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樹興
摘 要:隨著林業生產需要的變革,如何取得足夠而準確的森林資源信息以滿足林業生產的需求逐漸成為重要問題。森林調查正是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力求用低成本快速而準確的獲得大量的可靠信息。為了明確森林資源具體情況,獲得林業生產所需要各種基本信息,在既確保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又能發揮出森林資源的最大利益。
關鍵詞:森林規劃 調查 設計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a)-0236-01
根據國家多部關于森林管理和林業建設的法律法規,為了保證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健全森林采伐的管理機制,維護林農森林資源的處置權力,在林業生產過程中必須建立基于森林規劃的森林調查設計方案,既要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又要滿足人們生活中對森林資源和林業產品多樣化的需求。穩步實現森林資源常采常新,采種結合,長久可持續利用的目標。在對森林進行規劃的基礎上,建立科學合理的森林調查設計方案,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獲得盡可能多的森林信息。努力將先進技術和設備融合到森林調查工作中來,提高森林調查的效率和質量,取得良好的調查效果。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林業生產模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森林調查設計方法已不能滿足和適應新時期林業的生產需求,根據實際情況和森林規劃改進森林調查設計方案刻不容緩。
1 森林調查的現狀和概述
在森林調查前首先要根據具體情況和森林規劃制定合理的森林調查設計方案,力求以最小的成本,最小的誤差得到最多的可用信息,確定最佳樣品單元數和樣品單元面積。森林調查設計方案的具體制定主要取決于調查目的,只有明確調查目的,才能制定合理的調查內容和調查方案。調查的目的應由調查成果的使用者在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制定,單純由使用者或由專家制定都是不可取的,必須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最佳的調查效果。森林調查的基本目的在于掌握森林質量的變化趨勢和特點,并結合實際的生產經營情況制定具體的調查目的,以達到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森林調查設計的方案還用考慮到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在滿足法規要求的同時達到規劃目的。調查涉及的方案還應充分結合以往的調查經驗和調查地區的自然情況,選用合理的機械設備和調查方法,避免受到相關氣候和地形的干擾。
2 如何合理制定森林調查設計方案
第一,應根據時代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進步,將先進科學技術和設備引入到森林調查設計中來,時刻保持對新技術的敏感性,開拓思路,勇于創新。比如,在傳統的森林調查中,繪制森林平面圖是一項重要但繁重的工作。工作人員需要攜帶分度儀,羅盤儀,縮尺等工具進行野外作業,人工測量方位角和距離等數據,再逐點繪制在方格紙上形成最后的平面圖。手工繪圖不僅工作繁重,效率低,并且還存在誤差大的缺點。21世紀是計算機的時代,隨著電子計算機的普及和廣泛應用,電腦作圖逐步取代了手工繪圖,不僅工作效率有了極大的提高,準確度也有了顯著的提高。衛星的使用更是免去了工作人員實際探測的繁重工作,足不出戶就可以對部分森林信息加以探測,方便又快捷。
第二,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林業生產的具體要求制定采伐強度。我國曾經歷了一段亂砍亂伐的時期,不注意采伐強度,一味索取,造成了環境的惡化,霧霾,沙塵,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無一不與亂砍亂伐息息相關。為了環境不受到破壞,同時還要確保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對林業產品的需求,必須制定合理的采伐制度,積極培育后備森林資源。各個省市對采伐強度的標準是略有不同的,以吉林省為例,采伐強度不得大于采伐前林木蓄積量的40%,更新采伐不得大于伐前林木蓄積量的30%;對商品林,公益林等還有其他不同的具體要求。其他省份的采伐強度標準也大都基于伐前林木蓄積量,一定要確保采伐強度的合理性,積極補種新樹苗,注重可持續發展。在具體執行時,還應根據伐前密度靈活制定采伐強度。對于伐前密度較低的林分應采用低密度擇伐,而對于伐前密度較高的林分則采用高密度擇伐。對于名貴樹種以及蓄積量較低的樹種,應在小范圍進行擇伐。總之,采伐強度應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制定,不能能生搬硬套。
在選用調查方法時應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注意當地的氣候和地形,選擇恰當的調查方法。如調查地區有新攝影的大比例尺航空圖片,就可以直接應用圖片調查。如果沒有,則應考慮不用航空圖片的調查。調查方法也因地況,林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能將一種調查方法硬套到多個地區的調查當中。在抽樣設計中還應正確劃分總體和單元。總體是單元的集合體,單元是觀測或調查的單位。森林調查是以調查對象為總體,把每個地塊作為一個觀測單位,但在不同情況下,單元和總體也會根據調查目的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采伐前蓄積量的調查是森林調查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蓄積量的調查方法有全林每木調查,標準地調查,機械抽樣調查等,這些方法如果得到合理利用,將準確快速的獲得森林資源信息,但如果利用不合理,則會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增大工作強度,降低調查精度。
此外,還應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工作人員應掌握森林調查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知識,不斷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熟練運用多種新技術和手段,進而提高森林調查設計工作的效率。全面提高森林調查設計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加強人員考核。同時,應加大資金和設備的投入,升級相關專業設備,減少調查誤差,得到更加準確全面的調查結果。
在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黨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是既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又一適應時代的重要發展戰略。在各行各業的各個領域,可持續發展得到了多種表現形式,尤其是在林業生產中,可持續發展更是關乎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環境安全和健康的重要舉措。堅持可持續發展,將科學發展觀全面應用到森林調查設計方案中,在森林規劃的基礎上,按照森林規劃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科學的森林調查設計方案,真正做到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的協調發展,在保護環境,保護森林資源的同時,也要滿足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滿足人們對林業產品的日常需要,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建設生態和諧的社會。
參考文獻
[1] 李利民.淺析森林調查設計和森林可持續經營[J].節能環保,2013(5).
[2] 韓東俊,徐京江.談森林調查設計方案[J].農林科研,2010.
[3] 張宜軍.森林調查設計方法之討論[J].中國農業信息,2014(3):204.
[4] 牛美玲.淺析森林可持續經營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0,133(3).
[5] 王洪軍.淺析森林調查設計和森林可持續經營[J].吉林農業,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