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濤
(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 300193)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見疾病,其病因是由于前列腺的逐漸增大對尿道及膀胱出口產生壓迫作用,臨床上表現為尿頻、尿急、夜間尿次增加和排尿費力,并能導致泌尿系統感染、膀胱結石和血尿等并發癥。本病對老年男性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部分患者甚至需要手術治療。筆者采用針刺配合中藥灌腸治療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并與藥物治療30例相比較,現報告如下。
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為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病科、中醫科、針灸科門診及住院患者,按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 30例。治療組中年齡最小50歲,最大65歲;病程最短3年,最長12年。對照組中年齡最小50歲,最大63歲;病程最短3年,最長13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①臨床癥狀為初起尿頻,尤其夜尿次數增多,漸排尿困難,無力,尿線變細,尿滴瀝,嚴重時尿潴留、尿失禁;②直腸指檢前列腺增大,中央溝變淺或消失;③B超提示前列腺增大,剩余尿量大于60 mL或CT確診。
①符合前列腺增生癥的診斷標準;②年齡在 50~65歲;③同意接受針灸、中藥灌腸治療觀察的患者。
①不符合前列腺增生癥診斷標準者,或有前列腺增生癥但并有尿路梗阻或尿路刺激征者;②前列腺增生癥并發前列腺癌、結核等惡性消耗性疾病者;③合并有肝、腎功能不全及其他嚴重疾病者。
2.1.1 針刺治療
取太溪、三陰交、曲泉、中極、水道、歸來、太沖等穴。先針刺太溪,三陰交;再依次針刺曲泉、中極、水道、歸來、太沖。其中太溪、三陰交用補法,曲泉、中極、水道、歸來、太沖用瀉法,留針30 min。每日1次,一般在下午15:00-17:00進行,7 d為1個療程,共治療8星期。
2.1.2 中藥灌腸
藥物組成為丹參20 g,桃仁10 g,三棱10 g,莪術10 g,生薏米20 g,白花蛇舌草15 g。中藥煎劑250 mL灌腸,一般在上午患者排完大便后進行。每日1次,7 d為1個療程,共治療8星期。
采用常規西藥治療。口服保列治片(國藥準字J20020105),每次5 mg,每日1次,連服8星期;口服鹽酸坦索羅辛(哈樂)0.2 mg,每日1次,連服8星期。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直腸指診及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較治療前明顯縮小,殘余尿量較治療前明顯減少,無尿潴留,生活質量評分有較明顯的改善。
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明顯改善,直腸指診及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較治療前略有縮小或無明顯縮小,殘余尿量較治療前有一定的減少,無尿潴留,生活質量評分有一定的改善。
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加重,直腸指診及B超檢查均無明顯改善。
所有數據均輸入計算機,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對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
由表1可見,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7%,對照組為8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保列治是目前西醫治療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的內科首選藥物,屬 5α-還原酶抑制劑通過阻止睪酮轉化為雙氫睪酮,降低血清及前列腺內的雙氫睪酮含量,從而抑制前列腺增生,縮小前列腺體積。該類藥物對改善癥狀有較好作用,但其對原增生組織縮小不理想,相當一部分患者組織增生得不到控制,且復發率較高。雖然治療效果較好,但長期服用會出現頭暈、體位性低血壓、鼻塞、陽痿、性欲喪失、乳房女性化等嚴重副反應[3]。
鹽酸坦索羅辛是一種起效快,高選擇性α1受體阻滯劑,其緩解癥狀的作用機制在于其能阻斷前列腺及膀胱內的α1受體,它對前列腺的相應作用表現為抑制平滑肌收縮,改善與排尿動力學相關的癥狀,提高最大尿流率;對膀胱的作用表現在抑制逼尿肌收縮,降低逼尿肌的不穩定性,達到緩解儲尿癥狀。但長期服用鹽酸坦索羅辛易引起機體的耐受性,并且會出現頭痛、頭昏、腹瀉等不良反應[4]。
針灸療法有直接疏通經絡的作用,肝經上行繞陰器;腎主水、腎開竅于二陰;脾主運化水濕;任脈循行于腹部正中,腹為陰,對一身陰經氣血具有總攬、總任的作用,為“陰脈之海”,足三陰經在小腹與任脈相交。所以,選取任脈、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幾個重點穴位進行針刺,以達到清熱解毒、利濕通淋、活血化瘀的功效[5-6]。太溪為腎經原穴,有滋陰補腎、利濕通淋之功[7]。三陰交具有健脾強胃、滋補肝腎、利水滲濕之功。曲泉為肝經下合穴,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活血化瘀的功效。中極穴為膀胱經募穴,為利尿通淋的主穴。太沖為肝經原穴,有平肝泄熱、舒肝養血、清利下焦的功效。諸穴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活血化瘀之功。水道、歸來屬配穴,都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從而加強其利水通淋之功。依據子午流注法則,膀胱經經氣最盛時在15:00-17:00之間,故取下午15:00-17:00針刺為宜。
因前列腺增生屬中醫學“癃閉”范疇,病理因素主要為濕熱、熱毒、氣滯、血瘀。根據病因自擬活血化瘀療法,選丹參、桃仁、三棱、莪術,以活血化瘀,散結消腫;生薏米利水滲濕,清熱排膿;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解毒消腫,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結消腫、利尿通淋之功。從而起到直接破壞增生組織,消除前列腺水腫、充血,并能清解熱毒,從而達到縮小前列腺體積的目的。因前列腺屬下焦,藥物很難直達病所,即使達到病所,人體吸收量也很少。故采用中藥灌腸治療,由大腸吸收,通過靜脈回流,直達病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朱秀平,黃少姬.電磁療合溫針灸治療前列腺增生 61例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06,25(5):22-23.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58-59.
[3]吳鏑.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性前列腺增生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2,12(2):17-18.
[4]熊智魁,李華章,王本鋒,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32):154.
[5]Jin Z, Jiang SS, Bao DP. Electroacupuncture for treating prostatic hyperplas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 Acupunct Tuina Sci,2011, 9(4):241-244.
[6]Wang ZC, Wang ZP, Zhang B. Treatment of 41 cases of prostate hyperplasia by elongated needl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6, 4(1):52-53.
[7]房曉宇,唐勇,王中鐸,等.針刺太溪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09,28(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