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水利工程隧洞施工中的要點,從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來分析水利工程隧洞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對提高水利工程隧洞施工效果進行了探討,以保障水利工程隧洞施工的質量,據此,有利于確保水利工程隧洞施工的安全性,使其更為可靠,滿足水利工程施工的要求。
關鍵詞:水利工程;隧洞施工;認識;施工技術;管理
中圖分類號: TV9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0.0039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水利工程建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雖然迎來了新的局面,但是也受到了諸多考驗,使得水利工程中各個項目的施工質量備受關注,以滿足社會需求,為人們提供更為安全而優質的服務。隧洞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在水利工程隧洞施工過程中,具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容易對隧洞施工質量造成影響。為保障水利工程隧洞施工的安全性,必須創新施工工藝,加強對隧洞施工的管理,以提高隧洞施工的可靠性,確保施工工作的順利開展。
1水利工程隧洞施工中的技術要點
1.1水利工程開挖過程中的施工技術
在隧洞開挖施工過程中,要根據現場施工狀況來選擇相應的開挖方式,以保障施工工程的進度,提高施工工程的質量。在選擇隧洞開挖方式的時候,要充分考慮隧洞的圍巖種類、了解隧洞斷面的尺寸大小。以隧洞施工的水平為依據,通常采用的隧洞開挖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全斷面的隧洞開挖方式。這種開挖方式主要應用于一些較為完整的圍巖隧洞中,針對一些比較堅固的隧洞,通過一次性鉆爆使其成為隧洞,然后在對其開展支護施工。全斷面隧洞開挖方式的優勢在于能夠加快施工進度,在保障質量的情況下,加快施工速度,嚴格按照施工組織的要求來開展工作,開挖的時候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干擾;第二種是導洞隧洞開挖方式。這種開挖方式不同于前一種開挖方式的地方在于其首先要在斷面上實施導洞開挖,然后在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來將導洞設計成所需要的尺寸和形狀。這種開挖方式較為靈活,能夠在施工過程中探明隧洞的地質狀況,解決隧洞施工中的排水問題,有利于隧洞進行良好的通風工作。導洞開挖方式能夠使爆破的效果更好。
1.2水利工程隧洞的塌方處理技術
在水利工程隧洞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塌方現象,則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塌方問題,鞏固隧洞。要加固還未出現塌方的隧洞部位,防止其余地方也出現塌方現象,有利于為解決塌方問題提供穩定的條件。與此同時,隧洞施工相關負責人員要對造成塌方的原因進行分析,深入塌方現場中展開調查和研究,盡快發現隧洞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其原因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從而降低塌方對隧洞施工質量的影響。通常而言,隧洞塌方有兩種狀況,一種是小面積的塌方,一種是大面積的塌方,無論是哪一種塌方類型都需要技術人員進行及時的處理,以保障隧洞施工的質量。
2水利工程隧洞施工中的管理要點
為提高水利工程隧洞施工的有效性,必須加強對水利工程隧洞施工的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體系,完善相關的施工制度,以規范施工人員的工作行為,為水利工程隧洞的施工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加強對隧洞施工人員的培訓,以提高其施工技術,使其能夠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為一名水利工程隧洞施工技術人員,需要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既要知道施工過程中的機械操作專業知識,還要對地質和隧洞有一定的了解,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以此使水利工程隧洞施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三要培養施工技術人員良好的職業素質,增強其責任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隧洞施工過程中,提高施工技術人員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在開展隧洞施工活動的時候,還要做好準備工作,對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設備和施工圖紙等進行嚴格的審核,以確保其符合施工標準,嚴格按照施工合同中的要求來進行施工工作。
3 結語
隧洞施工已經成為水利工程建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研究課題,對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為保障水利工程隧洞施工的質量符合要求,必須注重對隧洞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強化對隧洞施工項目的管理,以提高隧洞施工的安全性。在水利工程隧洞施工過程中,要引入先進的施工技術,采用現代化施工機械設備,以提高隧洞施工工作效率,促進隧洞施工技術水平的提升。豐富隧洞施工管理手段,以確保水利工程隧洞施工項目的順利開展。總而言之,深入思考水利工程隧洞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為隧洞施工工作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海艇.水利工程隧洞施工的幾點認識與思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3).
[2]程新平.水利工程隧洞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風,2011,(17).
[3]付俊杰.水利工程隧洞施工關鍵技術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8).
[4]楊克珊.水利工程隧洞施工的幾點認識與探索[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10).
作者簡介:陳曉玉,本科學歷,松遼水利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