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平 劉丁平
摘要:我國金融體系目前正在向市場主導型轉變,這個過程中社會融資規模的總量與結構也隨之不斷發生變化。為了探究社會融資規模是否能作為貨幣政策的合理中介目標,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社會融資總量的規模和結構,在此基礎上,運用SPSS計量分析工具對社會融資規模及貨幣政策目標進行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研究了社會融資規模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之間的關系。最后提出了將社會融資規模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對于檢測貨幣政策傳導途徑和執行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社會融資規模;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中圖分類號:F830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14)09005404
一、引言
我國貨幣政策調控一直以 M2 和新增人民幣貸款作為中介目標,但是隨著我國虛擬經濟的迅猛發展,特別是金融市場的快速壯大和新型金融工具的不斷涌現,直接融資渠道變得越來越重要,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隨之大量增加[1]。在此背景下,新增人民幣貸款占全社會融資總量的比例不斷下降,僅僅以 M2 和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作為貨幣政策調控的中介目標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2]。在此背景下,我國提出用社會融資規模來代替傳統的信貸指標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包括企業和個人)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額。它包括人民幣各項貸款、外幣各項貸款、委托貸款、信托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保險公司賠償和保險公司投資性房地產等內容[3]。由此可見,社會融資總量不僅包含了傳統金融機構銀行,同時也包含了保險、信托和證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不僅考慮到傳統的銀行信貸市場,同時也考慮到股票市場、信托市場和保險市場等中間業務市場[4]。因此,從概念的內涵上看,社會融資規模較人民幣貸款更加符合我國虛擬經濟迅速發展的客觀現實[5]。
四、結論
本文從我國虛擬經濟發展的客觀現實出發,在計量分析的基礎上,論證了采用社會融資規模替代新增人民幣貸款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合理性。分析表明,用社會融資規模代替新增人民幣貸款作為貨幣中介目標符合我國虛擬經濟發展的客觀實際,對央行更好地實施貨幣政策調控經濟有積極意義。
第一,有助于更好地檢測貨幣政策傳導途徑。社會融資規模涉及多種金融機構,包含表內和表外業務,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貨幣政策的傳導路徑。
第二,有助于更好地檢驗貨幣政策執行效果。社會融資規模主要實體經濟指標關系更為緊密,反映的政策信號更為高效,能夠更好地體現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
第三,有助于更好地調控全社會流動性總量。社會融資規模包含了更多的融資渠道、金融工具,能夠更好地反映社會的流動性狀況,有利于及時發現并預防流動性風險。
參考文獻:
[1]呂紅娟 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貸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分析[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11
[2]夏斌, 廖強 貨幣供應量已不宜作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J] 經濟研究, 2001, (8): 33-43
[3]陳滌非 關于社會融資總量統計的幾個問題[J] 金融縱橫, 2011, (3): 8-11
[4]盛松成 社會融資規模概念的理論基礎與國際經驗[J] 中國金融, 2011, (8): 41-43
[5]盛松成 社會融資規模指標符合金融宏觀調控市場化方向[J] 資本市場, 2011 ,(4): 38-40(責任編輯:孟耀)
摘要:我國金融體系目前正在向市場主導型轉變,這個過程中社會融資規模的總量與結構也隨之不斷發生變化。為了探究社會融資規模是否能作為貨幣政策的合理中介目標,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社會融資總量的規模和結構,在此基礎上,運用SPSS計量分析工具對社會融資規模及貨幣政策目標進行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研究了社會融資規模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之間的關系。最后提出了將社會融資規模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對于檢測貨幣政策傳導途徑和執行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社會融資規模;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中圖分類號:F830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14)09005404
一、引言
我國貨幣政策調控一直以 M2 和新增人民幣貸款作為中介目標,但是隨著我國虛擬經濟的迅猛發展,特別是金融市場的快速壯大和新型金融工具的不斷涌現,直接融資渠道變得越來越重要,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隨之大量增加[1]。在此背景下,新增人民幣貸款占全社會融資總量的比例不斷下降,僅僅以 M2 和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作為貨幣政策調控的中介目標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2]。在此背景下,我國提出用社會融資規模來代替傳統的信貸指標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包括企業和個人)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額。它包括人民幣各項貸款、外幣各項貸款、委托貸款、信托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保險公司賠償和保險公司投資性房地產等內容[3]。由此可見,社會融資總量不僅包含了傳統金融機構銀行,同時也包含了保險、信托和證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不僅考慮到傳統的銀行信貸市場,同時也考慮到股票市場、信托市場和保險市場等中間業務市場[4]。因此,從概念的內涵上看,社會融資規模較人民幣貸款更加符合我國虛擬經濟迅速發展的客觀現實[5]。
四、結論
本文從我國虛擬經濟發展的客觀現實出發,在計量分析的基礎上,論證了采用社會融資規模替代新增人民幣貸款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合理性。分析表明,用社會融資規模代替新增人民幣貸款作為貨幣中介目標符合我國虛擬經濟發展的客觀實際,對央行更好地實施貨幣政策調控經濟有積極意義。
第一,有助于更好地檢測貨幣政策傳導途徑。社會融資規模涉及多種金融機構,包含表內和表外業務,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貨幣政策的傳導路徑。
第二,有助于更好地檢驗貨幣政策執行效果。社會融資規模主要實體經濟指標關系更為緊密,反映的政策信號更為高效,能夠更好地體現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
第三,有助于更好地調控全社會流動性總量。社會融資規模包含了更多的融資渠道、金融工具,能夠更好地反映社會的流動性狀況,有利于及時發現并預防流動性風險。
參考文獻:
[1]呂紅娟 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貸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分析[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11
[2]夏斌, 廖強 貨幣供應量已不宜作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J] 經濟研究, 2001, (8): 33-43
[3]陳滌非 關于社會融資總量統計的幾個問題[J] 金融縱橫, 2011, (3): 8-11
[4]盛松成 社會融資規模概念的理論基礎與國際經驗[J] 中國金融, 2011, (8): 41-43
[5]盛松成 社會融資規模指標符合金融宏觀調控市場化方向[J] 資本市場, 2011 ,(4): 38-40(責任編輯:孟耀)
摘要:我國金融體系目前正在向市場主導型轉變,這個過程中社會融資規模的總量與結構也隨之不斷發生變化。為了探究社會融資規模是否能作為貨幣政策的合理中介目標,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社會融資總量的規模和結構,在此基礎上,運用SPSS計量分析工具對社會融資規模及貨幣政策目標進行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研究了社會融資規模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之間的關系。最后提出了將社會融資規模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對于檢測貨幣政策傳導途徑和執行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社會融資規模;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中圖分類號:F830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14)09005404
一、引言
我國貨幣政策調控一直以 M2 和新增人民幣貸款作為中介目標,但是隨著我國虛擬經濟的迅猛發展,特別是金融市場的快速壯大和新型金融工具的不斷涌現,直接融資渠道變得越來越重要,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隨之大量增加[1]。在此背景下,新增人民幣貸款占全社會融資總量的比例不斷下降,僅僅以 M2 和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作為貨幣政策調控的中介目標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2]。在此背景下,我國提出用社會融資規模來代替傳統的信貸指標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包括企業和個人)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額。它包括人民幣各項貸款、外幣各項貸款、委托貸款、信托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保險公司賠償和保險公司投資性房地產等內容[3]。由此可見,社會融資總量不僅包含了傳統金融機構銀行,同時也包含了保險、信托和證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不僅考慮到傳統的銀行信貸市場,同時也考慮到股票市場、信托市場和保險市場等中間業務市場[4]。因此,從概念的內涵上看,社會融資規模較人民幣貸款更加符合我國虛擬經濟迅速發展的客觀現實[5]。
四、結論
本文從我國虛擬經濟發展的客觀現實出發,在計量分析的基礎上,論證了采用社會融資規模替代新增人民幣貸款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合理性。分析表明,用社會融資規模代替新增人民幣貸款作為貨幣中介目標符合我國虛擬經濟發展的客觀實際,對央行更好地實施貨幣政策調控經濟有積極意義。
第一,有助于更好地檢測貨幣政策傳導途徑。社會融資規模涉及多種金融機構,包含表內和表外業務,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貨幣政策的傳導路徑。
第二,有助于更好地檢驗貨幣政策執行效果。社會融資規模主要實體經濟指標關系更為緊密,反映的政策信號更為高效,能夠更好地體現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
第三,有助于更好地調控全社會流動性總量。社會融資規模包含了更多的融資渠道、金融工具,能夠更好地反映社會的流動性狀況,有利于及時發現并預防流動性風險。
參考文獻:
[1]呂紅娟 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貸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分析[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11
[2]夏斌, 廖強 貨幣供應量已不宜作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J] 經濟研究, 2001, (8): 33-43
[3]陳滌非 關于社會融資總量統計的幾個問題[J] 金融縱橫, 2011, (3): 8-11
[4]盛松成 社會融資規模概念的理論基礎與國際經驗[J] 中國金融, 2011, (8): 41-43
[5]盛松成 社會融資規模指標符合金融宏觀調控市場化方向[J] 資本市場, 2011 ,(4): 38-40(責任編輯:孟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