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伴隨著現代農業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了保證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的健康發展,筆者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議,供廣大讀者參考。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現代農業;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0.0031
1 農業技術推廣要與農業機械化同步發展,農機與農藝的完美結合有利于促進農業機械化事業的健康發展,有利于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
現代農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農機與農藝的完美結合。只有農業機械與農藝技術達到完美的結合,才能為農業生產創造最大的效益。做好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是每一個農業機械化推廣部門工作人員的職責,但是從做好農機與農藝完美結合的角度來講,農機部門要經常與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溝通、探討,以促進農機與農藝更完美的結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作為農業技術推廣部門也要積極主動地與農機部門聯系,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做好農業生產工作,促進“三農”事業的發展,加快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進程。
另外,無論在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過程中還是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作為工作人員都要時刻與農民朋友溝通,切實了解農民朋友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這樣不但可以幫助農民朋友解決困難,也有利于新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所以只有農業技術與匹配的農業機械達到完美的結合,才能為農業生產創造最大的價值,才能促進農業機械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加快現代農業發展進程。
2 全面推進農業機械機構調整,提高農業機械技術水平,進一步完善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業機械化事業健康穩步發展
近年來,我國的農業機械化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農業機械化裝備的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農業機械的作業量越來越大,但是伴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和科技的高速發展,我國農業機械結構必須進一步調整才能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腳步。農業機械化水平還要進一步提高,在完善原有技術的基礎上還要不斷的創新,大力培養農業機械研發技術人員,同時也要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設備,努力實現農業機械從單一作業方式向復式作業方式轉變,從低性能逐漸的向高性能轉變,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要想保證農業機械化工作順利開展,進一步完善我國農機化社會服務體系是十分必要的。要建立和完善信息整理、信息發布和發布制度,為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提供及時、全面、準確的信息服務。新時期要利用好網絡媒體平臺,建議培養信息化建設人才,在掌握了信息建設基本技術的基礎上要認真負責地做好信息服務建設工作,利用好信息網絡平臺,將有價值的信息及時有效地傳遞給大家。
所以必須全面調整農業機械結構,提高農業機械技術水平,并且進一步完善農業機械社會服務體系,才能促進農業機械化事業的健康穩步發展。
3 定期組織培訓,培養農機化人才,打造農業機械化優質團隊
農業機械化推廣部門是農機推廣工作的主力軍,直接影響著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的質量,在國家的正確引導和廣大農機化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我國農機化事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面對著新的歷史時期,社會還在不斷進步和發展,作為一名合格的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者,在具備一定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要不斷學習,更新思路,要不斷給自己充電,緊跟時代腳步。要具備愛崗敬業的精神,把做好農業機械化工作作為自己的光榮使命。
所以農機推廣部門要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培訓,給大家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提供提高自身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機會,從而才能盡最大努力為農機化事業做貢獻,進一步促進農機化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4 完善我國農業機械化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國家財政扶持力度,進一步促進農業機械化事業再上新臺階
要想加快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腳步,除了做好以上三點之外,還要不斷完善農機化管理制度,才能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的管理水平,在健全農業機械化管理制度的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加快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步伐,要以健全的法律法規為后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因此,必須不斷建立和完善我國機械化發展體制,為農業機械化提供制度的支持和保障。
我國已經陸續出臺了一些惠農政策和補貼,其中農機購置補貼的出臺,就極大鼓舞了農民,加大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熱情,減輕了農民負擔。
所以要加快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腳步必須以健全的法律法規為后盾,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才能有利于農業機械化事業再上新臺階。
5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穩步發展一是要促進農機與農藝的完美結合、同步發展;二是要全面推進農業機械機構調整,提高農業機械技術水平,進一步完善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三是定期組織培訓,培養農機化人才,打造農業機械化優質團隊;四是完善我國農業機械化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國家財政扶持力度。以上四點都是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進一步發展和進步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李成忠,陳玉娟,初杰.淺談推進農業機械化的現實意義[J].廣西農業機械化,1999,(05).
[2] 楊鏑鳴,楊星釗,李冠峰,李照美,錢秋玲.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1998,(03).
作者簡介:溫暖,本科學歷,九臺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