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
摘 要: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發展十分迅速,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迅速在校園中普及,并成為廣大學生所喜聞樂見的信息交流平臺。這種全新的交流手段以其傳播快捷、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等特點強勢介入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讓黑板報、廣播、橫幅、海報等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及早認識微博的利與弊,順應科技發展的潮流,創新思想,豐富工作方法占領思想政治工作的陣地。
關鍵詞:微博 高校 思想政治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a)-0242-01
微博具有信息傳遞快捷、內容豐富、形式靈活等特點,成為當代大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溝通工具,很多學生喜歡用微博來傳遞消息、發布學校和社會上的最新動態。微博讓人們溝通更加便捷,信息的傳遞也更加迅速,但對大學生信息真實性的鑒別和社會經驗的相對缺乏,也讓微博成為滋生謠言和虛假信息的溫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認識到微博的普及與傳統宣傳工具的弱化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新特點和新形勢,在工組中采取靈活多樣的工作方式占領思想政治輿論的陣地。
1 微博帶來的挑戰
1.1 沖擊傳統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我國很多高校采用集體授課、具體談話、廣播宣傳、海報通知等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種傳統的方法在過去能夠起到較好的作用,但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特別是微博的出現,學生獲取信息的來源更加廣闊,不再局限性于教師的言論。有時,微博的信息與思想政治工作者所說的內容存在不一致的現象,導致學生對教師產生懷疑,甚至讓自己的思想發生困惑。在微博的沖擊下,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受到沖擊,并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1.2 挑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質
傳統教育模式下,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師能夠掌握比較多的信息,對學生進行相關工作時也能夠有的放矢,對社會上流傳的各種現象、信息進行解讀和過濾,讓后再有選擇的傳授給學生。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微博出現后,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更為多樣,不再局限于教師。有的教師在工作中甚至不如學生掌握的信息多,導致思想政治工作疲于應付學生的各種新思想、新潮流和新趨勢,處于被動地位,難以在工作中貼近學生,導致思想政治工作滯后。
2 微博的合理利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該順應科技和時代發展的潮流,在微博的普及下采取因勢利導的策略,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方法,擺脫傳統思維的禁錮,利用微博開創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2.1 開通官方微博
傳統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以灌輸的方式來推動,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造成很多學生對思想政治工作沒有興趣,甚至產生抵觸情緒。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微博進入學生的生活,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有效利用微博建立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平臺。有的高校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開通了學校官方微博,利用微博發布學校最新的新聞、活動、事跡等內容,并通過微博發表一些時下熱門話題供學生討論。同時,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困難也可以通過微博來反饋。這樣就搭建了一個學校與學生平等交流、溝通和對話的平臺,學生也比較喜歡這種交流方式。官方微博需要政治堅定、思想敏銳、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來管理。利用微博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思想,疏導學生的心理,宣揚新風正氣,占領微博輿論陣地,發揮微博輿論的正面作用。
2.2 開設微博課堂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課堂教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導作用。”利用傳統課堂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上課人數較多、時間固定和教室空間小的限制,師生之間難以進行比較深入的互動和交流。通過微博課堂,可以有效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讓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教室,搭建一個更加廣闊和自由的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微博關注學生的最新動態,掌握學生內心的世界和學生所接觸的信息,讓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走入學生的內心。教師通過微博可以改變思想政治工作的被動狀態,主動發起熱門話題討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思想政治工作擺脫傳統模式束縛,深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擺脫傳統說教方式,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2.3 開創微博組織
高校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一般有寢室、班級、系、學院等組織形式。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傳統的組織形式受到網絡文化的沖擊不斷弱化。因此,高校應通過微博加強學生的組織結構,如開設微博班級、優秀學生微博、社團機構微博等,通過微博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團隊意識建設,也可以通過微博發表會議或活動通知,展開話題討論。例如,利用微博召開班會,增強學生的民主意識和溝通頻率;利用微博組織黨的政策學習、討論發展黨員等。
3 結語
總之,微博作為一種新型的交流和溝通工具能夠更加有效的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還需要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付出大量的研究和汗水,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改進。
參考文獻
[1] 韓建康,許曉飛,俞婷,等.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視閾的大學生微博使用現狀分析及引導策略研究—— 以江蘇科技大學南徐學院為例[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2(18)
[2] 元志立.“自媒體”視閾下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與啟示—— 大學生“交互式網絡平臺育人支部工作法”的理論與實踐[J].文教資料,2013(26).
[3] 歐陽婧,魏強.高校官方微博視閾下的大學生輿情引導路徑研究—— 以陜西師范大學“最值得珍藏錄取通知書”為例[J].青年與社會,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