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綜述與重構

2014-11-05 23:46:05呂丹葉萌楊瓊
財經問題研究 2014年9期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呂丹 葉萌 楊瓊

摘要:近年來,中國的城鎮化水平有了飛躍性的提升和發展,但是在喜人的數字背后,卻隱藏了很多會引致中國社會進一步非均衡發展的新的問題。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新型城鎮化成為了中國經濟和社會進一步良性發展的重要載體。因此,如何在內涵不斷豐富的前提下提升城鎮化的質量,成為了我們必須面對的選題。本文正是基于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生態建設等新型城鎮化的社會和生態內涵,在系統梳理既有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進行客觀和發展式的評價;進而針對既有評價體系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更加完整的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思路。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質量評價指標;公共服務均等化

中圖分類號:F299.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176X(2014)09007207

黨的十八大和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拉開了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嶄新一頁,這將是一場深刻的經濟和社會變革。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經歷了一個低起點、高增速的歷程,目前城鎮化發展已進入快車道[1]。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以常住人口來計算的話,我國的城鎮人口已經由2002年的5.02億人,增加到2012年的7.12億人,城鎮化率也相應由36.09%上升到52.57%,以每年平均1.35%的速度在增長。從表面來看,我國城鎮化建設已經達到世界52%的平均水平,但這一數據背后隱藏著諸多問題,現有評價指標體系多偏重于人口本身和城市經濟的發展水平,涉及公共服務均等化及環境生態等內容則相對較少。如果按照戶籍人口,依照政府提供的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來計算的話,我國城鎮化率大概只有35%—36%。這種粗放式的城鎮化進程和質量評價指標已經不能反映出我國目前城鄉統籌發展的實際情況,因此,本文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試圖將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涵,如公共服務均等化、生態建設等內容,都客觀地涵蓋在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當中。

一、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沿革綜述

2005年,國家城調總隊福建省城調課題組[2]的研究成果雖然并沒有涉及到新型城鎮化的概念,但是他們建立的城市化質量評價體系在當時來看是比較完整的,包括了經濟發展質量指數(0.24)、生活質量指數(0.17)、社會發展質量指數(0.15)、基礎設施質量指數(0.16)、生態環境質量指數(0.16)和統籌城鄉與地區發展指數(0.12)(括號內為各項所占的權重)。從以上指標中可以看出,經濟發展質量是衡量城市化質量的最重要指標,其次為生活質量指數,再次為基礎設施質量指數和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經濟發展質量指數包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城鎮化水平。距離該指標體系提出的近八年之后所召開的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以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在2005年構建城市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時就已經加入了生態環境質量指標,其重要程度位居第三位,由此可以說明注重生態、保護環境的思想雛形形成很早,并且專家學者早在2005年就已經意識到生態環境這一指標對于評價城市化質量是必不可少的。生態環境質量指標包括環境質量和可持續發展指標兩部分,環境質量下設三項指標,城市綠化覆蓋率所占權重最大(0.032),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次之(0.024);可持續發展下設四項指標,分別是萬元GDP綜合能耗、工業廢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建成區面積占本行政區面積比重,四項的權重相同(0.02)。而在統籌城鄉與地區發展指標中,最為重要的是經濟的協調性,用地區經濟發展差異系數衡量(0.06);收入協調性用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衡量(0.036)。對所有指標的權重進行分析后得出相對重要的指標依次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萬人國際互聯網用戶數、地區經濟發展差異系數、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鎮化水平、人均地方財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爾系數、每萬人刑事案件立案數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其權重均>0.0350。這一時期的城鎮化質量評價標準比較注重經濟指標和社會治安;而城鄉統籌發展雖有涉及,但重要程度次之;生態指標的重要性也相對較弱。指標權重的計算采用了綜合評價方法,即指數法。根據我國東部發達省份和國際上中等發達國家的相關階段性指標,確定各指標的城市化質量標準值;進而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最后利用指數法進行評價。

2009年,陳明星等[3]對城市化綜合測度指標體系做了修改,并分析了1978—2006年中國城市化綜合水平的演變過程。文章分別從人口城市化、經濟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和社會城市化四個方面設置子系統層,并下設16項指標。通過分析可以看出,1981—2006年間,人均工業總產值和人均GDP的權重排在前兩位,分別為0.1839和0.1755,這與國家城調總隊在2005年提出的城鎮化指標中最重要的因素不謀而合,并且人均GDP的權重有所上升。由此說明,1981—2006年間,經濟增長是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最主要因素。其余三項子系統指標由高到低依次為社會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而人口城市化的權重僅占0.0444,對城市化影響并不顯著。此外,社會城市化中,起主要作用的指標為人均用電量和萬人在校大學生數,權重分別為0.1374和0.1413,而萬人擁有醫生數和萬人擁有床位數的權重極小,僅為0.0018和0.0006,隱約可以看出當時的公共服務并不完善。土地城市化下增設了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和人均道路鋪設面積,權重分別為0.0819和0.0725。此外,文章中并沒有涉及生態環境質量的相關指標,而國家城調總隊在2005年構建的指標體系中卻有涉及,說明在2009年之前的城市化評價指標中,生態環境指標曾經被提出過,但并沒有作為衡量城市化質量的主要指標。在指標權重的計算方面,作者采用了熵值法,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計算信息熵、信息熵冗余度、指標的權重、單項指標評價得分、年份綜合水平得分。

近年來,大量學者在構建城市化質量評價體系時更多關注生態、社會保障和城鄉一體化等方面的指標。方創琳和王德利[4]提出了由經濟城市化發展質量、社會城市化發展質量、空間城市化保障質量三類指標以及12項具體指標構成的城市化發展質量綜合測度三維指標體系。分析得出,經濟城市化發展質量依然是最重要的,首次提出了經濟效率指數;其次為經濟結構指數和經濟發展代價指數,在經濟結構方面提出了新的指標,如:高技術產品占制造業比重、萬元GDP水耗;在經濟發展代價指數方面,用萬元工業增加值廢水廢氣產生量、億元工業增加值固體廢棄物產生量來衡量;科技進步貢獻率也被作為經濟增長動力提出。不難看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開始更加注重經濟效率,強調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進步的作用,這是新型城鎮化在經濟發展方面所倡導的。社會保障指數所占權重跟以往比較有較大幅度提升,該指標不僅包括已經存在的失業率和社會保障覆蓋率,還提出了社會保障占GDP比重這一新的指標;在生態環境保障指數下,增設了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基礎設施發展指數下,增設了百人基礎教育擁有教師數;衡量城鄉一體化的城鄉收入差距這一指標所占權重由之前的0.036增至0.0425。由此可見,這一時期評價指標體系無論從經濟發展還是社會保障,抑或生態保護方面都越來越凸顯現代新型城鎮化所倡導的理念——科學發展、集約發展、綠色發展、以人為本。

2012年至今所構建的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逐步趨于完善。曾志偉等[5]以環長株潭城市群為例,構建了新型城鎮化新型度評價指標體系,認為“新型度”應該包含新型城鎮環境保護、新型城鎮經濟發展和新型城鎮社會建設三項一級指標和43項二級指標,可見他們構建的新型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相當細致、全面。三項一級指標所占權重由高到低依次為新型城鎮社會建設(0.411)、新型城鎮經濟發展(0.339)、新型城鎮環境保護(0.25),社會建設指標首次超過經濟發展指標而成為最重要的指標。在43項二級指標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比值所占權重最大,為0.031,與2005年相比,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的權重上升了1.1個百分點,說明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逐漸被提上日程,重要程度與日劇增;而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比值相對2005年來說是新的發展,在之前的評價指標中,二、三產業就業人口和二、三產業產值比重所占權重十分微小,分別為0.0059和0.0017[3]。文章還新增了環境保護的指標,包括平均氣溫、降水量、日照時數、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人均綠地面積、萬元工業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其中前三項為中性指標。除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之外,所占權重較大的為平均氣溫和單位GDP能耗,均為0.027;而單位GDP能耗的權重較2005年的0.02幾乎沒有變動。在新型城鎮社會建設指標下,人均城鎮道路面積和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所占權重最大,為0.026;其次為城市建設用地占市區面積比重(0.025);新增指標有:每百人公共圖書館藏書、就業率(此前多用失業率代替)、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有線電視入戶率、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專利申請數、擁有發明專利。從2005年至2012年間,權重下降的指標有: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0.048→0.024)、互聯網利用率(0.08→0.021);權重上升的有:每萬人醫生數(0.0149→0.022);基本沒變的有:城市建設用地占市區面積比重(0.02→0.025)、每萬人擁有公共汽車(0.02→0.024)。在城鎮經濟發展方面也有新增指標,所占權重較大的依次為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比值(0.031)、項目投產率(0.026)、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0.025)。此外,在衡量經濟發展質量的指標中,有三項涉及到高新技術產業,分別是:高新技術產品總值、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和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合起來的權重達到0.063,權重之大足以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對新型城鎮經濟發展越來越重要,經濟結構趨向于高附加值的行業。另有三項指標涉及到對外經濟,合起來的權重達到0.06。綜上所述,曾志偉等構建新型城鎮化評價指標是對以往指標的豐富和發展,無論在經濟或是社會發展或是環境保護方面都有所擴展和深化,他們認為較重要的指標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比值、單位GDP能耗、平均氣溫、項目投產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積、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人均綠地面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城市建設用地占市區面積比重,權重均大于0.025。在權重的計算方面同樣也采用了熵權法。

2013年,牛曉春等[6]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完善并發展了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他們從人口、經濟、基礎設施、生活質量、生態環境和城鄉統籌六大方面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信息熵技術支持下的層次分析法,以陜西省10個省轄市為例進行實證分析。在人口城鎮化指標下,提出了非農人口比重這一新指標,權重高達0.0640,是整個評價指標第二位重要的指標;同時將每萬人在校大學生數這一指標修改為每萬人具有大學文化程度人數,較之前更加準確,權重為0.0235;城鎮化率的權重為0.0600,僅次于非農人口比重;二、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所占權重為0.0469,較之前上升約0.0160個百分點。在經濟城鎮化指標下,人均GDP的權重為0.0688,重要程度位居第一,但跟之前的指標體系比,權重有所下降(在2005年此指標的權重為0.0922);新增指標有:億元GDP專利授權量、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在居民生活質量指標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權重上升(0.0220→0.0408),也是相對重要的指標,新增指標有:公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社保和就業支出占城市財政支出比重,由此可以看出國家已經將關注民生落到實處。在生態環境指標下,新增指標有:市區環境空氣全年優良率和工業污染治理費用占GDP比重,權重分別為0.0292和0.019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的權重較之前上升約0.01個百分點;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和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的權重基本沒有變動。關于統籌城鄉發展的指標有較大變動,用城鄉居民收入比替代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這一指標,筆者認為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相對指標收入比能更加清晰地反映出收入差距的倍數。此外,之前大部分學者并沒有將統籌城鄉發展的指標加入新型城鎮化的評價指標體系中,牛曉春等將城鄉統籌發展的指標進行了完善更新,包括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比、城鄉人均固定資產投資比、勞動生產率二元對比系數、農村非農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其中勞動生產率二元對比系數是指第一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與第二、三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的比值,反映經濟結構的二元性強度。綜上所述,該時期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中較重要的指標有:人均GDP、非農業人口比重、城鎮化率、二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第三產業產值比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所占權重均大于0.03。

戚曉旭等[1]認為可持續城鎮化是新型城鎮化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從可持續指標體系出發,構建了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在生態環境方面,新增了許多新的指標,更全面地測度生態環境質量對新型城鎮化的影響。測度空氣質量的指標包括: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天數占全年比重、AQI空氣污染指數、PM10濃度、PM2.5濃度、NO2濃度;測度污水排放的指標有:廢水總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廢水達標排放量、單位GDPCOD排放量、單位GDP氨氮排放量;測度大氣污染排放指標有:廢氣總量、SO2排放量、煙(粉)塵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在測度社會進步指數時,戚曉旭等將其細化為人口及社會保障、城市用地、教育、文化、醫療五部分,每一部分又有具體的指標,醫療方面涉及到醫療衛生機構床位、衛生人員數、醫療衛生支出三項,教育方面涉及到普通高校數、中學數、小學數和教育支出四項。筆者認為,這些指標很好地考量了社會總體投入情況,但是對于人均醫療、教育等資源分配情況,卻不能有所反映,進而就很難將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表現出來。戚曉旭等構建的指標體系目前來看是相對完善的一個,但并沒有給出這些指標的具體權重。

綜觀新型城鎮化評價指標的發展演變歷程,有些指標在發展過程中被新的指標替代,而且隨著對新型城鎮化理解的加深,一些新的指標也加入了評價體系。至今為止所構建的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已經實現了很多突破,但仍存在一些問題。筆者認為,現有的指標體系在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的評價指標涉及不足,綜合以上學者的研究成果,參考中國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涵之一——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測度指標,預期構建一個更加完整的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二、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全面系統性、主導性、層次性、可操作性和導向性原則,基于新型城鎮化的內涵本質,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6],并力求在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有所突破,選取人口城鎮化指數、經濟發展指數、生態環境支持指數、城鄉統籌指數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指數五個方面的指標,本文重構了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一)指標的選取

1.人口城鎮化指數

人口城鎮化是城鎮化進程的直接結果,表現為人口由鄉村向城鎮的積聚,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以及人口素質的提高等。選取的指標有非農業人口比重、二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

2.經濟發展指數

新型工業化是新型城鎮經濟發展的直接推動因素,新型城鎮化倡導經濟發展要集約高效,力求實現循環經濟;突出技術創新的推動作用,提高知識、技術、信息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強化規模效應,節能降耗。選取的指標為人均GDP、人均地方財政收入、第三產業產值比重、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重、科技進步貢獻率、專利授權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單位GDP能耗。

3.生態環境支持指數

新型城鎮化提倡“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低碳、綠色”,因此在指標的選取方面要反映生態環境質量、污染控制、環境建設等[5]。排除技術因素,筆者選取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指標: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天數占全年比重、PM10濃度、二氧化硫年均濃度、二氧化氮年均濃度、一氧化碳年均濃度、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廢水達標排放量、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工業廢氣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煙(粉)塵排放量、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4.城鄉統籌指數

城鄉統籌發展是新型城鎮化評價的重要方面。選取指標有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農村非農業從業人員比重。

5.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指數

在聯合國的文件中,基本公共服務包括清潔水、衛生設施、教育、醫療衛生和住房。從國內情況來看,有的學者認為基本公共服務是指直接與民生問題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有的學者認為基本公共服務是指純公共服務。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一文中,李一花[7]將“基本”定義為一旦供給被中斷,經濟就會出現局部或者全面崩潰,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范圍和水平直接影響到居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質量。此外,新型城鎮化倡導以人為本,而真正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即是做到了以人為本。因此,筆者從供給角度,將公共服務均等化看作一個復合性目標體系,其構成要素具體包括基礎教育、基本醫療衛生、公共就業服務、基本社會保障、基本公共設施的均等化。

(二)改進熵值法確定指標體系的權重

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權重是各指標對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貢獻度的度量,權重的不同會導致不同的評價結果。由于權重的賦值的隨機性比較大,加之專家們的知識結構、理念不同,對指標的重要程度有不同的理解[8],國內的學者采用了諸如層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等很多方法計算權重。目前,國內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計算權重的方法,參考已有的數學方法及相關研究成果,本文采用改進熵值法確定指標的權重。

熵值法是一種客觀的賦權方法,其根據指標的離散程度確定權重。某項指標的指標值離散程度越大,熵值越小,該指標所提供的信息量越大,其權重也越大;反之,指標間離散程度越小,熵值越大,其容納的信息量越小,權重越小[8]。改進熵值法是在熵值法的基礎上增加了對指標的差異性評價,比其更為準確。用熵值法給指標賦權可以避免評價指標權重的人為因素干擾,使評價結果更符合實際。通過對各指標熵值的計算,可以衡量出指標信息量的大小,從而確保所建立的指標能反映絕大部分的原始信息。

1.通過對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權重的計算,我們看到了與以往不同的結果

在以前的評價指標體系中,經濟發展方面所占的權重一般是最大的,而此次的結果卻向我們展示了在新型城鎮化逐漸深入發展的過程中,公共服務均等化指數已經成為了最重要的指標,所占權重高達0.4175。其中,基本公共設施均等化的權重最大,為0.1383,其次依次為基本醫療衛生均等化(0.0897)、基本社會保障均等化(0.0896)、基礎教育均等化(0.0621)、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0.0379)。在基本公共設施均等化指標下,每萬人擁有公交數量和戶均成套住宅套數所占權重最大,戶均成套住宅套數在以往的評價指標中沒有出現過,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是否都擁有住房及擁有住房的質量對新型城鎮化來說越來越重要。基本醫療衛生均等化指標下,每萬人執業(助理)醫師數占有最大權重,其次為每萬人醫療機構床位數、每萬人衛生技術人員數,說明此三項指標對于衡量新型城鎮化質量有較大的意義,這三項指標均等化的實現程度能夠大致代表基本醫療衛生均等化的實現程度。近年來,政府一直重視醫療衛生及社會保障的全民覆蓋,就目前情況來看,二者的均等化程度較好。在基本社會保障均等化指標下,對衡量新型城鎮化質量最重要的指標是醫療保險社會綜合覆蓋率和失業保險社會綜合覆蓋率,而養老保險社會綜合覆蓋率次之,其它指標的重要程度則相對較弱。基礎教育均等化指標下,每萬名學生學校數和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所占權重分別位于第一、第二位;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指標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權重最大。綜上來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指標下,具有較大權重的指標有:每萬人擁有公交數量、每萬名學生學校數、戶均成套住宅套數、醫療保險社會綜合覆蓋率、每萬人執業(助理)醫師數、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失業保險社會綜合覆蓋率。通過這些指標的重要性排名,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型城鎮化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注重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社會服務在不同群體間分配的公平性和均等化。

2.在整個指標體系中,重要程度居于第二位的指標是生態環境支持指數,其權重為0.3240

在此指標下,二氧化氮年均濃度所占權重最大,其次為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PM10濃度、一氧化碳年均濃度,由此看出綠化覆蓋面積對城鎮化的影響程度一直在持續上升,更為重要的是,與人們生活最密切相關的空氣質量指標對新型城鎮化質量的影響也很深遠。PM10又稱可吸入顆粒物,是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對人的健康和大氣能見度都影響很大。它由來已久,國家環保總局1996年頒布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將飄塵改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正式作為大氣環境質量標準。近些年來隨著全年霧霾天氣增多,空氣質量每況愈下,對PM10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并且PM10這一指標在以前的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中也沒有出現過。筆者認為,空氣質量指標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對新型城鎮化質量的影響程度將越來越大。“綠色、清潔、健康”的新型城鎮化理念需要真正實現空氣的清潔,居住環境的美化。

3.經濟發展指數的權重為0.1480,在整個指標體系中位于第三位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因素在衡量新型城鎮化質量方面的作用漸漸淡化,逐漸讓位于生態環境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經濟發展指數下,權重較大的指標依次為: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專利授權量、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重、單位GDP能耗、科技進步貢獻率。前兩項指標在以往的城鎮化評價指標中所占權重也都較大,跟以往比不同的是,該指標中專利授權的權重為0.02007,其重要性跟以往相比有顯著增加,說明科技發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被賦予了較大的重視。此外,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重和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權重也比以往有較大的提升,可見科技在城鎮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政府應繼續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力爭科技為經濟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以符合新型城鎮化所倡導的科學發展觀及創新性社會的構建。

4.人口城鎮化指數與城鄉統籌指數的權重相對較小

在人口城鎮化指標中,二、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所占權重最大;在城鄉統籌指標下,農村非農業從業人員比重的權重是最大的,該指標代表了就業協調程度,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的比重次之。原始數據中顯示城鄉收入比連年下降,說明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縮小,而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率逐漸上升,說明農民對于參加醫保的意識在加強。在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應兼顧農村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盡量縮小二者的差距,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城鄉統籌發展。

三、結論與政策啟示

第一,通過以上的分析得出三點政策啟示:一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將發展的依靠力量聚焦于科技和創新領域,加大對二者的投入,讓科技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二是兼顧好生態環境保護,注重節能減排和資源集約高效利用,努力發展低耗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同時做好對空氣質量的檢測和凈化,實現人類、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三是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核心理念,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通過城鄉體制改革加速推進農民市民化,通過積極的就業政策提高就業水平,通過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文化教育等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落實城鄉統籌發展。

第二,本文所構建的新型城鎮化質量指標體系包含的信息比較全面、豐富,涉及了人口、經濟、生態、城鄉統籌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多方面內容,且首次將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入了評價指標體系,充分體現了新型城鎮化內涵的綜合性。其中人口城鎮化指標有2個,經濟發展指標有8個,生態環境指標有19個,城鄉統籌指標有4個,公共服務均等化指標有22個,而生態環境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指標所占的權重較大,可能與這兩個指標下的三級指標數量較多有關。

第三,本文在方法選擇上采用了改進熵值法,所依據的賦權原始信息來源于客觀環境,根據各指標所提供的信息量來定量決定指標的權重。但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到決策者的主觀意愿,依據此方法確定的權重,最重要的指標不一定具有最大的權重,最不重要的指標可能具有最大的權重,得出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與各屬性的實際重要程度相悖。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對此進行修正,加入專家主觀偏好的權重信息,將主、客觀賦權法相結合。但這也會存在問題,由于不同專家的知識構成不同,給出的權重可能會有較大差異。

第四,本文以大連市為例,就大連市2008年至2012年的統計數據進行了時間序列上的縱向分析,但是未進行城市之間或省域之間的橫向對比和更大范圍的分析。但作為一個研究案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希望能引起更多專家學者對新型城鎮化質量指標體系的深入研究,以拓寬思路,逐步構建一個完整精確的評價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戚曉旭,楊雅維,楊智尤.新型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宏觀經濟管理,2014,(2):51-54.

[2]國家城調總隊福建省城調隊課題組.建立中國城市化質量評價體系及應用研究[J]. 統計研究,2005,(7):15-19.

[3]陳明星,陸大道,張華.中國城市化水平的綜合測度及其動力因子分析[J]. 地理學報,2009,64(4).

[4]方創琳,王德利.中國城市化發展質量的綜合測度與提升路徑[J]. 地理研究,2011,(11):274-290.

[5]曾志偉,湯放華,易純,等.新型城鎮化新型度評價研究——以環長株潭城市群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2,(3):11-15.

[6]牛曉春,杜忠潮,李同昇.基于新型城鎮化視角的區域城鎮化水平評價——以陜西省10個省轄市為例[J]. 干旱區地理,2013,(3):355-363.

[7]李一花.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J]. 稅務與經濟,2008,(4):33-37.

[8]王琳.山東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 山東.濟南大學.2011.

[9]徐建華.現代地理學中的數學方法(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李秀霞,張希.基于熵權法的城市化進程中土地生態安全研究[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1(9):13-17.

[11]歐向軍,甄峰,秦永東,等.區域城市化水平綜合測度及其理想動力分析——以江蘇省為例[J]. 地理研究. 2008,(5):93—102.

[12]胡畔.任重道遠: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看新型城鎮化[J]. 城市發展研究,2012,(7):29-35.

[13]遲福林.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與城鄉一體化[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8]周利軍,張淑花.基于熵權法的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以綏化市為例[J]. 資源開發與市場,2008 ,(11):982-984.[9]章穗,張梅,遲國泰.基于熵權法的科學技術評價模型及其實證研究[J]. 管理學報,2010,(1):35-41.

(責任編輯:楊全山)

2.在整個指標體系中,重要程度居于第二位的指標是生態環境支持指數,其權重為0.3240

在此指標下,二氧化氮年均濃度所占權重最大,其次為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PM10濃度、一氧化碳年均濃度,由此看出綠化覆蓋面積對城鎮化的影響程度一直在持續上升,更為重要的是,與人們生活最密切相關的空氣質量指標對新型城鎮化質量的影響也很深遠。PM10又稱可吸入顆粒物,是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對人的健康和大氣能見度都影響很大。它由來已久,國家環保總局1996年頒布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將飄塵改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正式作為大氣環境質量標準。近些年來隨著全年霧霾天氣增多,空氣質量每況愈下,對PM10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并且PM10這一指標在以前的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中也沒有出現過。筆者認為,空氣質量指標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對新型城鎮化質量的影響程度將越來越大。“綠色、清潔、健康”的新型城鎮化理念需要真正實現空氣的清潔,居住環境的美化。

3.經濟發展指數的權重為0.1480,在整個指標體系中位于第三位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因素在衡量新型城鎮化質量方面的作用漸漸淡化,逐漸讓位于生態環境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經濟發展指數下,權重較大的指標依次為: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專利授權量、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重、單位GDP能耗、科技進步貢獻率。前兩項指標在以往的城鎮化評價指標中所占權重也都較大,跟以往比不同的是,該指標中專利授權的權重為0.02007,其重要性跟以往相比有顯著增加,說明科技發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被賦予了較大的重視。此外,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重和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權重也比以往有較大的提升,可見科技在城鎮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政府應繼續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力爭科技為經濟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以符合新型城鎮化所倡導的科學發展觀及創新性社會的構建。

4.人口城鎮化指數與城鄉統籌指數的權重相對較小

在人口城鎮化指標中,二、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所占權重最大;在城鄉統籌指標下,農村非農業從業人員比重的權重是最大的,該指標代表了就業協調程度,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的比重次之。原始數據中顯示城鄉收入比連年下降,說明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縮小,而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率逐漸上升,說明農民對于參加醫保的意識在加強。在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應兼顧農村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盡量縮小二者的差距,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城鄉統籌發展。

三、結論與政策啟示

第一,通過以上的分析得出三點政策啟示:一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將發展的依靠力量聚焦于科技和創新領域,加大對二者的投入,讓科技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二是兼顧好生態環境保護,注重節能減排和資源集約高效利用,努力發展低耗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同時做好對空氣質量的檢測和凈化,實現人類、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三是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核心理念,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通過城鄉體制改革加速推進農民市民化,通過積極的就業政策提高就業水平,通過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文化教育等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落實城鄉統籌發展。

第二,本文所構建的新型城鎮化質量指標體系包含的信息比較全面、豐富,涉及了人口、經濟、生態、城鄉統籌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多方面內容,且首次將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入了評價指標體系,充分體現了新型城鎮化內涵的綜合性。其中人口城鎮化指標有2個,經濟發展指標有8個,生態環境指標有19個,城鄉統籌指標有4個,公共服務均等化指標有22個,而生態環境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指標所占的權重較大,可能與這兩個指標下的三級指標數量較多有關。

第三,本文在方法選擇上采用了改進熵值法,所依據的賦權原始信息來源于客觀環境,根據各指標所提供的信息量來定量決定指標的權重。但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到決策者的主觀意愿,依據此方法確定的權重,最重要的指標不一定具有最大的權重,最不重要的指標可能具有最大的權重,得出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與各屬性的實際重要程度相悖。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對此進行修正,加入專家主觀偏好的權重信息,將主、客觀賦權法相結合。但這也會存在問題,由于不同專家的知識構成不同,給出的權重可能會有較大差異。

第四,本文以大連市為例,就大連市2008年至2012年的統計數據進行了時間序列上的縱向分析,但是未進行城市之間或省域之間的橫向對比和更大范圍的分析。但作為一個研究案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希望能引起更多專家學者對新型城鎮化質量指標體系的深入研究,以拓寬思路,逐步構建一個完整精確的評價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戚曉旭,楊雅維,楊智尤.新型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宏觀經濟管理,2014,(2):51-54.

[2]國家城調總隊福建省城調隊課題組.建立中國城市化質量評價體系及應用研究[J]. 統計研究,2005,(7):15-19.

[3]陳明星,陸大道,張華.中國城市化水平的綜合測度及其動力因子分析[J]. 地理學報,2009,64(4).

[4]方創琳,王德利.中國城市化發展質量的綜合測度與提升路徑[J]. 地理研究,2011,(11):274-290.

[5]曾志偉,湯放華,易純,等.新型城鎮化新型度評價研究——以環長株潭城市群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2,(3):11-15.

[6]牛曉春,杜忠潮,李同昇.基于新型城鎮化視角的區域城鎮化水平評價——以陜西省10個省轄市為例[J]. 干旱區地理,2013,(3):355-363.

[7]李一花.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J]. 稅務與經濟,2008,(4):33-37.

[8]王琳.山東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 山東.濟南大學.2011.

[9]徐建華.現代地理學中的數學方法(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李秀霞,張希.基于熵權法的城市化進程中土地生態安全研究[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1(9):13-17.

[11]歐向軍,甄峰,秦永東,等.區域城市化水平綜合測度及其理想動力分析——以江蘇省為例[J]. 地理研究. 2008,(5):93—102.

[12]胡畔.任重道遠: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看新型城鎮化[J]. 城市發展研究,2012,(7):29-35.

[13]遲福林.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與城鄉一體化[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8]周利軍,張淑花.基于熵權法的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以綏化市為例[J]. 資源開發與市場,2008 ,(11):982-984.[9]章穗,張梅,遲國泰.基于熵權法的科學技術評價模型及其實證研究[J]. 管理學報,2010,(1):35-41.

(責任編輯:楊全山)

2.在整個指標體系中,重要程度居于第二位的指標是生態環境支持指數,其權重為0.3240

在此指標下,二氧化氮年均濃度所占權重最大,其次為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PM10濃度、一氧化碳年均濃度,由此看出綠化覆蓋面積對城鎮化的影響程度一直在持續上升,更為重要的是,與人們生活最密切相關的空氣質量指標對新型城鎮化質量的影響也很深遠。PM10又稱可吸入顆粒物,是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對人的健康和大氣能見度都影響很大。它由來已久,國家環保總局1996年頒布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將飄塵改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正式作為大氣環境質量標準。近些年來隨著全年霧霾天氣增多,空氣質量每況愈下,對PM10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并且PM10這一指標在以前的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中也沒有出現過。筆者認為,空氣質量指標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對新型城鎮化質量的影響程度將越來越大。“綠色、清潔、健康”的新型城鎮化理念需要真正實現空氣的清潔,居住環境的美化。

3.經濟發展指數的權重為0.1480,在整個指標體系中位于第三位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因素在衡量新型城鎮化質量方面的作用漸漸淡化,逐漸讓位于生態環境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經濟發展指數下,權重較大的指標依次為: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專利授權量、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重、單位GDP能耗、科技進步貢獻率。前兩項指標在以往的城鎮化評價指標中所占權重也都較大,跟以往比不同的是,該指標中專利授權的權重為0.02007,其重要性跟以往相比有顯著增加,說明科技發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被賦予了較大的重視。此外,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重和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權重也比以往有較大的提升,可見科技在城鎮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政府應繼續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力爭科技為經濟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以符合新型城鎮化所倡導的科學發展觀及創新性社會的構建。

4.人口城鎮化指數與城鄉統籌指數的權重相對較小

在人口城鎮化指標中,二、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所占權重最大;在城鄉統籌指標下,農村非農業從業人員比重的權重是最大的,該指標代表了就業協調程度,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的比重次之。原始數據中顯示城鄉收入比連年下降,說明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縮小,而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率逐漸上升,說明農民對于參加醫保的意識在加強。在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應兼顧農村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盡量縮小二者的差距,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城鄉統籌發展。

三、結論與政策啟示

第一,通過以上的分析得出三點政策啟示:一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將發展的依靠力量聚焦于科技和創新領域,加大對二者的投入,讓科技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二是兼顧好生態環境保護,注重節能減排和資源集約高效利用,努力發展低耗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同時做好對空氣質量的檢測和凈化,實現人類、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三是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核心理念,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通過城鄉體制改革加速推進農民市民化,通過積極的就業政策提高就業水平,通過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文化教育等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落實城鄉統籌發展。

第二,本文所構建的新型城鎮化質量指標體系包含的信息比較全面、豐富,涉及了人口、經濟、生態、城鄉統籌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多方面內容,且首次將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入了評價指標體系,充分體現了新型城鎮化內涵的綜合性。其中人口城鎮化指標有2個,經濟發展指標有8個,生態環境指標有19個,城鄉統籌指標有4個,公共服務均等化指標有22個,而生態環境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指標所占的權重較大,可能與這兩個指標下的三級指標數量較多有關。

第三,本文在方法選擇上采用了改進熵值法,所依據的賦權原始信息來源于客觀環境,根據各指標所提供的信息量來定量決定指標的權重。但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到決策者的主觀意愿,依據此方法確定的權重,最重要的指標不一定具有最大的權重,最不重要的指標可能具有最大的權重,得出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與各屬性的實際重要程度相悖。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對此進行修正,加入專家主觀偏好的權重信息,將主、客觀賦權法相結合。但這也會存在問題,由于不同專家的知識構成不同,給出的權重可能會有較大差異。

第四,本文以大連市為例,就大連市2008年至2012年的統計數據進行了時間序列上的縱向分析,但是未進行城市之間或省域之間的橫向對比和更大范圍的分析。但作為一個研究案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希望能引起更多專家學者對新型城鎮化質量指標體系的深入研究,以拓寬思路,逐步構建一個完整精確的評價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戚曉旭,楊雅維,楊智尤.新型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宏觀經濟管理,2014,(2):51-54.

[2]國家城調總隊福建省城調隊課題組.建立中國城市化質量評價體系及應用研究[J]. 統計研究,2005,(7):15-19.

[3]陳明星,陸大道,張華.中國城市化水平的綜合測度及其動力因子分析[J]. 地理學報,2009,64(4).

[4]方創琳,王德利.中國城市化發展質量的綜合測度與提升路徑[J]. 地理研究,2011,(11):274-290.

[5]曾志偉,湯放華,易純,等.新型城鎮化新型度評價研究——以環長株潭城市群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2,(3):11-15.

[6]牛曉春,杜忠潮,李同昇.基于新型城鎮化視角的區域城鎮化水平評價——以陜西省10個省轄市為例[J]. 干旱區地理,2013,(3):355-363.

[7]李一花.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J]. 稅務與經濟,2008,(4):33-37.

[8]王琳.山東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 山東.濟南大學.2011.

[9]徐建華.現代地理學中的數學方法(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李秀霞,張希.基于熵權法的城市化進程中土地生態安全研究[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1(9):13-17.

[11]歐向軍,甄峰,秦永東,等.區域城市化水平綜合測度及其理想動力分析——以江蘇省為例[J]. 地理研究. 2008,(5):93—102.

[12]胡畔.任重道遠: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看新型城鎮化[J]. 城市發展研究,2012,(7):29-35.

[13]遲福林.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與城鄉一體化[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8]周利軍,張淑花.基于熵權法的農業可持續發展評價——以綏化市為例[J]. 資源開發與市場,2008 ,(11):982-984.[9]章穗,張梅,遲國泰.基于熵權法的科學技術評價模型及其實證研究[J]. 管理學報,2010,(1):35-41.

(責任編輯:楊全山)

猜你喜歡
新型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研究
新型城鎮化路徑選擇
城市權利:從大衛·哈維到中國城鎮化問題
價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2:58:33
用新發展理念引領民族地區城鎮化發展
國內各大城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比研究
新型城鎮化是經典城市化的回歸和升級
江淮論壇(2016年5期)2016-10-31 16:23:41
以協調的發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33:03
農村基層團建工作如何變革
人民論壇(2016年27期)2016-10-14 13:17:39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職業農民培養意愿研究
企業導報(2016年11期)2016-06-16 15:31:09
優化河南新型城鎮化格局的方法初探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1:51: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经典三级久久| 久久a毛片| 色综合网址|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av色爱 天堂网| 色综合手机在线|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一区|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2021国产精品自拍| jizz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88av在线看|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欧美精品另类|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亚洲无码四虎黄色网站|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波多野一区| 亚洲69视频|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91国内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日韩视频免费|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狠狠干综合|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无码有码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α片|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69av免费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不卡网亚洲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9精品福利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视频一区亚洲| 永久天堂网Av|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五月激情综合网| 欧美一级夜夜爽|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91免费观看视频| 538国产视频| h网站在线播放|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摸夜夜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