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本文主要介紹了水稻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供廣大農戶參考。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5.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0.0066
1 病害
1.1 水稻紋枯病
水稻紋枯病是水稻比較常見的病害之一,該病主要危害水稻的莖稈,一般癥狀是產生橢圓形的斑點,斑點顏色呈灰綠色,病斑嚴重時會成片,多個病斑連接在一起,形成不規則的病斑,當紋枯病侵害水稻比較嚴重的時候,就會進一步侵害水稻的葉片。水稻紋枯病發病幾天之后,在橢圓形的病斑上會出現白色的菌絲,如果不及時處理,逐漸就會形成菌核,菌核一般呈褐色,大小一般與蘿卜籽大小相當。可在病斑上看到糾結成一團的白色菌絲,后期變成蘿卜籽大小的褐色菌核。當紋枯病侵害水稻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就會導致水稻抽穗困難,或者是即使水稻抽穗,但是容易出現秕谷現象,秕谷就是所說的籽粒不飽滿,干癟,影響了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防治方法:首先要選擇抗水稻紋枯病能力強的品種,其次是要注意水稻的科學栽培與管理,對于水稻而言,在栽培管理的過程中,要注意合理密植,保證田間的通透性,科學灌水,合理培肥,這些對預防紋枯病和抵抗紋枯病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最后在預防方法上可以選擇打撈菌核,將田中漂浮物撈掉,減少菌核。
藥劑防治:抓住防治適期,分蘗后期病穴率達15%即施藥防治。可選藥劑有井岡霉素、粉銹寧乳油、甲基硫菌靈、多菌靈、紋枯利、甲基立枯靈等。
1.2 稻瘟病
稻瘟病屬真菌病害,是水稻病害中影響較大的病害之一,也有人稱其為火燒瘟,可見該病影響之大。該病不僅是公主嶺市比較常見的病害之一,在各地也均有發生,該病發生部位主要集中在葉部、節部,在水稻整個生長期都有可能,該病一旦發病可以造成水稻減產40%左右,防范不及時很可能造成大量減產,甚至絕收。該病一旦發病就會出現水漬狀的斑點,病株會呈現出灰黑色,最后蜷縮枯死。根據發病部位不同叫法也不同。
防治方法:同樣首先建議是選用抗病害能力強,生長力旺盛的品種為主,然后建議農戶要處理好病株或者發病的谷粒,一旦發現要處理干凈,絕對不能堆放在田間,針對病谷千萬不能拿來做種子,另外建議品種選擇上也可以選擇性狀比較好的雜交水稻品種,同時進行品種輪換種植,對于預防稻瘟病會有好的效果。最后建議藥劑浸種,降低稻瘟病的發病幾率。
藥劑防治:發病前可用三環唑類藥劑預防,如三環唑、戊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環唑等。如果已經發病,就要使用稻瘟靈治療,目前最好的藥劑是富士一號,一畝一瓶。如果是常發生的田塊,可以用富士一號一瓶兩畝進行預防。
1.3 稻曲病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一旦發生可以直接影響到水稻的產量,因為該病的危害部位主要是水稻的穗部,危害水稻谷粒。受害谷粒內形成菌絲塊漸膨大,內外穎裂開,露出淡黃色塊狀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內外穎兩側,呈黑綠色,初外包一層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綠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兩側生黑色扁平菌核,風吹雨打易脫落。
防治方法:科學選種是關鍵,以抗病害能力強的品種為首選,其次要注意水稻的田間管理,由于該病多發于后期,一定要注意觀察水稻后期的生長狀態,科學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害能力降低發病幾率。另外要注意水稻施肥不宜過多,施肥過多也容易導致水稻稻曲病的發生。
藥劑防治:防治水稻稻曲病關鍵時期應該在水稻孕穗后期(破口期3~5天),防治藥劑可選用“愛苗”(苯甲·丙環唑),或者井岡·烯唑醇等噴霧,能有效防治稻曲病的發生。或者將稻瘟康按300倍液稀釋,并添加適量滲透劑如有機硅等,進行噴霧,重點噴藥的部位是植株的上部,3天用藥2次。
2 蟲害
2.1 水稻螟蟲
水稻螟蟲就是農民所說的鉆心蟲,該害蟲除了危害水稻之外,還危害玉米和其他禾本科作物。該害蟲為害分蘗發棵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為害孕穗和抽穗期水稻,造成死孕穗或白穗;為害乳熟期水稻,造成蟲傷株。為害嚴重時容易倒伏,造成水稻減產。
農業防治:農業防治建議可以選擇消滅越冬蟲源,具體方法可以采取深翻種植,或者進行旋耕滅茬,這樣就可以減少稻樁的殘留,降低蟲害的發生幾率。另外也要清理稻草,減少蟲源。在農業防治上要想取得好的效果,筆者還建議農戶可以適當的更換水稻品種,以減少化學防治壓力和發生基數。
藥劑防治:建議可以選用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或者可選18%殺蟲雙水劑,每畝150克對水50升噴霧,或用5%殺蟲雙顆粒劑,每畝1~1.5公斤撒施,或用B.t.乳劑加殺蟲雙,每畝各用100克加水噴霧,或用敵馬合劑、殺螟松、三唑磷等。
2.2 稻飛虱
稻飛虱具有暴發性和突發性,稻飛虱喜歡蔭蔽、潮濕的環境,成、若蟲一般群集在稻叢下部活動,在稻株莖基部刺吸汁液,同時排出大量蜜露,使稻叢基部變黑,葉片發黃干枯。雌蟲用產卵管刺裂稻莖的表皮組織,將卵產于組織內。稻株被刺傷處常呈褐色條斑,嚴重時稻株基部莖稈腐爛,植株枯死,形成一團一團的“黃塘”、“落窩”現象,常造成大片水稻枯黃倒伏。
農業防治:建議加強田間管理,合理科學施用氮磷鉀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實行科學的水肥管理,防止禾苗貪青徒長。
藥劑防治: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0~25克,或25%優樂得可濕性粉劑20~25克,或20%葉蟬散乳油150毫升,任選一種,對水75~100公斤常規噴霧,或對水5~7.5公斤低量噴霧。
作者簡介:鄭春玲,中專學歷,公主嶺市植檢植保站,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