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延利
法醫鑒定結論作為刑事證據的一種,對揭露犯罪、證實犯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案件特別是人身傷亡類案件缺其不能定案。法醫鑒定結論的技術性證據審查即是對法醫鑒定書等文證資料進行審查,以證實其是否合法、真實、科學、有效。對法醫學鑒定結論進行技術性證據審查是檢察法醫的重要工作職責。現結合一些具體的技術性證據審查案例探討一些文證審查工作方法。
一、運用法醫學理論對法醫鑒定進行審查
(一)鑒定標準的適用問題
目前,司法實踐中常用的鑒定標準有《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人身保險意外傷害殘廢給付標準》以及《革命傷殘軍人評定傷殘等級的條件》等。在傷殘等級鑒定中,由于存在著不同的鑒定標準,這些標準對傷殘程度、勞動能力、生活處理能力、社會生活能力等的鑒定程序、方法和標準不相一致,各有側重,相同的病殘或傷殘,往往運用標準不同,結果就不同。因而,對法醫鑒定書的審查需首先審查運用標準是否準確,要根據具體案件的性質選擇相關的鑒定標準,如交通肇事類案件應適用《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工傷事故、勞保糾紛則應適用《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等。現有的各種標準適用范圍都比較狹窄,往往只涉及某一部門或行業,不好把握。為此,在提高法醫鑒定人業務水平的同時,有必要重新制定一部系統、完整、科學的鑒定標準,適用于各個部門的行業,從而規范法醫鑒定。
(二)鑒定時機的選擇問題
對一些功能類的損傷,應等醫療終結、傷情穩定后再作鑒定,但在實踐中,由于辦案時限等原因,一些鑒定存在著因鑒定時機過早造成鑒定結論不準確的問題。
(三)鑒定文書的規范寫作問題
現實中,因一些鑒定文書寫作不夠規范,造成了誤解,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煩,給審查證據工作帶來被動。一是概念名詞的描述不規范。二是損傷形態的描述不規范。如“創”應包含著創的大小、范圍、形態、深淺程度的性質等,創的深淺不同,對組織結構的破壞程度也不同,有的鑒定書不論“創”的深度如何,均寫“皮膚裂創”字樣,但在功能評定上則出現了“神經斷裂致功能障礙”,功能評定與創的深度不相吻合,因為單純性皮膚裂創不會導致神經損傷,若確為功能障礙則說明其損傷已超出皮膚層達深部組織。因此,鑒定文書的規范化寫作可避免對鑒定結論的一些不必要爭議。
二、注重對病歷資料的審查
病歷資料是法醫鑒定的依據,某些情況下甚至成為法醫鑒定的唯一依據,病歷的客觀性程度,直接決定了鑒定結論的客觀程度。有的鑒定對病歷資料“照抄、照搬、照用”,作出的結論不夠準確。在文證審查時,應注重加強對病歷資料的審查,注意病歷資料書寫是否規范、正確,病歷序號是否相符,注意病程記錄是否詳細、臨床醫生是否具有相應資格以及知識水平、專業能力,嚴格審查輔助診斷是否具有真實性、客觀性、科學性,注意病歷資料的化驗單、B超、X線片、CT片的同一認定。要注意對病歷資料的可靠性、準確性進行審查,在傷害案件中,有的目的不同,診斷記錄的差異很大,法醫對損傷診斷的一些特殊要求,臨床醫生容易忽視,對一些損傷的描述籠統概括,診斷不夠慎重、嚴謹,而有些傷情的原始癥狀是決定傷情的重要依據。因此,必須加強對病歷可靠性、準確性的審查。
三、結合案情對法醫鑒定結論進行審查
有的鑒定結論,僅從鑒定書和病歷資料的審查中不能發現問題,結合案情審查可能會發現存在矛盾。如受害人李某訴稱上門牙2顆被嫌疑人王某打落,公安機關鑒定傷情為輕傷,經查閱卷宗,發現案發現場距李某家較遠,而李某脫落門牙在自家水溝中發現,疑點較大,經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最終李某供述了門牙脫落是為了加重對王某的處罰而偽造。總之,法醫鑒定結論必須客觀、真實、科學,衡量的標準即是法醫學理論和鑒定的依據材料及程序。一份鑒定書需做到采集資料完善、檢驗到位、分析透徹、邏輯性強和參照標準恰當,其結論方能經得起檢驗。在技術性證據審查時,不僅要對鑒定書進行法醫理論審查,而且要對所依據的各類資料對比綜合分析,同時要結合案情進行審查,凡是失誤或虛構的鑒定結論,在各方面的綜合審查中總會出現破綻。
(作者單位:襄城縣人民檢察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