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華 牛鴻雁 郭淑霞
(1.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北京 100082;2.北京中通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
在我國,通過會議、展覽、節日和體育等大型活動帶動城市旅游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日益流行,大型活動也日益成為城市和地方政府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在北京,2009年第七屆花博會和2012年第七屆草莓大會相繼成功舉辦,對成功舉辦類似大型活動的信心加強。因此,2013年北京園博會在承辦過程中,為迎接國內外參展及游客的光臨,展現博覽會籌辦城市良好的交通形象[1],組織規劃好交通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提出了大型博覽會的交通組織規劃設計流程,并以2013年北京園博會為實例,對園博會舉辦前的交通組織規劃設計進行介紹,拋磚引玉,希望為我國舉辦類似大型博覽會的交通組織規劃提供一定借鑒。
1)交通需求量大,時間集中。大型博覽會引發的交通需求量遠大于城市同等規模用地產生的交通量,如2010年上海世博會,共吸引游客7 308萬人次,高峰日客流達到86萬人,極端高峰日客流達到103萬人。
2)參觀客流月均分布不均衡。持續時間較長的大型博覽會,參觀客流受到票務政策、氣候變化、園內活動和媒體宣傳等因素的影響,客流不均衡性更加明顯。從月分布客流情況看,客流呈現“前低后高、中期平穩、末期沖頂”特征,上海世博會客流將經歷“客流培育階段、客流平穩階段、客流回調階段、末期沖高階段”(見圖1)。

圖1 上海世博會客流整體分布情況
3)客流集散時間相對集中[2],流向相對單一。大型博覽會期間,參展國家多,參展內容豐富,且伴有多類配套系列活動。因此,游客有可能選擇盡早進入場地,從而形成了游客到達時刻趨同、逗留時間長、離開展區的時刻也趨同以及流向單一的客流特點。
4)交通需求等級不一。大型博覽會客流組成比較復雜,從游客來源可分為國外游客、國內游客、市內游客、區內游客,不同的客戶區的交通需求等級和出行方式都將不盡相同。因此,如何根據交通需求優先級,保證不同層次客戶群的需求要求,最大限度的體現交通需求的“公平”原則,是大型博覽會交通組織規劃的重要目標之一。
大型博覽會交通需求預測與常規的有很大的不同,博覽會期間交通具有流量大、吸引區域集中、隨活動安排而變化的特點,因此,四階段法等常規交通預測的方法不適用于博覽會交通需求預測。借鑒歷屆博覽會客流總量與趨勢以及相類似大型活動成功經驗,靈活運用預測知識對大型博覽會客流總量、日客流量及交通方式進行合理預測。
相關大型活動類比數據見表1。

表1 相關大型活動類比數據
大型博覽會的交通組織規劃設計,一方面要保證博覽會區域內外通道的效率,尤其是公共交通通道的服務水平;另一方面應降低博覽會產生交通對周邊路網的影響。
1)道路規劃層面,提出滿足博覽會交通需求的區域道路網和內外部銜接條件;按照道路功能等級的劃分,建立合理的功能分區,合理組織過境交通、進出交通;增加博覽會區域和其他地區之間的聯系通道,保證該區域和其他地區的快速方便的交通聯系,提出合理的道路工程措施改善建議。
2)停車設施規劃層面,提出滿足博覽會期間不同人員停車需求的停車布局方案;按照博覽會期間的交通需求及方式劃分預測,測算不同客戶群的停車需求,結合區域周邊土地利用情況,設置布局合理、便于交通組織及換乘接駁的停車布局方案。
3)公共交通規劃層面,倡導博覽會期間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在博覽會期間,按照軌道交通、專線公交、接駁公交、旅游巴士、出租車和自駕車先后順序設置優先級,鼓勵游客采用公共交通到達博覽會會場。
4)車流和人流合理組織層面,建立基于交通分離的交通組織規劃[3];博覽會期間,處理好車流、人流的關系,可利用信號燈、標志、標線、天橋和地道等設施,或交通管理措施把人流和車流從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分離,盡量減少車流與人流的沖突,保證交通安全。
5)內部交通組織層面,保證博覽會交通的集散安全;博覽會內部交通組織應包括如何協調內部交通與外部出入口的連續,并在博覽會場館區域設定出入口、落客區和停車區之間的聯系通道,應盡量減少迂回線路,少占地,減少與行人或其他車輛的沖突。
博覽會交通組織規劃方案設計流程見圖2。

圖2 博覽會交通組織規劃方案設計流程圖
第九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園區(以下簡稱“園博園”)選址于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以西地區,總用地面積約267 ha。
借鑒其他大型活動經驗,綜合政府目標、潛在需求和市場運作等方面因素,本次園博會客流總規模目標值為1 200萬人次。平日客流為3萬人次~5萬人次,高峰日為8萬人次和極端高峰日為16萬人次。
借鑒歷屆世博會及相關大型活動交通方式分擔情況[4],根據園博會周邊主要道路交通負荷狀況,以及公共交通建設情況,預測園博會交通方式比例。
相關大型活動交通方式對比見表2。

表2 相關大型活動交通方式對比表 %
根據園博會客流量和交通方式預測結果,以及不同交通工具停靠方式與時間,測算園博會區域停車需求。停車場的選取與布局,結合園博會周邊用地條件,展會期間設置9個停車場,總停車能力為1.05萬輛。
引導游客采用公共交通出行,以軌道交通為主,專線公交、接駁公交和常規公交相互補充的公共交通網絡。
1)軌道交通。
園博會前將開通地鐵14號線,在1號門南側設有園博園站。
2)公交專線。
園博會開設了4條園博公交專線。
1)交通運行區域劃分,園博會周邊由內向外分為交通管制區、交通緩沖區和交通疏導區,分區域執行相應通行政策和管理措施;
2)公共交通與自駕車、出租車空間上實現分離;
3)增設3處信號燈以及公交專用左轉相位,保障公共交通的優先。
1)地鐵客流:第一,出站后直接走人行天橋,步行700 m到達1號門;第二,出站后乘坐接駁公交至3號,4號,5號,6號門;
2)專線公交客流:4條園博專線直接在公共交通停車場P2落客,步行至3號門或4號門;
3)旅游巴士客流:旅游巴士直接在旅游車停車場P3落客,步行300 m到達3號門。
博覽會的交通組織規劃是決定一屆大型博覽會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大型博覽會交通需求特征分析、交通需求預測方法及交通組織規劃設計流程,并結合2013年北京園博會交通組織規劃案例介紹,說明科學合理的交通組織規劃是大型博覽會交通順暢的重要保證。
[1]黃 莉.大型會展中心交通組織設計研究[J].交通科技與經濟,2007(3):85-88.
[2]李洪波.博覽會交通組織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
[3]王 昕,王豐元.青島奧帆賽期間交通組織規劃研究[J].綜合運輸,2007(8):57-59.
[4]吳志強,李 欣.歷屆世博會到達交通組織的比較研究[J].城市規劃學刊,2006(4):61-67.
[5]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第七屆花博會交通規劃方案及實施建議[Z].2009.