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慶
(中國神華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07)
目前,FRP材料在混凝土結構的加固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1]。國內外眾多研究人員已開展了相關的研究。與混凝土結構相比,FRP加固鋼—混凝土組合梁的研究還相對較少。由現有的研究可以看出,FRP加固鋼結構及鋼—混凝土組合梁也顯示出很好的效果[2]。常用于結構加固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簡稱FRP)主要包括:碳纖維復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簡稱CFRP);玻璃纖維復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簡稱GFRP);芳綸纖維復合材料(Aramid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簡稱 AFRP)等[1]。FRP 加固結構技術與常規的加固技術(如粘貼鋼板)相比,具有高強高效、耐腐蝕、輕質、施工便捷等多項優點[1-3],FRP材料價格的下降也促進了該項技術的推廣。
本文通過探討FRP加固鋼—混凝土組合梁的研究進展,總結FRP加固鋼—混凝土組合梁的研究熱點和尚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鋼—混凝土組合梁是在鋼與混凝土兩種結構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將兩種結構特性聯合成為整體共同工作的一種新型結構形式[4]。混凝土抗壓強度相對較大,但抗拉強度極小,可以忽略不計;鋼材抗壓和抗拉強度相近,但受壓時存在穩定性和整體性問題,且易被腐蝕。將鋼和混凝土結構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兩種結構各自的優勢。鋼—混凝土組合梁同鋼筋混凝土梁相比,可以減輕結構自重,減小地震作用,減小截面尺寸,增加有效使用空間,節省支模工序和模板,縮短施工周期,增加梁的延性等。同鋼梁相比,可以減小用鋼量,增大剛度,增加穩定性和整體性,增強結構抗火性和耐久性等。
常見的鋼—混凝土組合梁的形式有兩種,第一種為型鋼—混凝土梁(見圖1a)),第二種為鋼梁外露的 T型組合梁(見圖1b)),常簡稱為鋼—混凝土組合梁[4]。

圖1 鋼—混凝土組合梁種類[5]
鋼—混凝土組合梁的截面由以下三部分組成:1)鋼筋混凝土翼板。在結構物中,通常用樓板或橋面板作為翼板,可提高構件的抗彎承載力性能,增強梁的側向剛度,以及增強梁抵抗失穩的能力[5]。2)鋼梁。鋼材具有良好的受拉及抗壓性能,因此組合梁中的鋼梁主要用于承受拉力和剪力。為了充分發揮鋼梁的抗彎能力,鋼梁一般采用工字鋼(或H型鋼)鋼梁、箱形鋼梁等形式,并且鋼梁常設計成上翼緣截面小于下翼緣截面的不對稱形式,詳細參見文獻[5]。3)抗剪連接件。鋼—混凝土組合梁在翼板與鋼梁接觸面處存在縱向剪力,因此在接觸面處設置抗剪連接件,以保證混凝土與鋼梁共同工作,從而抵抗兩者在交界面處的掀起或相對滑移,如圖1b)所示。常用抗剪連接件包括栓釘、槽鋼、彎筋等,詳細資料可參見文獻[4][5]。
FRP加固鋼結構的研究和應用與FRP加固混凝土結構相比還很有限,但目前的研究表明,FRP加固鋼結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有鋼結構的剛度和承載能力。因此FRP加固鋼結構已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目前已完成的FRP加固鋼結構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6]:
1)各種形式的鋼梁受彎加固;2)受拉(壓)構件加固;3)鋼結構疲勞加固;4)膠粘劑及其受力分析的研究;5)耐久性研究。
鋼結構橋梁中常采用鋼—混凝土組合梁,FRP加固鋼—混凝土組合梁也是一個研究熱點。目前國內外對FRP加固組合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試驗方面。試驗研究分為兩種,FRP加固無損傷組合梁研究與FRP加固損傷組合梁研究,下面將分別對兩種研究進行介紹。
A·H· Al-Saidy等人[7,8]對4根 CFRP片材加固鋼—混凝土組合梁進行試驗研究,試驗采用的W8×24的工字型鋼梁凈跨為3 050 mm,混凝土翼板的厚度和寬度分別為102 mm和711 mm,鋼材屈服強度為364 MPa。分別用彈性模量為152 GPa和200 GPa的CFRP板粘貼到受拉翼緣底部和鋼梁腹板處進行加固。試驗結果表明,加固梁的抗彎承載力與未加固組合梁相比可提高21%~45%。抗彎試驗表明彎曲強度有明顯增加,采用的CFRP片材彈性模量在高于鋼材的彈性模量時,加固效果更明顯。作者還對影響承載力的各個參數進行了分析[9]。
Tavakkolizadeh 和 Saadatmanesh[10]對 3 根 CFRP 片材加 固鋼—混凝土組合梁進行了抗彎承載力實驗研究,試驗采用屈服強度為335 MPa,凈跨為4 780 mm的W14×30工字型鋼梁,混凝土翼板的厚度和寬度分別為75 mm和910 mm。鋼梁底部在梁全長范圍內粘貼CFRP板進行加固。試驗分別采用在鋼梁底部粘貼1層,3層,5層 CFRP板進行加固。試驗結果表明,1層,3層,5層CFRP片材加固后組合梁的極限承載能力分別提高44%,51%,76%。研究還通過非線性有限條帶法對試驗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有限條帶法結果與試驗結果相比較為保守。
David Schnerch 與 Sami Rizkalla[11]對3 根長為 6.65 m 的鋼—混凝土組合梁分別采用彈性模量為229 GPa和457 GPa的CFRP板進行加固。其中一根梁采用預應力CFRP加固技術。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梁的極限承載力最大可增加46%,剛度增加10% ~34%,采用預應力加固方法更能提高梁的剛度。作者還分別建立了基于應變協調和材料本構的加固梁抗彎計算模型[12]。
彭福明等人[13]對CFRP板加固組合梁進行有限元分析,證明了粘貼CFRP板加固組合梁時,剛度和屈服荷載略有提高,極限荷載明顯提高。但論文主要是針對CFRP加固鋼梁的有限元分析,對組合梁的加固并未進行深入研究,而且論文結果沒有進行試驗的驗證。
文獻[14]推導了FRP加固鋼—混凝土組合梁的塑性抗彎承載力的理論計算公式,以及加固時所需使用的FRP截面面積和用量的計算方法。研究結果表明對于混凝土板壓碎的破壞模式,加固梁的抗彎承載力隨加固前組合梁上荷載的增加而減少,隨預應力的增加而增加。但對于FRP拉斷的破壞模式,荷載以及預應力對塑性受彎承載力都沒有影響。
在文獻[15]中,作者采用ANSYS軟件建立了三維非線性有限元模型對FRP加固鋼—混凝土組合梁的抗彎性能及抗彎剛度進行研究,再采用其他研究的試驗結果來對有限元模型及文獻[20]中的承載力計算公式進行驗證,結果表明有限元模型和理論計算公式都與實驗結果吻合較好。
Sen等人[16]對FRP加固損傷鋼—混凝土組合梁進行了試驗研究,試驗先將鋼梁加載至受壓邊緣達到屈服強度,以此來模擬梁的損傷。試驗采用的工字型鋼梁型號為W8×24,鋼的屈服強度分別為310 MPa和370 MPa,混凝土翼板的厚度和寬度分別為114 mm和710 mm,試驗分別用2 mm和5 mm厚的CFRP片材粘貼到工字型鋼受拉翼緣底部進行加固,CFRP片材的長度為3 650 mm,彈性模量為114 GPa。試驗結果表明,組合梁分別采用厚度為2 mm和5 mm的CFRP加固后,鋼梁屈服強度為310 MPa的組合梁承載力分別提高21%和52%;鋼材屈服強度為370 MPa的組合梁,采用2 mm和5 mm厚度的CFRP片材加固后,承載力分別提高9%和32%。
文獻[17]對3根大尺度組合梁進行加固研究,為了模擬梁的損傷,在梁的中部受拉邊緣分別切割43 mm,86 mm和171 mm來模擬跨中受拉邊緣處25%,50%和100%的損傷,再分別采用1層,3層,5層CFRP進行加固。試驗采用的是W14×30型鋼,A36熱軋鋼,混凝土板寬900 mm,厚76 mm。試驗結果顯示,粘貼CFRP板可以達到修復損傷梁的極限承載力和剛度的效果。
如前所述,國內外在FRP加固鋼結構以及鋼—混凝土組合梁等已經進行的研究表明,FRP加固鋼—混凝土組合梁可以提高原有結構的承載能力,并提高損傷組合梁的剛度。目前對FRP加固鋼—混凝土組合梁的研究還相對較少,而且也集中在試驗研究方面,數值模擬和理論計算方法的研究還很少。
為了便于理論分析,目前的研究主要采用了鋼梁和混凝土板、混凝土板與CFRP片材之間的連接不產生滑移的假設。因此滑移對FRP加固鋼—混凝土組合梁性能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研究主要針對T型鋼—混凝土組合梁,對于加固其他類型的鋼—混凝土組合梁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1]葉列平,馮 鵬.FRP在工程結構中的應用與發展[J].土木工程學報,2006,39(3):24-36.
[2]Trent C Miller,Michael J Chajes,Dennis R Mertz,et al.Strengthening of Steel Bridge Girder Using CFRP Plates[J].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2001(6):514-522.
[3]Trinatafillou T C.Strengthening of structures with advanced FRPs[A].Progres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C].1998:126-134.
[4]周起敬,姜維山,潘泰華.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設計施工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
[5]嚴正庭,嚴 立.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計算構造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
[6]鄭 云,葉列平,岳清瑞.FRP加固鋼結構的研究進展[J].工業建筑,2005,35(8):20-25.
[7]A·H·Al-Saidy,F·W·Klaiber,T·J·Wipf.Strengthening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girders using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plate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07,21(2):295-302.
[8]A·H·Al-Saidy.Structural behavior of composite steel beams strengthened/repaired with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plates[D].Ph.D.dissertation,Iowa State University,2001.
[9]A·H·Al-Saidy,F·W·Klaiber,T·J·Wipf,et al.Parametric study on the behavior of short span composite bridge girders strengthened with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plate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07(10):1016.
[10]Tavakkolizadeh M,Saadatmanesh H.Strengthening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Girders Using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s Sheets[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03,129(1):30-40.
[11]David Schnerch,Sami Rizkalla.Flexural strengthening of steel bridges with high modulus[J].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08,13(2):192-201.
[12]David Schnerch.Strengthening of steel structures with high modul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materials[D].Ph.D.dissertation,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2003.
[13]彭福明,郝際平,楊勇新,等.CFRP加固鋼梁的有限元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8(1):18-22.
[14]鄧 軍,黃培彥,李師慶.CFRP板加固鋼混凝土組合梁的塑性承載力分析[J].橋梁建設,2008(2):78-84.
[15]鄧 軍,李師慶,黃培彥,等.CFRP板加固鋼—混凝土組合梁的非線性有限元分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6(6):35-39.
[16]Sen R,Liby L,Mullins G.Strengthening steel bridge sections using CFRP laminates[J].Composites Part B-Engineering,2001,32(4):309-22.
[17]M.Tavakkolizadeh,H.Saadatmanesh.Repair of Damaged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Girders Using 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Sheets[J].Journal of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2003,7(4):31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