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畜牧業發展以先進科技為支撐,逐步發展為現代畜牧業產業,是畜牧業的發展趨勢,其特點是經濟發展快、區域帶動性強、產業轉化經濟增值高的新型支柱產業。農業的增長狀況與畜牧業的發展關聯度成正比。吉林省是農業大省,同時也是畜牧大省,國家“糧變肉”工程的推進和吉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為吉林省畜牧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畜牧業的高速發展將成為吉林省新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關鍵詞:現代畜牧業;畜產品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 F326.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0.0015
1 吉林省畜牧業發展情況
改革開放后,吉林省畜牧業的發展有兩方面特點,一是規模發展空前壯大;二是產值效益有質的提升。吉林省畜牧業經濟已經在新農村建設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經成為農牧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吉林省畜牧業的發展形勢,預示著吉林省乃至全國畜牧業發展的趨勢方向,這一階段的每一個發展特征都代表著吉林省畜牧業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潛力。
1.1 畜產品的質量提高代替數量遞增
為了滿足人們消費的需要,畜牧業就要在某種程度上提高畜牧產品的產量。但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產品的質量標準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畜牧業作為農民收入和新興的經濟型支柱產業發展,如果一味追求數量的增長,其粗放型發展弊端則呈現出來,這與畜牧業的經濟發展規律是相違背的。所以,在畜牧業發展的問題上,要同時注重畜產品數量增長和質量提升,優化畜牧業產業結構是畜牧業經濟增長的必然趨勢。
1.2 畜牧產品外銷是畜牧業發展的另一重要趨勢
吉林省在畜牧產品消費依賴外省供應的狀況有所轉變至結束后,吉林省畜牧產品開始出現外銷,且外銷量逐年增加,數據表明,2010年吉林省生豬外銷量達到531萬頭,2012年612萬頭。2012年比2010年增長15.25%。此外,其他畜牧產品銷量也有大幅度增長,雞肉的外銷是吉林省畜牧業發展最為有力的例證,是吉林省出口創匯的大宗畜產品,年出口量達9.8萬噸。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參與國內外牧業經濟發展,是吉林省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1.3 經營形勢轉變是畜牧業發展的另一特征
傳統畜牧業的發展已阻礙畜牧業大發展。科學飼養、集約經營已成為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另一特征。截至目前,吉林省大規模牧業飼養場已達到60多萬個,其比例占吉林省畜牧業飼養總量的65%以上,現代化的畜牧飼養技術推廣普及率在77%以上。主動鼓勵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推進畜牧業向現代化發展,己經成為吉林省畜牧業發展的現實問題。
1.4 畜產品經營一體化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保障
畜牧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的分段分解是以往畜牧業經濟運行的顯著特征。這種狀況弊端明顯,制約畜牧業的良性發展。此時,生產和供銷一體化已成為新時期畜牧業發展的重要特征。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的組織方式得到支持并迅速發展。其中以吉林皓月公司和吉林德大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些規模大、功能強的龍頭產業在市場中的作用明顯。著力推進產業化一體經營和提高市場組織化程度,是有效促進和加快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2 吉林省畜牧業發展主要存在的兩方面問題
2.1 農畜產品生產監管和保障體系不健全
首先,運行機制完善、規章制度健全且正規的動物疫病防疫和治理區數量建設少。另外生產和科研經費投入相對較少,致使監管體系基礎設施陳舊,技術相對落后;其次,畜牧防疫人員科研、技術和文化水平相對不高,導致在動物檢驗防疫、獸醫疾病衛生和獸藥飼料監督等環節上出現失察現象;再次,消費者關注方式正在轉變,在過去的數量滿足到現在的追求無公害畜產品,再到現在追求無藥物殘留、無污染的綠色健康的畜牧產品。所以,吉林省在殘留檢測工作上還需要加強,現實情況和任務更是十分艱巨。
2.2 畜牧產品經濟產值轉化率相對較低
畜牧產品經濟產值轉化率高是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重要基本特征。輕視市場發展和重視數量生產是吉林省畜牧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這種發展狀況直接導致畜牧產品產業轉化率低。在消費者主導畜牧產品發展的當下,吉林省畜牧產品市場發育不健全且市場體系不完善,畜牧產品交易行為不規范、混亂的市場秩序以及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時有發生。這種情況既影響了畜產品轉化率,又破壞了畜產品在全國范圍內有序流動,這些都成為制約和阻礙吉林省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另一巨大阻礙因素。
3 吉林省畜牧業發展對策
3.1 加大畜牧業的科研水平,建立健全畜牧科技革新體系
加大畜牧業科研水平和科技生產力的投入,是加快現代畜牧業建設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加大產學研的緊密聯合力度和重視程度,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高新技術研究,政策上鼓勵產學研結合,努力建立健全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優良品種是畜牧業生產力發展水平提升的顯著特征,更是決定畜牧產品質量等級的重點所在。
3.2 健康的畜產品與質量監管體系并重發展
提高“畜產品貿易壁壘”的重視程度,防止貿易壁壘現象的出現。同時,要重視消費者對畜牧產品的重視程度,這是畜牧產品消費的關鍵點,是畜牧產品發展的著力點。畜牧業的健康及良性發展的提高應該通過完善養殖、生產、加工等各個重要環節,建立完善的質量發展標準體系,重點保證畜牧產品的質量等級,進一步使畜牧產品在出口中面臨的貿易技術壁壘得以消除。
3.3 政策扶持和鼓勵現代畜禽養殖業可持續發展
規模化發展和標準化發展是現代畜禽養殖業的根本標志。現代畜牧業得以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需要有政府政策的扶持,做到多元投入,在發展的同時要把動物防疫區建立、動物的飼養環境以及畜牧產品質量的要求層次等級等作為重點且要充分考慮的條件。鼓勵養殖戶通過生產合作社等多種形式,擴大畜牧業經營規模,建立標準化殖場,形成區域集中的專業化畜牧生產廠區,實現畜牧業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3.4 著力發展畜牧產品的精細加工
畜牧產品精深加工程度的兩個重要標志,是畜牧產品的產業環節綜合競爭力和其市場占有率。在畜產品加工業發展策略上,一是畜產品加工業規模化和集團化。做到以規模型企業發展、產品質量高的龍頭型企業為核心開展組建和改組;二是著力發展畜牧產品的精深加工程度。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引導行業發展,在政策上鼓勵,在產學研結合上政府給予支持,鼓勵畜產品加工企業制定產品開發戰略,發展精深加工,加大畜產品附加值,服務于經濟發展和收益。
3.5 規范畜牧業行業發展,搭建社會化公共服務平臺
畜牧業產業要健康發展,實現畜產品收益最大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做到規范畜牧業行業發展,搭建社會化公共服務平臺。社會化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有利于畜牧業生產者專注于畜牧業生產,有利于畜牧業規模化生產以及集約化經營管理發展,有利于畜牧業生產者了解市場信息,改進發展方式以滿足市場消費需求,使畜牧業產品經濟轉化最大化。
總之,畜牧經濟是依托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是吉林省新農村經濟發展不斷加快的有效措施。畜牧業作為吉林省農業分支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吉林省農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支柱作用。從吉林省經濟發展比重來看,加大力度建設現代畜牧業產業是必然趨勢,也是大勢所趨。此外,在現實的畜牧業發展中,畜牧養殖生產者生活水平不高,經濟增收有所限制,要想促進農民產業收入,就要全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產學研結合,大力發展畜牧經濟,促進全省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立人.加快發展畜牧業,促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J].畜牧與獸醫,2008,(3).
[2] 唐仁勇.μ-Calpain、Calpastatin與豬肉嫩度的關系及其基因表達的營養調控研究[D].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博士),2008,(6).
[3]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國家統計局, 1998-2012.
[4] 閆大柱.吉林省現代畜牧業建設的研究[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博士),2011,(6).
[5] 黃明.牛肉成熟機制及食用品質研究[D].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博士),2003,(6).
[6] 德慶曲珍.大力發展畜牧業,促進農牧民增收[J].西藏科技,2009,(5).
[7] 張艷芳.不同日糧營養水平對榮昌豬肉品質和肌內脂肪代謝的影響[D].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碩士),2007,(5).
作者簡介:王合鋒,吉林農業科技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