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斌++周冬香++熊振海
摘 要:該文針對目前高校教學評價機制的弊端,提出采用課程目標達成度進行基礎化學教學評價,介紹了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機制的內容與在基礎化學教學評價中的應用實例,分析了完善課程目標達成度機制的措施。
關鍵詞:教學評價 課程目標達成度 基礎化學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b)-0113-02
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了大眾化階段,高校學生規模日益擴大。與此同時,生源質量下降、師生比例失衡、教學資源緊張、教學方式陳舊等問題逐漸顯現出來,高等教育水平和質量問題引起了多方面的關注。如何有效評價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并利用評價結果進一步指導高等學校教學改革是目前高等教育研究領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1-3]。
基礎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是生物科學、環境科學、食品科學、制藥工程等近化學類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起到為后續專業課程學習打基礎的重要作用。同時,基礎化學是學生進入大學階段所接觸的第一門大學化學課程,因此,該課程又肩負著引導學生從中學學習模式過渡到大學學習模式的承上啟下的任務。創新基礎化學教學方式,提高基礎化學教學質量,對于培育高素質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教學評價是基礎化學教學過程的最后階段,通過對基礎化學教學評價結果的深入分析可以及時了解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為開展基礎化學教學改革提供依據。在運用通行的教學評價方式分析基礎化學教學效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不足,針對這些不足,嘗試采用“課程目標達成度”這一新的教學評價方式,本文圍繞這種嘗試展開討論。
1 目前通行的教學評價方式
目前國內高校采取的教學評價模式大同小異,基本都包括學生評價、督導評價、同行評價、教師自評和教師評學等五個方面,其中尤以學生評價為主。以我校為例,學生評價包括教學態度、授課情況和教學效果三項一級指標,每項一級指標又分為若干二級指標。教學態度包括智育和德育并重、輔導答疑、不隨意停(調)課,按時上下課,上課手機關機,作業布置與批改等指標;授課情況包括講課感染力、普通話和規范字使用、不照本宣科、內容充實、啟發式教學、互動交流、合理使用多種教學手段、課堂秩序管理、課外學習指導等指標;教學效果包括是否提高了學習興趣、是否掌握了課程內容等指標。這些指標又分別占有不同的權重。課程結束之前,教學管理部門組織學生通過網絡完成上述學生評價工作,下學期開學之初,將教學評價結果反饋給教師,并在教師的職稱評定、業績考核中參考上述教學評價結果。以上通行的評價方式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為了解教師教學情況提供了重要數據。但是,這種評價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現在:評價指標以學生主觀印象為主,不能客觀反映教師教學效果;評價指標多數僅涉及到教師授課狀態表象,對課程教學大綱目標實現情況考查不夠;沒有考慮不同學科的個性化差異,評價指標“一刀切”。很顯然,在高等教育高速發展的形勢下,仍然采用這種通行的教學評價方式,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2 課程目標達成度用于教學評價的實踐
2.1 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方法簡介
根據教學大綱內容,將考試內容分解為若干關鍵知識點,并根據題型特征,劃分不同達成度級別,例如,對判斷題和選擇題等單一得分題目劃分為正確和錯誤兩個達成度級別,對填空題和計算題等多級得分題目劃分為若干個得分率依次提高的達成度級別。考試結束后,對授課班級試卷中各關鍵知識點對應題目的得分情況進行統計,通過對統計結果的分析,判斷課程目標達成度的情況。同時,認為關鍵知識點對應的題目的正確率或得分率越高,則該關鍵知識點的課程目標達成度越高,之后通過比較各關鍵知識點的最高級別得分率情況,判斷整體的課程目標達成度。
2.2 基礎化學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實例
采用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方法對2013級水產科學4班27名學生的基礎化學期末考試試卷進行了分析。本次考試范圍為物質結構、配位化合物、配位滴定法、氧化還原反應和氧化還原滴定法共五章內容。總分100分,其中選擇題20分,判斷題10分,填空題30分,計算題40分。將本次試卷中的21個題目分解為15個關鍵知識點。
圖1顯示了部分單一得分題目所涉及的關鍵知識點的目標達成度情況。在選取的8個單一得分題目中正確率最高的(96%)為“金屬指示劑”這一關鍵知識點,正確率最低的(41%)為“配位平衡計算”這一關鍵知識點。整體來看,單一得分題目的正確率普遍較高。而單一得分題目所涉及的關鍵知識點多為對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的了解,這說明本課程的教學中對于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方面的目標達成度較高。
圖2顯示了部分多級得分題目所涉及的關鍵知識點的目標達成度情況。這些題目的得分率劃分為I~V 5個級別,得分率依次提高。在選取的6個多級得分題目中得分率最高的(74%)為“EDTA的性質”這一關鍵知識點,這一知識點仍然屬于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范疇,再次表明這類知識點的目標達成度較高;正確率最低的(11%)為“電極電勢的應用”這一關鍵知識點,這一知識點屬于知識的綜合應用范疇,反映了在這方面目標達成度偏低。此外,其他關鍵知識點所涉及到的題目的得分率出現平均化分布的情況,這說明大多數關鍵知識點的目標達成度較為分散,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所涉及的關鍵知識點多為對課程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屬于較高層次的教學要求,目前學生的學習狀況距離這類目標的完全達成還有一定差距。
綜合比較本次考試所涉及的全部關鍵知識點的目標達成度情況,可以發現具有以下兩方面特點:(1)從課程要求來看,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了解達成度較高;對課程知識和化學計算的綜合運用達成度較低。(2)從課程內容來看,原子軌道能及順序、鍵參數、雜化軌道理論、氫鍵、配合物基本概念、EDTA的性質、影響EDTA配合物穩定性的因素、金屬指示劑等關鍵知識點目標達成度較高,均在70%以上;配位化合物價鍵理論、配位平衡計算、提高配位滴定選擇性的方法、配位滴定法的應用、影響電極電勢的因素、電極電勢的應用、常用氧化還原滴定法等關鍵知識點目標達成度較低,大多在30%~50%。這些結果提示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加強相關知識和技能的訓練,進一步提高整體的課程目標達成度。endprint
通過本次課程目標達成度的評價,我們定量化地了解了基礎化學課程教學中學生對教學大綱要求的關鍵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教學工作的得失,從而為我們突出教學重點和改進教學方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我們考慮在今后的基礎化學教學過程中,對于目標達成度較高、學生易于掌握的關鍵知識點,采取學生自學或者學生講授的方式處理,而對于目標達成度較低、學生掌握較為困難的關鍵知識點,多分配課時進行重點講授并且結合習題課進行知識運用方面的操練。
3 進一步完善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的措施
雖然我們在基礎化學課程中成功采用課程目標達成度進行了教學評價,但是我們也認識到這種教學評價方式還有諸多需要完善之處,歸納起來有以下3個方面。
3.1 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與試卷命題相結合
為了使得課程目標達成度能夠全面反映課程教學效果,試卷中所涉及的關鍵知識點應該滿足一定覆蓋度和區分度的要求,即試題與教學大綱實現高度匹配,從而使得由試題得分率統計而得出的課程目標達成度能夠直接反映教學大綱的目標要求是否達到。因此,在一門課程的教學準備期就應針對教學大綱的要求擬定出全部的課程目標項目以及準備重點關注的課程目標項目,并把這些項目體現在試卷內容上。以此工作為基礎,經過長期的積累,可以形成具有本校以及本課程特色的試題庫,結合相應的課程目標達成度的評價結果,為中長期的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數據支持。
3.2 建立網絡評價系統,實現數據采集自動化
由于是初次嘗試,目前我們進行課程目標達成度分析時仍然采用人工統計數據的方式。為了進一步提高這種教學評價的效率,擴大其覆蓋面,可以考慮基于這種方法建立一套網絡評價系統,并通過實現試卷的標準化與電子化來實現課程目標達成度數據處理的電子化,方便評價數據的儲存和對比。同時可以考慮將課程目標達成度教學評價系統納入到現有的教學評價系統中,實現數據共享,利于全面評價課程的教學情況。
3.3 適應不同學科特征,增強方法通用性
目前我們僅在基礎化學課程中運用了課程目標達成度來進行教學評價,因此所采用的評價指標和分析模式更適合于試卷當中客觀性題目較多的理工科課程,而對于試卷中主觀性和開放性題目較多的人文社科類課程以及實驗實踐類課程就不能照搬目前我們所采用方法。根據不同學科特點,深入剖析課程教學大綱,設計能夠準確反映教學大綱要求的計量指標,是增強課程目標達成度教學評價方法通用性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化學類實驗課程的教學評價中,可將基本操作熟練程度、實驗報告規范程度和安全衛生意識等因素納入到關鍵知識點中。
4 結語
采用課程目標達成度開展高等學校課程教學評價屬于新生事物,與目前大多數高校通行的教學評價方式相比,在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定量化教學評價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方式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并且仍有諸多方面需要加以改進。相信通過增加課程目標達成度這一評價方式,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對于提高高等學校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別敦榮.建設中國的高等教育評估學[J].中國電力教育,2008(5).
[2] 張羽鸝.基于高等教育大眾化質量觀的教師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地質教育,2008(1):22-24.
[3] 黃曉玲.高等教育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優化[J].科技創業月刊,2012(10):108-110.endprint
通過本次課程目標達成度的評價,我們定量化地了解了基礎化學課程教學中學生對教學大綱要求的關鍵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教學工作的得失,從而為我們突出教學重點和改進教學方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我們考慮在今后的基礎化學教學過程中,對于目標達成度較高、學生易于掌握的關鍵知識點,采取學生自學或者學生講授的方式處理,而對于目標達成度較低、學生掌握較為困難的關鍵知識點,多分配課時進行重點講授并且結合習題課進行知識運用方面的操練。
3 進一步完善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的措施
雖然我們在基礎化學課程中成功采用課程目標達成度進行了教學評價,但是我們也認識到這種教學評價方式還有諸多需要完善之處,歸納起來有以下3個方面。
3.1 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與試卷命題相結合
為了使得課程目標達成度能夠全面反映課程教學效果,試卷中所涉及的關鍵知識點應該滿足一定覆蓋度和區分度的要求,即試題與教學大綱實現高度匹配,從而使得由試題得分率統計而得出的課程目標達成度能夠直接反映教學大綱的目標要求是否達到。因此,在一門課程的教學準備期就應針對教學大綱的要求擬定出全部的課程目標項目以及準備重點關注的課程目標項目,并把這些項目體現在試卷內容上。以此工作為基礎,經過長期的積累,可以形成具有本校以及本課程特色的試題庫,結合相應的課程目標達成度的評價結果,為中長期的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數據支持。
3.2 建立網絡評價系統,實現數據采集自動化
由于是初次嘗試,目前我們進行課程目標達成度分析時仍然采用人工統計數據的方式。為了進一步提高這種教學評價的效率,擴大其覆蓋面,可以考慮基于這種方法建立一套網絡評價系統,并通過實現試卷的標準化與電子化來實現課程目標達成度數據處理的電子化,方便評價數據的儲存和對比。同時可以考慮將課程目標達成度教學評價系統納入到現有的教學評價系統中,實現數據共享,利于全面評價課程的教學情況。
3.3 適應不同學科特征,增強方法通用性
目前我們僅在基礎化學課程中運用了課程目標達成度來進行教學評價,因此所采用的評價指標和分析模式更適合于試卷當中客觀性題目較多的理工科課程,而對于試卷中主觀性和開放性題目較多的人文社科類課程以及實驗實踐類課程就不能照搬目前我們所采用方法。根據不同學科特點,深入剖析課程教學大綱,設計能夠準確反映教學大綱要求的計量指標,是增強課程目標達成度教學評價方法通用性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化學類實驗課程的教學評價中,可將基本操作熟練程度、實驗報告規范程度和安全衛生意識等因素納入到關鍵知識點中。
4 結語
采用課程目標達成度開展高等學校課程教學評價屬于新生事物,與目前大多數高校通行的教學評價方式相比,在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定量化教學評價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方式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并且仍有諸多方面需要加以改進。相信通過增加課程目標達成度這一評價方式,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對于提高高等學校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別敦榮.建設中國的高等教育評估學[J].中國電力教育,2008(5).
[2] 張羽鸝.基于高等教育大眾化質量觀的教師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地質教育,2008(1):22-24.
[3] 黃曉玲.高等教育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優化[J].科技創業月刊,2012(10):108-110.endprint
通過本次課程目標達成度的評價,我們定量化地了解了基礎化學課程教學中學生對教學大綱要求的關鍵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教學工作的得失,從而為我們突出教學重點和改進教學方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我們考慮在今后的基礎化學教學過程中,對于目標達成度較高、學生易于掌握的關鍵知識點,采取學生自學或者學生講授的方式處理,而對于目標達成度較低、學生掌握較為困難的關鍵知識點,多分配課時進行重點講授并且結合習題課進行知識運用方面的操練。
3 進一步完善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的措施
雖然我們在基礎化學課程中成功采用課程目標達成度進行了教學評價,但是我們也認識到這種教學評價方式還有諸多需要完善之處,歸納起來有以下3個方面。
3.1 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與試卷命題相結合
為了使得課程目標達成度能夠全面反映課程教學效果,試卷中所涉及的關鍵知識點應該滿足一定覆蓋度和區分度的要求,即試題與教學大綱實現高度匹配,從而使得由試題得分率統計而得出的課程目標達成度能夠直接反映教學大綱的目標要求是否達到。因此,在一門課程的教學準備期就應針對教學大綱的要求擬定出全部的課程目標項目以及準備重點關注的課程目標項目,并把這些項目體現在試卷內容上。以此工作為基礎,經過長期的積累,可以形成具有本校以及本課程特色的試題庫,結合相應的課程目標達成度的評價結果,為中長期的課程教學改革提供數據支持。
3.2 建立網絡評價系統,實現數據采集自動化
由于是初次嘗試,目前我們進行課程目標達成度分析時仍然采用人工統計數據的方式。為了進一步提高這種教學評價的效率,擴大其覆蓋面,可以考慮基于這種方法建立一套網絡評價系統,并通過實現試卷的標準化與電子化來實現課程目標達成度數據處理的電子化,方便評價數據的儲存和對比。同時可以考慮將課程目標達成度教學評價系統納入到現有的教學評價系統中,實現數據共享,利于全面評價課程的教學情況。
3.3 適應不同學科特征,增強方法通用性
目前我們僅在基礎化學課程中運用了課程目標達成度來進行教學評價,因此所采用的評價指標和分析模式更適合于試卷當中客觀性題目較多的理工科課程,而對于試卷中主觀性和開放性題目較多的人文社科類課程以及實驗實踐類課程就不能照搬目前我們所采用方法。根據不同學科特點,深入剖析課程教學大綱,設計能夠準確反映教學大綱要求的計量指標,是增強課程目標達成度教學評價方法通用性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化學類實驗課程的教學評價中,可將基本操作熟練程度、實驗報告規范程度和安全衛生意識等因素納入到關鍵知識點中。
4 結語
采用課程目標達成度開展高等學校課程教學評價屬于新生事物,與目前大多數高校通行的教學評價方式相比,在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定量化教學評價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方式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并且仍有諸多方面需要加以改進。相信通過增加課程目標達成度這一評價方式,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對于提高高等學校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別敦榮.建設中國的高等教育評估學[J].中國電力教育,2008(5).
[2] 張羽鸝.基于高等教育大眾化質量觀的教師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地質教育,2008(1):22-24.
[3] 黃曉玲.高等教育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優化[J].科技創業月刊,2012(10):108-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