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的身心發展最主要的是先從幼兒的健康開始說起,健康的定義是指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關鍵詞:幼兒;健康教育;教學
我班有這樣一位寶寶,長得肥肥胖胖,姥姥天天開開心心,到處夸自己的小孫子如何得好,如何得聰明,但這個孩子自理能力較差,自己不會系鞋帶,不會系扣子,每天在戶外活動時就喊累,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對幼兒有一顆博愛、包容、公平、忍耐、賞識的心。對于這個孩子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去慢慢地引導,多鼓勵,多讓孩子嘗試自己認為不會或者不熟悉的事物,孩子只有學會自立,才能更好地融入“大家庭”,和小朋友們玩得高興,心情好,身心就會健康!
首先,讓幼兒喜歡參加健康活動。
在幼兒園里教師在組織健康活動中,我們要從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如,在健康《一起來分享》活動中,在上這節課前,我把幼兒應遵守的規則詳說了一遍,請幼兒在玩玩具時要學會分享,但在這其中,我們有個孩子把玩具全都拿到自己身邊自己玩,不讓別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于是我把他叫到身邊,寶寶你自己玩好玩嗎?他先是點點頭,馬上又說我想自己玩,于是我就對他講,你看,那么多小朋友一起玩多高興,玩法很多,創意很多,你試一試,經過我的勸說,他也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得很高興,這次活動后,他喜歡和小朋友共同游戲,動作發展靈活,協調性較好。
其次,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
在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都透著健康教育,如盥洗、進餐、清潔、睡眠、鍛煉、游戲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環節滲透健康教育理念,實施健康教育策略,要積極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幼兒健康教育的特點和規律,而幼兒的健康認知有別于成人。如我們班有許多幼兒認為只要一接近感冒的人就會被傳染,自己也會感冒,更多的幼兒無法理解、體會和想象現在堅持喝牛奶將會對今后骨骼、牙齒的發育產生怎樣的影響,這時候作為教師應常常抓住契機進行教育,感冒是通過怎樣的傳播途徑才會被傳染的。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的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在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然愉快地感受到學習健康的態度行為和習慣,因此,在幼兒健康教育中,為兒童創設游戲情境極其重要。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片面、刻板地“上課”“說教”,而要在生活中對孩子進行教育,健康領域的目標、途徑,都離不開生活,我們應該做到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具體情境中,多體驗、多操作、多感知,讓幼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一個健康向上的心理,孩子才會發展得更好。
作者簡介:管春艷,出生年月:1964.1,???,就職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旗直屬第三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園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