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應福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宏偉目標,并制定了文化強國建設的方針、原則、內容和總體要求,賦予了廣大文藝工作者新的歷史使命。河南作為文化資源大省,印發了《河南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05-2020)》,提出大力實施“四個河南”“兩項建設”“三大戰略”,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促進中原崛起、河南振興。文藝工作是河南省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搞好“六個結合”,為推動河南省文藝大發展大繁榮,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一、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要與世界文藝發展趨勢相結合,增強國際視野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為文藝創作提供了肥沃土壤。二是文化政策和科學合理的體制機制推動了文藝可持續發展。三是科技發展助推文藝創新和運用,獲得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四是文藝從創意到產品再到受眾,已趨向于全球化、大眾化、融合化、產業化、市場化和無國界化。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秉持做“小文藝”要樹立大眼光,做“大文藝”要深入小生活,也就是做一縣之文藝,要樹立一省之眼界,強一市之文藝,要樹立一國之理念,興一省之文藝,要樹立世界之視野,未雨綢繆,運籌帷幄,推動河南文藝強省建設。
二、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要與我國文藝發展環境相結合,學習借鑒吸收先進發展理念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新時期我國文藝的發展,起步于五四運動,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不斷借鑒和吸收西方文藝理念,并與中國文化傳統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一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為文藝發展帶來新機遇。二是科技發展,促使文藝呈現不同表現方式。三是文藝創意,推動文藝發展新潮流。
總之,推動河南省文藝大發展大繁榮,不但要牢牢抓住我國文藝發展的好環境、好機遇,也要認真學習借鑒吸收兄弟省市先進的發展理念,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為我所用,推動文藝繁榮。
三、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要與河南省文藝發展實際相結合,在建設文藝強省上有新突破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一是領導重視,把“文藝精品”創作生產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二是大力實施“中原人文精品工程”,推動了河南省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再上新臺階。三是突出地方特色,舞臺藝術精品創作生產邁入全國先進行列。四是“文明河南·歡樂中原”群眾文化活動、“教你一招”等群眾文藝活動在全國產生積極影響。五是形成一支強勁的作家、藝術家方陣。六是河南省文藝團隊和品牌欄目呈現出良好發展趨勢。七是文藝理論和文藝類圖書創作生產取得長足發展,河南省重點文藝類圖書出版取得重大突破。八是舉辦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性文藝活動。
筆者認為,構建“河南文藝強省”的標志性內容:文藝理論和文藝創作具有世界和全國影響力,精品力作不斷涌現,在全國性文藝大獎中位于前列;文藝理論研究和文藝創作活力得到全面激發,形成交替發展的人才梯隊,作家、藝術家精英輩出,在全國文藝界有重要影響;文藝體制機制健全,健康發展,以文藝為主導的文化市場和產業處于全國主體地位,占全省文化產業GDP的重要份額;河南文藝有國際表達,在全國文藝界有重要發言權;全省文化事業費總量位于全國省(市、區)前列;群眾性文化活動形成品牌,在全國得到推廣和運用;文藝生態文明體系建立并得到完善,形成科學、協調和可持續的文藝生態文明建設。因此,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干,遵循文藝規律,推動文藝工作再上新臺階。
四、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要與當前河南省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相結合,打造更多更好的文藝精品力作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提高文化產品質量,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糧。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進一步推動河南省文藝精品創作。一是充分挖掘河南歷史和當代文化元素,著力規劃一批重點文藝項目。二是積極參加全國性各類文藝評獎,著力提升文藝產品的吸引力、競爭力和影響力,把獲得全國性文藝大獎的數量作為衡量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優劣的重要標準,對獲得全國性文藝大獎的單位或個人,創造條件實施重獎,提供發展平臺,加大宣傳推介,擴大藝術影響,推動持續發展。三是遵循藝術規律,推動“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持續發展。四是制訂完善《中原人文精品工程創作生產資助辦法》,對優秀文藝產品加大引導扶持力度,全面繁榮文藝精品創作生產。
五、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要與河南省開展文化惠民活動相結合,使河南省文藝更好地服務群眾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宣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指示精神,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讓群眾更多地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加快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惠民”是文藝工作者的重要職責,當前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精心策劃組織實施系列文化惠民活動。一是深入開展“文明河南·歡樂中原”群眾文化活動,把此項群眾文化活動打造為全國知名品牌。二是廣泛深入開展“教你一招”群眾文藝活動,做到文化項目與廣大群眾有效對接。三是大力開展特色文化基地創建活動。四是扎實開展文化綜合體建設活動。五是深入開展“萬場電影送民工”活動。六是廣泛開展優秀舞臺藝術“五進”和“天天郵戲·戲送萬家”活動。七是扎實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八是探索文化惠民“一卡通”項目,培養群眾的文化消費意識、市場意識。
六、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要與探索河南省文藝發展新路子相結合,開創河南省文藝工作新局面
當前,雖然河南省文藝工作保持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好的氣勢,但仍存在很多問題。拿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辦法,全面加強文藝工作,推動文藝強省建設,是河南省文藝工作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加強學習,開闊視野,系統學習了解世界文藝發展方向,學習兄弟省市好的做法,總結本省文藝發展經驗和不足,制定切實可行措施。二是切實發揮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資助資金導向作用,組織創作生產出一批體現“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力作”。三是“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加強調查研究,出臺文藝工作財政扶持政策,文化精品創作生產政策、全國性文藝類大獎獎補政策,落實地市文藝人員編制政策、文藝特殊人才扶持政策等,加強經費投入,促進人才隊伍建設,建立長效機制。四是深入開展“文明河南·歡樂中原”群眾文化活動,把“教你一招”群眾文藝活動打造為全國叫得響的文化惠民新品牌。五是恢復“河南省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評選,科學設立獎項,制定評獎辦法,以評獎促創作、出精品、出人才、出品牌、出大作、出大家,繁榮文化藝術發展,推動文化強省建設。六是組織實施《中原文化藝術建設研究》課題,研究世界文藝發展形勢,總結兄弟省市文藝工作好經驗、好做法,梳理河南省文藝工作發展脈絡,總結文藝工作發展規律,推動文藝理論創新。七是關注重大文藝熱點,建立熱點跟蹤機制,加強文藝評論,建立文藝閱評制度,發揮文藝正能量。八是增強文藝執行力、凝聚力和推動力,提高服務保障能力,提升文藝生產力和影響力。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