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策
摘 要:培養應用型人才是綜合性地方本科院校的首要教學目標,只有加強教學改革才能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教學的目標。本文以英語閱讀教學為切入點,探索一種以多媒體為支撐的自主操作,講練結合,博客導學,學習反饋鏈條式英語閱讀新模式。這種模式能夠克服傳統教學模式中的部分缺陷,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閱讀能力,達到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實現培養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終極目標。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 多媒體 閱讀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a)-0203-02
近些年,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很多綜合性地方本科大學蓬勃發展,這類院校大多都確立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英語專業作為傳統專業,只有加強教學改革體系建設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而英語閱讀課程是英語專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門課程,但大多數學生對于英語閱讀課程興趣不高,學習消極,不能熱情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這種情況之下,很難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而且在英語閱讀教材中,課文大都篇幅較長,結構較復雜,詞匯量較大,文化內容較深刻,所以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會嚴重影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致使教師事倍功半,教學目的很難完全實現。所以,要培養應用型的英語人才,就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發展帶來的契機,采用新的教學模式。
1 傳統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及其不足
作為英語教學重中之重的課堂教學長期局限于“三P”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先將新知識呈現給學生,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實踐,然后是學生輸出。
將這種傳統的大班教學模式應用在英語閱讀課中,引起了許多問題。第一,閱讀課本中的教學內容不夠生動。記敘性、議論性的文章主要是描述性的文字,說明性的文章,除文字外可能附加圖表和圖形,但不管是文字還是圖表都是靜止的符號,只能在視覺上給讀者較小的沖擊,比較枯燥。第二,學生的閱讀量達不到大綱要求。閱讀課要求學生能夠廣泛充分地接觸閱讀材料,積累詞匯量,提高閱讀速度和質量。可是,由于課時的限制,在缺乏有效的檢查機制情況下,學生的閱讀量根本達不到要求。第三,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閱讀技巧實踐操練時,往往不能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這種操練實踐最終只會變成令學生厭煩的刻板練習,徹底剝奪了學生創造性的發揮,使學生的陷入被迫無趣的窘境,最終學習熱情消失殆盡。第四,師生之間缺乏交流。眾所周知,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但是在閱讀課堂上,最好的互動活動即課堂討論很難開展起來。究其原因,主要是傳統的閱讀教法是教師進行“滿堂灌”,受上課時間的限制,教師想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最多教學內容的灌輸,所以導致師生,同學之間缺乏交流。
2 英語閱讀教學新模式
在符合英語閱讀教學實際的基礎上, 教師有必要在多媒體環境下,通過課堂閱讀情境創設,閱讀興趣調動,以及師生、生生之間的課堂合作和互動,嘗試構建一種新的英語課堂閱讀教學模式,以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通過教學實踐,筆者制定如下的一種新模式。其基本程序是:自主操作→講練結合→博客導學→學習反饋。
2.1 自主操練過程
所謂自主操練過程是學生利用電腦的播放功能自主聽讀刻錄在光盤上的閱讀教材。光盤教材的內容與課本內容完全一致,但配有音響效果。在學生自主操練時,教師不整體性講解課文中的任何難點或重點,但要隨時督促學生,給學生答疑,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自主操練時,首先要戴上耳機,邊聽邊讀,并記錄自己的問題,然后準備與老師同學進行討論交流,使自身的能動性得以充分的發揮。在整個自主操練過程中,完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扮演了指導者和監督者這一角色。
2.2 講練結合過程
自主操練結束后,就進入到了講練結合過程。教師充分利用幻燈片的演示功能,播放課件,邊播放邊講解邊練習,在講解完之后,引領學生進行填空、陳述、討論、角色扮演等練習,幫助學生及時理解消化所學的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但經歷了語言的輸入過程,也經歷了語言的輸出過程。所以,講練結合注重了語言輸入與輸出的結合。
2.3 博客導學過程
課后主要是通過博客導學對學生輔導。博客導學是指利用網絡,給學生創建網絡化學習交流的平臺。在校園網站中建立班級博客、學生博客。在班級博客中建立“教師在線”為學生解疑答惑,開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外閱讀天地”。在“課外閱讀天地”里教師為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設計學習流程:文章導讀→說文解字→初讀感知→品讀感悟→質疑問難→閱讀過關。
2.4 學習反饋過程
學習反饋過程是指利用網絡教學測試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階段性在線測試。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在授課前期做了許多工作,建立網絡教學測試平臺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這一平臺可以在網上自動生成試題,對學生進行實時自測,成績評定和成績分析,使任課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記錄在案。
3 實施效果
在英語閱讀課上采用以多媒體為支撐的自主操作,講練結合,博客導學,學習反饋鏈條式英語閱讀新模式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首先,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極大的調動。90后的學生們都是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他們的生活離不開電腦和網絡,這種新的閱讀課程模式充分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們創設生動、形象、真實的情景,激活背景知識,易于被90后的孩子們接受,喚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其次,推行了英語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英語閱讀課程的改革徹底改變了從前教師滿堂灌的授課方式,教師已經不再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是精心設計課堂,組織教學,由講授者變為組織者、指導者和監督者。學生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從純粹地接受知識變成自我學習,自我發現,和自我創造。90后的學生個性較為鮮明,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有利于教學,有利于實施英語素質教育。再次,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自主操作→講練結合→博客導學→學習反饋的學習模式遵循學生的思維規律,老師有淺入深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點撥,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4 結語
這種以多媒體為支撐的自主操作,講練結合,博客導學,學習反饋鏈條式英語閱讀新模式打破了以閱讀教材為中心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這種新型模式是英語資源、電腦、網絡的融合,從趣味性、實用性和文化性的角度出發,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能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因而能夠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 鄧玉榮,羅德芬.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新探索[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9,9(2):22-23.
[2] 劉曉麗.策略性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08,25(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