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芳,魯望,徐炎林,費可,張軍,張琰,王亞芳,趙海音
(1.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 201203;2.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上海 200032)
原發性痛經是指月經前后以及行經過程中出現的小腹疼痛、墜脹不舒,并可同時伴有惡心嘔吐、四肢厥冷、腰酸乏力、昏厥,嚴重者可顯著影響生活以及工作質量,而生殖器官并無器質性改變的一種疾病[1-2]。本病多見于適齡婦女,根據我國全國抽樣調查顯示,年輕女性原發性痛經發病率為 55.6%,嚴重影響工作者占14.3%[3-4]。隨著生活節奏與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原發性痛經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根據目前針灸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文獻報道來看[5-9],灸法治療此病的療效確切。筆者采用艾灸三陰交、關元及命門穴治療原發性痛經患者58例,現報告如下。
58例原發性痛經患者均為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針灸科及婦科門診患者,年齡最小16歲,最大40歲,平均(29±6)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9年,平均(4.03±2.00)年。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1993年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及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婦產科學》(第6版)制定的原發性痛經的診斷標準擬定。
①符合上述原發性痛經診斷標準;②年齡在 12~40歲;③若已用其他藥物治療,但已停藥2星期以上;④自愿接受治療,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百笑灸,由重慶百笑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灸筒為 4 cm×8 cm,灸芯為 1.5 cm×1.5 cm,包裝盒為30.5 cm×21.5 cm×5.8 cm。
取三陰交、關元、命門。患者取仰臥位,常規暴露施灸部位,將百笑灸用醫用膠布粘貼在三陰交穴上,然后拔開灸筒蓋,安裝好灸芯,點燃灸后扣合在灸筒上。左右旋轉筒身,通過調節進氣孔大小,使灸溫度適中(一般溫度為 42℃)。升降灸筒蓋也可調節灸溫,以皮膚感到明顯的灼熱感為度。待30 min后,皮膚熱感消失,灸筒壁涼,灸芯中灸炷燃燒完畢后,拔開灸筒蓋,取下灸芯,將灸芯按壓熄火或放入盛水容器中熄滅。然后用同法在關元穴處施以百笑灸 30 min。次日,患者取俯臥位,皮膚常規消毒,在命門穴處施以百笑灸30 min,然后在三陰交穴施以百笑灸30 min。在月經來潮前10 d開始治療,每日1次,仰臥與俯臥位交替進行,灸至月經來潮。以1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相關標準制定。
痊愈:治療后積分恢復為0分,腹痛及其他癥狀消失,停止治療后月經周期未復發。
顯效:治療后積分降至治療前積分的1/2以下,腹痛明顯減輕,其余癥狀好轉,不服止痛藥能堅持工作。
有效:治療后積分降至治療前積分的 1/2~3/4,腹痛減輕,其余癥狀好轉,服用止痛藥能堅持工作。
無效:腹痛及其他癥狀無改變。
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治療前后采用配對t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1 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及疼痛癥狀積分比較
由表1可見,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及疼痛癥狀積分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1 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及疼痛癥狀積分比較(±s,分)

表1 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及疼痛癥狀積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1
項目 n 治療前 治療后 差值VAS評分 58 6.41±1.39 1.45±1.541) 4.97±1.44疼痛癥狀積分 58 28.17±8.94 7.64±7.411) 20.53±6.92
3.3.2 患者治療后療效情況分析
58例患者經治療后,痊愈15例,占25.9%;顯效33例,占56.9%;有效8例,占13.8%;無效2例,占3.4%;總有效率為96.6%。
原發性痛經的發病機理非常復雜[10],其病因主要是由于子宮內膜前列腺素的生成增加。青年女性的原發性痛經發病率居高不下,這還與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有關,有研究表明,若思想負擔重,壓力過大,均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刺激盆底神經纖維,使其敏感性增高,痛閾降低而導致痛經。目前西醫對于原發性痛經的治療多采用對癥止痛療法以緩解癥狀,并無特效的治療方法。而中醫灸法治療原發性痛經歷史悠久,《本草從新》:“艾葉苦辛,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之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胞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經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不通則痛,不榮則痛”是痛經的病機,現代醫家將痛經分為氣滯血瘀、寒凝血瘀、濕熱瘀阻、氣血虛弱及腎氣虧虛5個證型。“寒、濕、熱、瘀”均為引發痛經的致病因素。而在這幾種致病因素中,現代醫家認為寒是諸邪之首,因寒而瘀,因瘀而阻,因阻而痛,故筆者采用溫和灸,利用其熱力及艾葉的藥效作用起到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溫和灸對于寒濕痹痛、久病體弱者,有促溫熱之功,可發揮溫通氣血、宣經通絡、回陽補虛、祛寒逐濕之效,故艾灸不僅能促進盆腔氣血運行增強組織的灌流量,而且可以降低神經興奮提高痛閾[11],抑制子宮收縮,解除子宮痙攣疼痛,同時通過提高局部溫度,祛除寒邪以消散凝滯于胞宮的瘀血,使氣機通暢,氣血運行恢復正常。
本研究結果顯示,溫和灸能改善原發性痛經患者VAS評分及疼痛癥狀積分,總有效率為 96.6%,還具有簡便易行、安全、價廉、無副反應等優點,值得進一步研究。
[1]段濤,豐有吉. NOVAK婦科學[M].第 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90.
[2]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346.
[3]Dawood MY. Ibuprofen and dysmenorrheal[J]. Am J Med, 1984,77(1A):87-92.
[4]Dawood MY. Primary dysmenorrheal: advances in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J]. Obstet Gynecol, 2006,108(2):428-441.
[5]李沛,吳荔瓊,徐文倩,等.針刺對健康女性生殖內分泌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針灸,2003,23(5):293-294.
[6]梁志成.十七椎下針刺拔罐治療痛經[J].中國針灸,2002,22(5):46.
[7]Liu MJ, Wang K.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with herbpartitioned moxibustion plus ultra-short wav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4, 12(2):109-113.
[8]劉遠琴,劉長明.痛經的中醫診治[J].中國實用醫藥,2010,18(5):222.
[9]Liu XX, Wang X. Efficacy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treatment for primary dysmenorrhea[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3, 11(4):262-264.
[10]黃荷鳳,何賽男.子宮前列腺素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1995,22(5):265-268.
[11]嵇波,任曉暄,趙雅芳,等.原發性痛經發病機制與防治研究述評[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8,18(13):1856-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