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芳
摘 要:通過參閱文獻資料,并結合體育教學實踐,旨在探討體育教學中德育發揮的重要作用,希望對后續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體育;德育
新課程教學目標的教育思想是“注重素質教育,將學生培養成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社會型人才”。德育是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首要教育,特別是對小學生的教育。因為小學生的各種習慣沒形成,這個階段的思想教育尤其重要,每個教師都應重視德育。體育學科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獨特的優勢,認真地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德育。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暗掠庇袕V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進行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二、體育與德育的關系
我國的教育方針是建立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之上的。德育一直被放在首位,由此可見德育的重要性。體育與德育各有各的特點,但這兩者之間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作為體育工作者,我們要不斷探索兩者的關系,并將兩者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對學生產生教育作用,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的發展。
三、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而實現德育的途徑也是多樣的。體育學科對德育的作用與其它學科相比是占有絕對優勢的。因此,體育與德育并重是學校體育育人和培養高尚體育道德的有效途徑。
1.提高教師的道德修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體育教學中,首先要為人師表,穿著得體,傳達給學生以嚴謹、積極、向上的形象。其次,作為教師必須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基礎、專業技能和較強的敬業精神,還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養,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達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再次,體育教師應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榜樣。體育教學中不少項目單調、枯燥乏味,如田徑教材中的耐久跑和單純的技能素質訓練等,需要學生有極大的耐心和毅力。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應該首先做到,要具有與學生同甘共苦的精神。體育教師對學生的榜樣作用比文化課教師更直接、更強烈、更具感召力。
2.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體育的功能不僅是要育體,還要育心。眾所周知,體育教學是以發展身體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教育過程,尤其是對小學生有著特殊的教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的思想性,并轉化為實際教育,通過提示、誘導,給學生提出體育道德要求,使其思想受到洗禮,提升學生的覺悟,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教師有效合理地將體育理論知識與德育相結合,這可以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3.促進學生進行課余體育鍛煉
課余體育鍛煉時間是指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黃金時間,是達到學校體育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徑之一,這是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參加的。學生課余體育鍛煉需要體育教師的積極幫助和細心指導。在教學時,教師要將課內、外的體育教育教學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開闊學生的體育視野。在鍛煉中,要充分注重加強學生的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等精神,積極發展學生的身心素質。所以,學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是一個重要課題,將德育融入體育教育當中是首要任務。
4.吸引學生參加競賽活動
現如今,競爭不僅在經濟市場中起著必不可少的調節作用,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也需要競爭的參與。在根本利益相同的前提下,通過合理競爭,優勝劣汰,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緊張感,有利于鍛煉學生積極進取和奮發向上的精神。當然,體育教學過程中的競爭是充滿樂趣的,學生會樂而不疲地參與競爭當中,在其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個人能力。正是通過與別人的相互合作競爭,才培養了良好的集體主義精神。
總之,體育與德育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關注體育教育的同時,也必須重視德育,利用德育的意義,來促進體育教育的發展。作為新一代的體育老師,我們要將德育的教學內容整合于體育教學之中,充分發揮體育的教育作用。學校體育教育同時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這需要一代代的教育工作者們積極探索德育與體育教育之間的整合規律,切實加強體育育人的水平與效果。這些都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進行不斷地探索、研究與創新,從而真正地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全面人才。
參考文獻:
[1]蔡樹林.體育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J].體育高教研究,1994(1):78.
[2]金龍澤.論體育教學中德育的應用[J].成才之路,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