在社會上的非法爆炸物品,為人民群眾營造和諧穩定的治安環境,為保增長促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加大法律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在城鄉結合部、農村地區、特殊行業等特別是易發生涉爆案件的礦區,積極宣
傳非法制販爆炸物品的嚴重危害性,加強涉爆法律知識宣傳,以案說法,讓群眾真正認識到此類犯罪的危害性,提高防范意識,引導群眾遠離非法爆炸物品。
(三)繼續嚴厲打擊非法制販爆炸物品和非法采礦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大對無證開采、超層越界開采、非法轉讓采礦權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強化礦山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執法,嚴格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及時查處礦山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嚴密管控涉爆重點人員,防止其重操舊業,深挖爆炸物品源頭,徹底摧毀其購銷網絡。
(四)要完善與相關執法部門的銜接配合,形成查處非法制販爆炸物品和非法采礦的合力。首先是各行政執法部門之間應加強協作、監管配合,避免產生銜接漏洞,有效監管民爆物品和礦產資源開發市場;其次是完善“兩法”銜接機制,加強與國土、環保、公安等執法部門的聯動,及時就打擊涉爆案件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困難進行溝通協調,建立案件雙向咨詢、備案審查和查詢、信息共享和情況通報等長效機制,規范犯罪線索移送,形成打擊合力。要加大重大涉爆案件的提前介入,積極引導公安機關調查取證,鞏固證據,為案件順利查辦打下基礎,從而多層次、全方位地打擊涉爆犯罪。
(五)加強礦山企業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監管。要加強礦山企業民用爆炸物品購買、運輸、爆破作業等環節的安全監管,嚴格民用爆炸物品行政審批,切實加大對民爆物品的管控力度,強化井下民用爆炸物品使用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同時要暢通民爆物品供應渠道,保障生產建設活動對民用爆炸物品的合法需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