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延峰++趙中琴++付花榮++余碧濤
摘 要:隨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三元材料即LiNi1-x-yCoxMnyO2系列材料的研究倍受各國政府重視,該文從全球三元材料專利的角度出發,對全球趨勢,各國以及各大申請人在該領域的專利申請情況做了詳細分析,從而對各國以及各大申請人的專利布局做了進一步研究,從而對我國在該領域的專利布局給出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三元材料 申請量 技術原創國 專利布局
中圖分類號:U2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b)-0213-02
三元材料即LiNi1-x-yCoxMnyO2系列材料,該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優異(1),2001年T.Ohzuku和Y.Makimura首次合成了Ni:Co:Mn=l:l:1的三元復合材料LiNil/3Col/3Mnl/3O2,雖然LINil/3Col/3Mnl/3O2研究時間不長,但因其與LiCoO2具有相似結構,具備較好的研究基礎(2),一經提出即被認為是最有可能代替LiCoO2,獲得各國政府大力支持,美國能源部更是將動力材料的研發重點由低成本的LiFePO4逐步轉向LiNil/3Col/3Mnl/3O2。
1 專利申請發展趨勢
1.1 全球申請趨勢
圖1給出了全球三元材料專利申請量隨著年份變化的趨勢圖。2012年由于部分專利尚未公開,統計的數量略有下降。從圖可以看出,在專利數據庫中,三元材料的申請數量從1990年開始呈現一個緩慢增長的態勢,1999年后開始波動性增長,這可能是由于Liu等人首次提出三元材料可以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的觀點,從而引發三元材料研發的熱潮。在2006年、2008年以及2010年分別出現三個高峰;2010年和2011年的申請量維持高位,這表明三元材料相關專利技術仍處在一個活躍期,與全球電動汽車的迅速興起有關,后續將會出現更多的專利申請。
1.2 國內外公司在華的申請趨勢
圖2給出了國內三元材料專利申請量隨著年份變化的趨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首個三元材料的專利申請出現于1998年,隨后穩步增長,在2005年出現第一個申請高峰,在2006-2007年略有下降;2008年以后,專利申請量開始快速增長,尤其是從2009年起,我國三元材料專利申請數量開始急劇增長,其中2010年和2011年的申請量維持高位,與全球申請趨勢相近,但是綜合國內申請量和國外來華申請量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最早的關于三元材料的申請均為國外來華申請,在1998~2000年甚至沒有國內申請,直至2001年才開始出現首個國內申請,隨后國內申請量快速增長,并在2004年首次超過了國外來華申請量;在2005~2010年之間,國內申請和國外來華申請的數量基本相當;在2011~2012年,由于部分專利尚未公開以及部分PCT申請未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原因,導致統計的國外來華申請的數量較少。
2 專利申請分布
2.1 全球技術原創國的年代分布
圖3給出了全球申請中日、中、韓、美四國申請量的趨勢分布圖,氣泡的大小代表申請量的多少。圖3的橫坐標代表年代,縱坐標是全球排名前四位的申請國。
由圖3中可以看出,日本和美國均在1990年開始了三元材料的研究,屬于最早研發的兩個國家,而日本對于三元材料的申請量和持續研究時間均明顯高于美國,早在1999年的時候明顯領先于其他各國。韓國、中國分別在1998年和2001年出現了三元材料的專利申請,韓國在2005年是申請量出現了明顯的發展。而中國在三元材料方面雖然起步較晚,但申請量卻逐年大幅遞增,發展勢頭良好,并且逐步成為年申請量最大的國家。這也與國內鼓勵電動車政策有關。
2.2 全球申請人
表1列出了全球排名前十位的申請人。其中,日本的三洋公司和韓國的LG公司處于專利申請量的第一集團,申請量分別為76件和73件;日本的索尼公司以及韓國的三星公司分列第三、四位,分別為61和60件;其余申請人的申請數量則與前四名的申請人存在較大的差距。
前10名中的申請人有7名來自日本,2名來自韓國,我國僅有比亞迪一家公司上榜,表明日本企業在三元材料領域具有壟斷性優勢,在該領域已經進行了大量的專利布局。而我國的生產企業在該領域的發展相對落后,亟需得到我國企業和科研機構的重視。
圖4為全球前十大申請人的申請量隨年份變化趨勢圖,橫坐標為年代,縱坐標為前十位的公司,氣泡大小代表專利申請量的多少。由圖3可以看出,日本的索尼公司雖然申請量排名僅僅為第三名,但它是最早開展鋰離子電池商業化的公司,而且也是最早對三元材料進行戰略布局的企業。相比之下,申請量排名第一的三洋公司在1997年才開始三元材料的布局,晚于排名第六的松下公司。其余申請人起步較晚,韓國的三星和LG則分別在1998年和2001年開始三元材料的申請,我國的比亞迪起步最晚,為2002年,雖然在2005年和2008年出現了兩次較為大量的井噴式申請,但是從專利整體布局來看,依然弱于其他公司。
3 結語
三元材料在全球發展趨勢目前很強勢,而未來依然會保持一定的告訴增長。我國雖然近年來申請量增長量較大,總量也僅落后于日本,但是由于起步較晚,實際上依然落后其他發達國家。同時我國的專利申請中企業申請所占比重較小,全球十大申請人中僅有比亞迪一家,并且還是在下游位置。而從企業專利布局來看,我國企業比亞迪則是最晚開始對三元材料進行戰略布局的企業,目前三元材料領域依然被日本的企業壟斷和占據。可見,雖然表面上我國的申請量較大,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國在三元材料的研發道路上任重道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 Layered Li[NixCo1-2xMnx]O2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2] Structural Chemistry and Electrochemistry of LiNi1/2Mn1/2O2 for Advanced Lithium batteries. Tsutomu Ohzuku and Yoshinari Makimura,2004.endprint
摘 要:隨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三元材料即LiNi1-x-yCoxMnyO2系列材料的研究倍受各國政府重視,該文從全球三元材料專利的角度出發,對全球趨勢,各國以及各大申請人在該領域的專利申請情況做了詳細分析,從而對各國以及各大申請人的專利布局做了進一步研究,從而對我國在該領域的專利布局給出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三元材料 申請量 技術原創國 專利布局
中圖分類號:U2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b)-0213-02
三元材料即LiNi1-x-yCoxMnyO2系列材料,該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優異(1),2001年T.Ohzuku和Y.Makimura首次合成了Ni:Co:Mn=l:l:1的三元復合材料LiNil/3Col/3Mnl/3O2,雖然LINil/3Col/3Mnl/3O2研究時間不長,但因其與LiCoO2具有相似結構,具備較好的研究基礎(2),一經提出即被認為是最有可能代替LiCoO2,獲得各國政府大力支持,美國能源部更是將動力材料的研發重點由低成本的LiFePO4逐步轉向LiNil/3Col/3Mnl/3O2。
1 專利申請發展趨勢
1.1 全球申請趨勢
圖1給出了全球三元材料專利申請量隨著年份變化的趨勢圖。2012年由于部分專利尚未公開,統計的數量略有下降。從圖可以看出,在專利數據庫中,三元材料的申請數量從1990年開始呈現一個緩慢增長的態勢,1999年后開始波動性增長,這可能是由于Liu等人首次提出三元材料可以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的觀點,從而引發三元材料研發的熱潮。在2006年、2008年以及2010年分別出現三個高峰;2010年和2011年的申請量維持高位,這表明三元材料相關專利技術仍處在一個活躍期,與全球電動汽車的迅速興起有關,后續將會出現更多的專利申請。
1.2 國內外公司在華的申請趨勢
圖2給出了國內三元材料專利申請量隨著年份變化的趨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首個三元材料的專利申請出現于1998年,隨后穩步增長,在2005年出現第一個申請高峰,在2006-2007年略有下降;2008年以后,專利申請量開始快速增長,尤其是從2009年起,我國三元材料專利申請數量開始急劇增長,其中2010年和2011年的申請量維持高位,與全球申請趨勢相近,但是綜合國內申請量和國外來華申請量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最早的關于三元材料的申請均為國外來華申請,在1998~2000年甚至沒有國內申請,直至2001年才開始出現首個國內申請,隨后國內申請量快速增長,并在2004年首次超過了國外來華申請量;在2005~2010年之間,國內申請和國外來華申請的數量基本相當;在2011~2012年,由于部分專利尚未公開以及部分PCT申請未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原因,導致統計的國外來華申請的數量較少。
2 專利申請分布
2.1 全球技術原創國的年代分布
圖3給出了全球申請中日、中、韓、美四國申請量的趨勢分布圖,氣泡的大小代表申請量的多少。圖3的橫坐標代表年代,縱坐標是全球排名前四位的申請國。
由圖3中可以看出,日本和美國均在1990年開始了三元材料的研究,屬于最早研發的兩個國家,而日本對于三元材料的申請量和持續研究時間均明顯高于美國,早在1999年的時候明顯領先于其他各國。韓國、中國分別在1998年和2001年出現了三元材料的專利申請,韓國在2005年是申請量出現了明顯的發展。而中國在三元材料方面雖然起步較晚,但申請量卻逐年大幅遞增,發展勢頭良好,并且逐步成為年申請量最大的國家。這也與國內鼓勵電動車政策有關。
2.2 全球申請人
表1列出了全球排名前十位的申請人。其中,日本的三洋公司和韓國的LG公司處于專利申請量的第一集團,申請量分別為76件和73件;日本的索尼公司以及韓國的三星公司分列第三、四位,分別為61和60件;其余申請人的申請數量則與前四名的申請人存在較大的差距。
前10名中的申請人有7名來自日本,2名來自韓國,我國僅有比亞迪一家公司上榜,表明日本企業在三元材料領域具有壟斷性優勢,在該領域已經進行了大量的專利布局。而我國的生產企業在該領域的發展相對落后,亟需得到我國企業和科研機構的重視。
圖4為全球前十大申請人的申請量隨年份變化趨勢圖,橫坐標為年代,縱坐標為前十位的公司,氣泡大小代表專利申請量的多少。由圖3可以看出,日本的索尼公司雖然申請量排名僅僅為第三名,但它是最早開展鋰離子電池商業化的公司,而且也是最早對三元材料進行戰略布局的企業。相比之下,申請量排名第一的三洋公司在1997年才開始三元材料的布局,晚于排名第六的松下公司。其余申請人起步較晚,韓國的三星和LG則分別在1998年和2001年開始三元材料的申請,我國的比亞迪起步最晚,為2002年,雖然在2005年和2008年出現了兩次較為大量的井噴式申請,但是從專利整體布局來看,依然弱于其他公司。
3 結語
三元材料在全球發展趨勢目前很強勢,而未來依然會保持一定的告訴增長。我國雖然近年來申請量增長量較大,總量也僅落后于日本,但是由于起步較晚,實際上依然落后其他發達國家。同時我國的專利申請中企業申請所占比重較小,全球十大申請人中僅有比亞迪一家,并且還是在下游位置。而從企業專利布局來看,我國企業比亞迪則是最晚開始對三元材料進行戰略布局的企業,目前三元材料領域依然被日本的企業壟斷和占據。可見,雖然表面上我國的申請量較大,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國在三元材料的研發道路上任重道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 Layered Li[NixCo1-2xMnx]O2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2] Structural Chemistry and Electrochemistry of LiNi1/2Mn1/2O2 for Advanced Lithium batteries. Tsutomu Ohzuku and Yoshinari Makimura,2004.endprint
摘 要:隨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三元材料即LiNi1-x-yCoxMnyO2系列材料的研究倍受各國政府重視,該文從全球三元材料專利的角度出發,對全球趨勢,各國以及各大申請人在該領域的專利申請情況做了詳細分析,從而對各國以及各大申請人的專利布局做了進一步研究,從而對我國在該領域的專利布局給出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三元材料 申請量 技術原創國 專利布局
中圖分類號:U2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b)-0213-02
三元材料即LiNi1-x-yCoxMnyO2系列材料,該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優異(1),2001年T.Ohzuku和Y.Makimura首次合成了Ni:Co:Mn=l:l:1的三元復合材料LiNil/3Col/3Mnl/3O2,雖然LINil/3Col/3Mnl/3O2研究時間不長,但因其與LiCoO2具有相似結構,具備較好的研究基礎(2),一經提出即被認為是最有可能代替LiCoO2,獲得各國政府大力支持,美國能源部更是將動力材料的研發重點由低成本的LiFePO4逐步轉向LiNil/3Col/3Mnl/3O2。
1 專利申請發展趨勢
1.1 全球申請趨勢
圖1給出了全球三元材料專利申請量隨著年份變化的趨勢圖。2012年由于部分專利尚未公開,統計的數量略有下降。從圖可以看出,在專利數據庫中,三元材料的申請數量從1990年開始呈現一個緩慢增長的態勢,1999年后開始波動性增長,這可能是由于Liu等人首次提出三元材料可以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的觀點,從而引發三元材料研發的熱潮。在2006年、2008年以及2010年分別出現三個高峰;2010年和2011年的申請量維持高位,這表明三元材料相關專利技術仍處在一個活躍期,與全球電動汽車的迅速興起有關,后續將會出現更多的專利申請。
1.2 國內外公司在華的申請趨勢
圖2給出了國內三元材料專利申請量隨著年份變化的趨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首個三元材料的專利申請出現于1998年,隨后穩步增長,在2005年出現第一個申請高峰,在2006-2007年略有下降;2008年以后,專利申請量開始快速增長,尤其是從2009年起,我國三元材料專利申請數量開始急劇增長,其中2010年和2011年的申請量維持高位,與全球申請趨勢相近,但是綜合國內申請量和國外來華申請量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最早的關于三元材料的申請均為國外來華申請,在1998~2000年甚至沒有國內申請,直至2001年才開始出現首個國內申請,隨后國內申請量快速增長,并在2004年首次超過了國外來華申請量;在2005~2010年之間,國內申請和國外來華申請的數量基本相當;在2011~2012年,由于部分專利尚未公開以及部分PCT申請未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原因,導致統計的國外來華申請的數量較少。
2 專利申請分布
2.1 全球技術原創國的年代分布
圖3給出了全球申請中日、中、韓、美四國申請量的趨勢分布圖,氣泡的大小代表申請量的多少。圖3的橫坐標代表年代,縱坐標是全球排名前四位的申請國。
由圖3中可以看出,日本和美國均在1990年開始了三元材料的研究,屬于最早研發的兩個國家,而日本對于三元材料的申請量和持續研究時間均明顯高于美國,早在1999年的時候明顯領先于其他各國。韓國、中國分別在1998年和2001年出現了三元材料的專利申請,韓國在2005年是申請量出現了明顯的發展。而中國在三元材料方面雖然起步較晚,但申請量卻逐年大幅遞增,發展勢頭良好,并且逐步成為年申請量最大的國家。這也與國內鼓勵電動車政策有關。
2.2 全球申請人
表1列出了全球排名前十位的申請人。其中,日本的三洋公司和韓國的LG公司處于專利申請量的第一集團,申請量分別為76件和73件;日本的索尼公司以及韓國的三星公司分列第三、四位,分別為61和60件;其余申請人的申請數量則與前四名的申請人存在較大的差距。
前10名中的申請人有7名來自日本,2名來自韓國,我國僅有比亞迪一家公司上榜,表明日本企業在三元材料領域具有壟斷性優勢,在該領域已經進行了大量的專利布局。而我國的生產企業在該領域的發展相對落后,亟需得到我國企業和科研機構的重視。
圖4為全球前十大申請人的申請量隨年份變化趨勢圖,橫坐標為年代,縱坐標為前十位的公司,氣泡大小代表專利申請量的多少。由圖3可以看出,日本的索尼公司雖然申請量排名僅僅為第三名,但它是最早開展鋰離子電池商業化的公司,而且也是最早對三元材料進行戰略布局的企業。相比之下,申請量排名第一的三洋公司在1997年才開始三元材料的布局,晚于排名第六的松下公司。其余申請人起步較晚,韓國的三星和LG則分別在1998年和2001年開始三元材料的申請,我國的比亞迪起步最晚,為2002年,雖然在2005年和2008年出現了兩次較為大量的井噴式申請,但是從專利整體布局來看,依然弱于其他公司。
3 結語
三元材料在全球發展趨勢目前很強勢,而未來依然會保持一定的告訴增長。我國雖然近年來申請量增長量較大,總量也僅落后于日本,但是由于起步較晚,實際上依然落后其他發達國家。同時我國的專利申請中企業申請所占比重較小,全球十大申請人中僅有比亞迪一家,并且還是在下游位置。而從企業專利布局來看,我國企業比亞迪則是最晚開始對三元材料進行戰略布局的企業,目前三元材料領域依然被日本的企業壟斷和占據。可見,雖然表面上我國的申請量較大,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國在三元材料的研發道路上任重道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 Layered Li[NixCo1-2xMnx]O2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2] Structural Chemistry and Electrochemistry of LiNi1/2Mn1/2O2 for Advanced Lithium batteries. Tsutomu Ohzuku and Yoshinari Makimura,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