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張琪
微涼的秋風吹過,帶走了夏日的酷熱,飄來莊稼成熟的清香,金燦燦的稻田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近日,記者來到前郭灌區紅旗農場,了解這里的水稻生長情況。水稻試驗基地里,沉甸甸的稻穗把稻稈壓彎了腰。當地農民告訴記者,預計到月底,水稻就可以全面收割。
種了三十多年水稻的紅旗農場職工陳耀發摸著自家的稻穗,臉上滿是喜悅的笑容。他說,雖然還沒到秋收,但今年收成肯定要比去年好。最近幾年,附近農民通過觀察試驗田的水稻長勢選擇品種,非常有效果。
陳耀發所說的試驗田就是紅旗農場水稻品種對比標準化試驗田,總面積1.1公頃,共有100多個水稻試驗品種,還有測土配方施肥和大壟雙行水稻高光效試驗項目。可別小看了這個試驗田,它可是農場職工和當地農民選擇水稻品種的風向標。
紅旗農場副場長崔滿城介紹說,眼下正值水稻的黃熟期,今年的水稻長勢明顯好于往年。這主要是選用了吉粳809、吉粳511、通禾858等優良品種,采用了毯式缽盤育苗機插、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等一系列先進實用技術。
水稻試驗基地主要對優質水稻品種和新型的栽培技術進行推廣,同時為提高糧食產量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該試驗基地不僅成為當地農民選擇水稻品種的重要依據,也吸引了外地農民前來參觀學習。據了解,一到收獲的時節,德惠、農安和鎮賚等地的觀光團就會來這里參觀,了解水稻新品種的長勢、稻穗的飽滿程度。看哪種水稻長勢好,他們就及時采購種子回去,進行推廣播種。
40歲的王學志是紅旗農場二分場的副場長,也是水稻試驗基地的技術員。他對記者說,紅旗農場的水稻長勢這么好,多虧前郭灌區農墾管理局的幫助和扶持。近年來,前郭灌區農墾管理局充分利用試驗田的科技效應,從品種實驗、栽培試驗、科技示范、耕作標準四個方面抓起,建立田間課堂,讓農民看得見、記得住、用得上。同時積極引導農民科學合理地選擇優良品種,加速了科技成果推廣,保證水稻穩產高產。
看著豐收在望的稻田,紅旗農場副場長崔滿城信心滿滿地說:“看這水稻的長勢,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明年我們將增加水稻試驗品種,大力推廣優質高產高效品種,做到農機農藝相結合、良種良法相配套,讓更多農戶種上優質水稻,實現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