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幸福,范瑩瑩,王 菲,楊鳳梅,駱桂法,劉海青
(青海省食品藥品檢驗所,青海西寧 810016)
九味羌活方出自金代名醫張元素,后元代醫家王好古師從張元素之徒李杲學醫,首次將九味羌活湯錄于《此事難知》一書中[1]。具解表散寒,祛風除濕之功效[2],為風寒感冒的首選良藥。經現代制藥技術制成九味羌活丸 (大蜜丸、小蜜丸、濃縮丸、水丸)和九味羌活顆粒[3-4],在2009年收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該系列制劑處方相同,由羌活、防風、蒼術、黃芩、川芎、地黃、細辛、白芷和甘草等九味中藥材組成。方中羌活、白芷均含有紫花前胡苷和異歐前胡素,為兩味藥材的主要成分[5-7]和活性成分[8-10],查閱文獻尚無該系列制劑中紫花前胡苷的測定方法[11-14]。本實驗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梯度洗脫,對九味羌活5種劑型的紫花前胡苷和異歐前胡素進行了定量測定,方法涵蓋市售的九味羌活系列的全部品種,可以為九味羌活制劑的質量控制提供參考。
島津LC-20ATVP型高效液相色譜儀,Sartrious BT224S電子天平 (德國 Sartrious公司),Ohaus AR5120電子天平 (奧豪斯公司),Hangping FA1004電子天平 (上海天平儀器廠),超聲波清洗器 (KQ5200B,功率200 W,頻率40kHz,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紫花前胡苷、異歐前胡素 (供含量測定用,批號111821-201001、110827-201008,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液相用甲醇、乙腈為色譜純,其余試劑為分析純 (市售),水為超純水。九味羌活系列制劑樣品來自生產企業、經營單位及使用單位,包括大蜜丸、小蜜丸、濃縮丸、水丸和顆粒劑共5種劑型24批次。
2.1 色譜條件[13-16]Diamonsil C18色譜柱 (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A相為乙腈,B相為0.5% 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脫 (0~35 min,10%→50%A;35~50 min,50%A→55A%;50~60 min,55%→80%A);柱溫30℃;體積流量1.0 mL/min;檢測波長330 nm;進樣量10 μL;記錄時間60 min。理論塔板數按異歐前胡素峰計算不低于2000。
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紫花前胡苷0.01173 g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紫花前胡苷對照品貯備液。精密稱取異歐前胡素對照品0.01053 g(純度99.4%)置25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異歐前胡素對照品貯備液。精密量取紫花前胡苷貯備液5.0 mL,異歐前胡素貯備液1.0 mL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即得 (每1 mL含紫花前胡苷23.46 μg、異歐前胡素8.37 μg)。
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各九味羌活制劑,研細混勻 (大蜜丸剪成細小碎粒),取1 g,精密稱定,置具塞三角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稱定質量,超聲30 min,放冷,再稱定質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質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2.4 專屬性試驗 根據九味羌活制劑的處方,取除去羌活和白芷的樣品,照“2.3”項方法制備陰性供試品溶液。按“2.1”項色譜條件,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陰性樣品溶液、供試品溶液各10 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供試品色譜中,在與紫花前胡苷、異歐前胡素對照品色譜峰相應的位置上,有保留時間相同的色譜峰,陰性無干擾,見圖1。

圖1 九味羌活制劑的HPLC色譜圖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 Jiuwei Qianghuo preparations
2.5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量取紫花前胡苷對照品貯備液 (0.2346 mg/mL)20 mL,置50 mL量瓶中,甲醇定容搖勻 (93.84 μg/mL),取異歐前胡素貯備液 (41.87 μg/mL)適量,逐步稀釋成含紫花前胡苷質量濃度為 0.938、2.815、7.507、18.768、37.536、46.920 μg/mL,異歐前胡素質量濃 度 為 1.256、2.512、4.187、8.374、12.561、16.748 μg/mL的混合對照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10 μL,按“2.1”項條件,注入色譜儀測定,以進樣量 (ng)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處理,得紫花前胡苷回歸方程為Y=2.659×103X -2.539×103,r=0.9999;異歐前胡素回歸方程為 Y=1.660×103X-38,r=0.9999,紫花前胡苷在9.38~469.20 ng、異歐前胡素在12.56~167.48 n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2.6 定量限和檢出限 檢出限是指從背景干擾中區分出被測物的最低質量濃度。進1針甲醇,測出噪音的峰高,取紫花前胡苷和異歐前胡素對照品溶液,用甲醇逐級稀釋進樣測出峰高,按3倍和10倍信噪比計算出紫花前胡苷和異歐前胡素的檢出限分別為0.28、1.34 μg/mL,定量限分別為0.75、2.51 μg/mL。
2.7 穩定性試驗 取九味羌活水丸,按選定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室溫下保存,分別于配置后0、3、5、10、18、49 h進樣,按“2.1”項條件,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并記錄色譜圖,考察其穩定性。紫花前胡苷峰面積的RSD為0.7%,異歐前胡素峰面積的RSD為0.6%。
2.8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連續進樣5次,每次10 μL,測定紫花前胡苷峰面積的RSD為1.5%、異歐前胡素峰面積的RSD為1.2%,表明精密度好。
2.9 重復性試驗 取同一批次九味羌活制劑樣品,平行6份,取約1 g,精密稱定,照“2.3”項方法制成供試品溶液,按“2.1”項色譜條件進樣測定。結果紫花前胡苷的RSD為1.6%,異歐前胡素的RSD為1.7%。
2.10 回收率試驗 采用加樣回收法,取已知含有量的九味羌活水丸 (紫花前胡苷為1.2549 mg/g、異歐前胡素為0.4753 mg/g)約0.5 g,平行6份,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分別精密加入紫花前胡苷 (15.26 μg/mL)、異歐前胡素對照品溶液(5.024 μg/mL)50 mL,密塞,稱定質量,超聲處理30 min,放冷,再稱定質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質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按上述測定方法進行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1。

表1 回收率考察結果Tab.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2.11 樣品測定 取九味羌活制劑樣品,照“2.3”項方法制成供試品溶液,按“2.1”項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計算紫花前胡苷、異歐前胡素的量。測定結果見表2。

表2 樣品測定結果Tab.2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samples
3.1 黃芩、羌活、川芎、白芷、蒼術和地黃等六味藥材的特征峰在此色譜系統中均能體現,因此該系統分析時間較長。由于處方藥材多,成分復雜,本實驗只選取紫花前胡苷和異歐前胡素進行定量測定,嘗試用甲醇-0.1% 磷酸溶液、乙腈-0.5%冰乙酸溶液等多種流動相,最后選擇甲醇-0.1%冰乙酸為流動相梯度洗脫,在該條件下被測組分的峰形和分離度良好。本實驗共測定不同生產企業的水丸11批,濃縮丸2批,大蜜丸4批,小蜜丸2批,顆粒劑5批,并以紫花前胡苷和異歐前胡素的總量來分析比較。
3.2 白芷的主要藥效成分為揮發性成分,揮發性成分在放置過程中極易損失。紫花前胡苷和異歐前胡素的總量在大蜜丸、小蜜丸、濃縮丸中相對穩定。在水丸中二者總量差異明顯,既表現在同一企業內,也表現在不同企業間。而在顆粒劑中的單獨含有量及總量均較低。
3.3 水丸和蜜丸均為藥材細粉用水泛丸或加煉蜜制丸;顆粒劑和濃縮丸中羌活、防風、蒼術、細辛、川芎提取揮發油,白芷進行滲漉 (顆粒劑)或部分原粉 (濃縮丸)。同為噴入揮發油,濃縮丸中紫花前胡苷和異歐前胡素的量遠遠高于顆粒劑。據文獻報道,歐前胡素長時間受熱會損失高達40%[17]。曲永勝[18]認為揮發油是否影響九味羌活顆粒的療效,需要進一步更深入的研究。目前對藥物中揮發油的穩定性研究以 β-環糊精包合為主[19-21]。
[1]俞長榮.試論張元素的學術成就[J].中醫雜志,1962(5):38-41.
[2]張 彬,李玉璽.九味羌活丸的功效[J].中成藥研究,1982(9):45.
[3]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成藥標準匯編:內科肺系(一)分冊[S].2002:143-147.
[4]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448-450.
[5]楊秀偉,顧哲明.羌活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草藥,1993,24(10):507-511.
[6]王夢月,賈敏如.白芷的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中藥材,2002,25(6):446-449.
[7]Qiao Shanyi,Yao Xinshen,Wang Zhiyue.Counmarins of the roots of Angelica dahurica [J].Planta Med,1996,62(6):584.
[8]李云霞,高春華,沙 明.中藥羌活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4,6(1):22-23.
[9]吳亦琴,陳明明,趙宗惠,等.中藥羌活的研究進展[J].檢驗醫學教育,2005,12(1):33-35.
[10]劉 元,李星宇,宋志釗,等.白花前胡丙素和紫花前胡苷祛痰作用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9,20(5):1049.
[11]宋九華,王 剛,劉素君.HPLC測定九味羌活丸中黃芩苷、甘草酸和異甘草素含量[J].中成藥,2010,32(11):1914-1916.
[12]秦春梅,劉友平,鄢 丹,等.九味羌活丸 (濃縮丸)質量標準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3,9(5):1-3.
[13]趙渤年,丁曉彥,劉 青.HPLC法測定九味羌活丸中異歐前胡素的含量[J].山東醫藥,2008,48(26):94-95.
[14]趙渤年,劉 青,丁曉彥.HPLC法測定九味羌活顆粒中歐前胡素的含量[J].藥物分析雜志,2007,27(12):1967-1968.
[15]黃育生,袁賢琳,鐘 瑜,等.HPLC法測定羌活中紫花前胡苷的含量[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10):14-15.
[16]陳 燕,易進海,劉云華等.中藥羌活質量標準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2010,30(5):945-949.
[17]劉 萍.HPLC法測定白芷提取揮發油前后歐前胡素含量[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4,20(8):470-470.
[18]曲永勝.不同工藝對九味羌活顆粒中歐前胡素及異歐前胡素含量的影響[J].齊魯藥事,2009,28(11):692-694.
[19]高 燕,趙渤年,丁曉彥.多指標正交實驗法研制九味羌活揮發油β-環糊精包合物[J].時珍國醫國藥,2007,18(8):1901-1902.
[20]唐富麗,秦郁文.九味羌活顆粒揮發油β-環糊精包合工藝研究[J].中國藥師,2011,14(7):987-989.
[21]孫娟娟,解成喜.新疆圓柏實揮發油的β-環糊精包合工藝研究[J].中成藥,2013,35(1):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